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 (PHT )的不同Child分级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数、凝血和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PHT组 17例ChildB级和 6例ChildC级患者分别行部分门体分流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测定围手术期血小板、凝血和纤溶指标 ,并与无PHT的肝硬化患者对比。 结果  术前PHT组ChildB级患者除血小板数量下降外 ,其他反映血小板功能、凝血和纤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hildC级患者除血小板数量下降外 ,GMP -14 0 ,FPA和D-二聚体明显增高 ( P <0 .0 5 )。术后PHT组ChildC级患者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因子Ⅷ :C均较B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GMP -14 0在ChildB级组中明显升高 ,而在ChildC级却明显下降。 结论  手术有诱发ChildC级患者并发DIC的可能 ,术中Fg和FⅧ :C是重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情况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共实施原位肝移植术 12 5例 ,其中 87例患者接受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本组病例中男性 71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2~ 6 7岁 ,平均 4 8岁。病种为乙肝后肝硬化 4 3例 ,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8例 ;原发性肝癌 2 7例 ,其中肝硬化合并肝癌 2 1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例 ,先天性肝豆状核变性 5例 ,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 5例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肾功能不全 1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1例。患者术前肝功能 :ChildA级 6例 (肝癌患者 ) ,ChildB级 2 5例 ,ChildC级 5 6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术 …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肝移植受者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可增加围术期出血、血管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的风险。因此,应重视肝移植受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管理。目前,各移植中心关于肝移植受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管理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为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围手术期管理学组组织相关专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结合相关文献、专家经验和各移植中心的研究结果,深入论证,拟定了《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管理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对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治提出建议,以期形成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的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管理体系,优化凝血功能管理,减少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提升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的监护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173例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凝血功能的评估准备、术中血栓弹力图的监测及术后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护理.结果 144例未发生与凝血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因广泛渗血致DIC死亡1例;术后7~10 d腹腔出血行第2次手术止血13例,成功10例,死亡3例;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15例,保守溶栓4例,手术取栓8例,死亡3例.结论 肝移植围术期积极、合理、有效地进行出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提高肝移植术后存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的监护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73例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凝血功能的评估准备、术中血栓弹力图的监测及术后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护理。结果144例未发生与凝血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因广泛渗血致DIC死亡1例;术后7~10d腹腔出血行第2次手术止血13例,成功10例,死亡3例;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15例,保守溶栓4例,手术取栓8例,死亡3例。结论肝移植围术期积极、合理、有效地进行出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提高肝移植术后存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肝脏体积变化与病肝储备功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建立国人正常肝脏体积计算公式 ,探讨肝脏体积变化在评价病肝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螺旋CT对 2 80名正常人、8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腹部扫描并求出其肝脏体积。使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研究正常人群肝脏体积与体表面积的关系 ,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求出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的变化率 ,分析其与Child肝功能分级和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正常成年人肝脏的平均体积为 (12 5 0± 141)cm3,其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6 ,回归方程为LV(cm3) =6 13×BSA(m2 ) +16 2 8。对于肝硬化患者 ,在ChildA级肝脏平均体积为 (10 92± 2 76 )cm3,ChildB级为 (86 8± 16 3)cm3,ChildC级为 (6 5 2± 76 )cm3,三者之间差异均存在着显著意义 (P <0 0 0 1)。ChildB级和ChildC级与正常组比较 ,肝脏平均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0 1)。当病肝体积缩小 40 %以上时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肝脏体积变化率与Child肝功能分级间存在着交错现象。结论 CT测量方法结合成人正常肝脏体积公式运算 ,能定量评价病肝体积变化 ,从而有助于客观评价病肝储备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双镜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双镜联合组取石成功率为90.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死亡率为5.9%;术前肝功能ChildC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ChildA、B级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7.9个月,随访期内胆管炎发作2例、胆总管结石复发4例及迟发型胰腺炎1例。结论双镜联合治疗刨伤小、疗效满意,拓展了胆道微创手术范围,可作为ChildA、B级患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案。对ChildC级患者应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尽量将肝功能调整至ChildB级再行双镜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监测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合理调控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就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作一综述,旨在通过凝血功能的适时监测和合理调控,减少围手术期的出血,并预防肝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晚期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乙型肝炎伴重度肝硬化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8~57岁,平均46岁。术前24h内有消化道大出血5例(出血量1500ml ̄2500ml),肝昏迷3例,所有患者均有胸腔积液、盘状肺不张和大量腹水,肝功能均为ChildC级。合并重度营养不良1例。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所施行的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诊治处理方法。结果:72例肝移植病人中,原发病为良性疾病50例(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变34例),恶性疾病22例(其中HCC1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4例次,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4例,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2例,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1例,胆漏6例,肺部感染21例,肠道霉菌感染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随访2-41个月。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6例,随访期死亡6例,目前生存60例,总生存率为80.33%,存活超过1年者32例,最长已3年5个月。结论:我国肝移植病人适应证以终末期乙肝肝硬化为主,这类病人肝功能不良,凝血障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纠正甚为重要,同时这类病人多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应重视围手术期感染的控制及营养支持。