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舜华 《中医药学刊》2006,24(2):218-219
绍兴当代名医陈祖皋先生擅长外感热病的诊治,临证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立方遣药每收良效。笔者侍诊4年,收益颇多,现就陈祖皋先生治疗肠伤寒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伤寒与副伤寒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从其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看,大致属于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2.
绍兴当代名医陈祖皋先生擅长外感热病的诊治,临证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立方遣药每收良效。笔者侍诊4年,收益颇多,现就陈祖皋先生治疗肠伤寒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伤寒与副伤寒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从其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看,大致属于湿温范畴。陈师认为湿温病起病较缓,  相似文献   

3.
袁羽昀  赵鋆 《世界中医药》2014,9(7):868-870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小儿脏腑未充,形体娇弱,易感外邪而折损阳气,若治疗固守寒凉之法,恐犯"虚虚实实"之谬。沪上儿科名家徐小圃先生汇通儿科温凉两大学派,崇内难之箴言,循医圣之古法,温肾暖脾,扶阳补火,注重固护小儿元阳,善用麻桂之法,屡起沉疴。小圃先生家学经几代医者发展形成徐氏儿科学派,针对小儿外感热病,治疗注重运用辛温解表,扶正达邪,温培脾肾,潜阳育阴之法,避时弊而愈病。笔者蒙徐氏儿科理论教化,兹将其学术思想结合笔者临床所见,从小儿阳气变化的角度出发浅析小儿外感热病的病机、治法,阐述"扶阳"法在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外感热病的发病与防治现状,应重视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外感热病的防治体系之中。结合我国卫生国情,运用中医健康管理理念防治外感热病,并着重从对外感热病相关信息收集与评估、零级预防、综合干预、自我调治管理及群体干预管理等方面对外感热病进行防控,构建中医健康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外感热病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寒温统一     
齐英 《光明中医》2006,21(12):16-16
1 外感热病的自身特点及规律,是寒温统一的基础 "外感"与"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两大类别,多种病变类型,大多具有外感热病的一般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6.
健康管理是为解决当前人们的健康需求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分析当前外感热病的发病与防治现状,应重视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外感热病的防治体系之中;运用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实施中国特色的外感热病防治,并着重从外感热病相关信息收集与评估、零级预防、综合干预、自我调治管理及群体干预管理等方面对外感热病进行防控,初步构建中医健康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外感热病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4.4秦伯未的14种退热法外感热病皆以发热为主证,这里应包括可测量的发热和病人、医生所感触的发热。因此,退热往往是外感热病辨证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秦伯未先生50年代即在深入研究伤寒、温病学说及历代名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中医退热14法,  相似文献   

8.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六经、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是古代医家研讨外感热病的理论概括.随着外感热病临床实践的深入,统一外感热病辨证体系为众多医家学者所关注.运用何种辨证方法才能使三者统一起来,不仅是当前中医教学和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亦是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中医理论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尝试着对原有的三种辨证方法进行论证,归并取舍及寒温融会地纳入外感热病证谱的各种证候,提出病期、病性及病位的外感热病三维辨证方法,综合分析外感热病的证候与病理,以全面适应外感热病的辨证.  相似文献   

9.
论下法在急性外感热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近代中医名家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论述了运用下法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理论依据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旨在为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找寻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外感热病中,汗的状况对于判断疾病的病势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而另一方面,在外感热病中汗出而解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也可能正是这一现象,使古代医家把汗法作为治疗外感热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一些外感热病初起之时,通过发汗确可立竿见影,覆杯即安.但对多数外感热病用发汗的方法即使发汗也无效果,甚至导致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总结王霞芳教授辨治小儿外感热病临床经验。王师将小儿外感热病分为外感风邪、邪结少阳、阳明实热、湿温热病、暑温热病等证辨证论治,并举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外感热病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研究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临床疗效。研究方法:予47例外感热病患儿加减柴葛解肌汤治疗。研究结果:治愈38例,显效7例,无效2例。显愈率95.7%。结论: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观"构建基础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兰林  王灿晖  杨进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25-327,i001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体系融会了伤寒六经和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是构建在外感热病原有的辨证基础之上的一种新模式.由于三维辨证从病期、病位和病性三方面对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进行辨证,故体现了外感热病辨证的统一性.三维辨证观的构建,也是运用假说对外感热病各种证候特征的经验事实进行解释,是一种由临床观察作出的分析推理及归纳演绎等认识方法,虽不尽善尽美,但较为全面而简明扼要地解释了急性外感热病的病理机制及证候类型,提出了外感热病辨证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了外感热病辨证的综合模型,对外感热病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然而笔者在提出三维辨证观时,亦认识到所设计的三维辨证方案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对其论证亦不够充分,这有待于反复验证修改,为外感热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感热病寒温统一的辨证方法.方法 根据文献学习及中医学基本理论分析邪正盛衰在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伤寒、温病的关系,提出以正邪为纲,脏腑气血、六淫为纬统一外感热病辨证,将外感热病的临床证候分为邪犯卫表证、正邪俱盛证、邪盛正伤证、正气衰竭证、正虚邪恋证5种证候类型.结果与结论 以正邪为纲的辨证方法,基本上切合临床实际,能较全面地概括外感热病辨证的全貌,从理论上较完善地统一了外感热病辨证.  相似文献   

15.
疏解合剂治疗小儿外感热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解合剂治疗小儿外感热病30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朱盛国,虞坚尔,李琦关键词:疏解合剂,外感热病外感热病是儿科最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我院儿科病房近年来以疏解合剂治疗小儿外感热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  相似文献   

16.
外感热病辨证的“三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对外感热病的辨证尚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临床上是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八纲辨证、六淫病因辨证等多种理论结合运用。近年来,随着外感热病临床实践的深入和“寒温统一”外感热病学的酝酿,人们越来越感到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要用如此复杂多种的辨证理论,极不适应临床、教学、科研的需要,因而不少学者着手探索各种辨证理论的统一,以设计出外感热病统一的辨  相似文献   

17.
阴液具有滋养濡润、充养血脉的生理功能。外感热病易于化燥化火而伤津液,耗竭真阴。《伤寒论》为第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经典专著,书中立法处方多次体现张仲景辨治外感热病的"存阴液"思想。通过分析几首《伤寒论》名方,初略呈现"存阴液"思想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提供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外感热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急性热病,具有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病势危急等特点。本文旨在探讨"状态辨识,趋势干预"策略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强调外感热病状态辨识应以虚实为纲,结合热病之因(外邪与病之宿主)、热病之机、热病之势,从而全面识别疾病之状态;并顺应正、邪趋势,先期干预(先期扶正与谋邪出路)以助正祛邪,祛邪外出,达扭转结局,治愈热病之目的。临证中若能掌握其中要领,将对提高外感热病临证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辛凉解表是温病学派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实效。然而 ,明清温病学说成熟之前 ,人们受广义伤寒学说的影响 ,普遍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即用经方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广义伤寒的太阳表证。而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用之不当 ,则易变成坏病 ,形成弊端。所以 ,历代医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 ,逐渐认识了辛