手术技术的完善是预防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预处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ASAⅢ—Ⅳ级因终末期肝病而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前及麻醉诱导后进行预处理,并在不同时期采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PLT)及血清钙离子浓度并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应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凝血与血小板功能进行定性分析,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术中PT、APTT逐渐延长,门脉开放初期达到高峰,新肝再灌注后PT、APTT又逐渐缩短;D—dimer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再灌注后逐渐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大多数病人全血凝固时间(ACT)在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延长,新肝期最为突出,新肝后期逐渐缩短。凝结速率(CR)新肝期明显减慢,以后逐渐恢复。血小板功能(PF)在新肝初期最差,到术毕明显恢复。结论肝移植术中的早期预处理,并适时个体化调整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术中的相对稳定,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输血。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7例。结果:6例获得成功,1例术后死于脑出血。结论:肝移植术后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受体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大量输血、术后高血压以及全身性感染有关,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减省术中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治感染,头颅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施行的63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内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 638例肝移植患者共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53例,发生率为8.3%(53/638).53例患者分别根据出血的原因、部位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其中对31例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创面或肝周渗血而仅行非手术治疗,另22例为外科因素所致的术后活动性腹腔内出血,在应用止血药物、输血和积极扩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无效后则中转二次探查止血手术.53例腹腔内出血患者死亡1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1例治愈且无并发症发生.与腹腔内出血相关的病死率为22.6%(12/53).结论 OLT术后可能出现不同部位的腹腔内出血,死亡率较高;临床上须掌握术后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则应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后早期胸腹腔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后早期胸腹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1月12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后早期发生胸腹腔出血病人的资料,分析出血原因、早期临床表现、处理方法、病人的转归,探讨对此类病人的治疗对策。结果:12例中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早期腹腔手术创面的渗血,其次为肝动脉溶栓后引起的腹腔出血,出血量均较大。12例病人中6例接受了二次开腹止血手术,5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病人中4例死亡,其中3例死亡原因与肾功能衰竭直接有关。结论:原位肝移植手术后早期胸腹腔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二次开腹止血要果断、准确、积极,输血和使用止、凝血药物时,应注意肾脏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多来所施行的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生存情况、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诊治处理方法,以探讨成功及失败原因。结果 72例肝移植病人中,原发病为良性疾病50例(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化34例);恶性疾病22例(其中HCC1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4例次,含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4例,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2例,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1例,胆瘘6例,肺部感染21例,肠道真菌感染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随访2~41个月,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6例,随访期死亡6例,目前生存60例,总生存率为83.33%,存活超过1年者32例,最长已3年5个月。结论 ①术中技术的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②采用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③加强术后感染预防与治疗;④加强乙肝复发的预防和治疗;⑤预防肿瘤复发的系列措施,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腹部手术大失血并凝血机制障碍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讨腹部手术大失血并凝血障碍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治疗14例手术中大失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全方位、有序化输注各类凝血因子及合理治疗,13例取得理想止血效果,术后恢复顺利;1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后腹腔内引流出大量新鲜血,2次止血术后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 腹部手术后大失血的创面处理不可急于求成,其正确处理有赖于术中凝血障碍的有效纠正和外科干预措施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HYPOTHESIS: The distal splenorenal shunt (DSRS) continue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variceal bleeding with minimal negative impact on subsequen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DESIGN: Case-control study. SETTING: 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unit in a tertiary referral medical center. PATIENTS: From August 1, 1985, through October 31, 1997, a single team of surgeons performed 81 DSRS procedures for recurrent variceal hemorrhage. Eleven patients undergoing OLT subsequent to DSRS were compared with a group of 274 patients undergoing OLT without any previous shun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MAIN OUTCOME MEASURES: Operative time, use of blood product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rates. RESULTS: Operative (30-day) mortality for DSRS was 6% (n = 5). From follow-up information available for 74 patients, the 1-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6.4% (n = 64) and 74.3% (n = 55), respectively. Recurrent variceal bleeding an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ccurred in 5 (6.8%) and 11 patients (14.9%), respectively, after DSRS. In 9 patients, DSRS was used as salvage for failed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CONCLUSIONS: Distal splenorenal shunt is a safe, dur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ontrolling recurrent varice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acceptable operative risk and good liver function. It does not compromise future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can considerably delay the time until transplantation is required. Given the early occlusion rate and need for constant surveillance,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ing should be reserved for patients with Child C classification cirrhosis with chronic hemorrhage or intractable ascites or as an emergency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able bleeding using endoscopic therap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供肝获取过程中发生撕裂伤的处理方式.方法 对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97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供肝撕裂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供肝撕裂伤进行分级分度:包膜撕裂<2 cm为A级,≥2 cm但<5 cm为B级,≥5 cm为C级;无明显肝实质裂伤即肝实裂深度<1 mm为I...  相似文献   

19.
终末期肝病患者切脾与否对肝移植后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为52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肝移植,其中16例术前已切除脾脏(既往切脾组),9例肝移植的同时切除脾脏(术中切脾组),27例保留脾脏(保留脾脏组),比较三个组手术前后血小板数的变化。结果既往切脾组肝移植前有2例(12.5%)存在门静脉栓塞,术中切脾组有1例(11.1%)术后发生门静脉栓塞。既往切脾组术前血小板数明显高于术中切脾组和保留脾脏组(P<0.05);术后第1、3天,既往切脾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保留脾脏组(P<0.05);术后第5天,术中切脾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保留脾脏组(P< 0.05);术后第7、14、30天,三组间血小板计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切脾与否对肝移植后血小板的影响是短暂的,原则上肝移植同期不行脾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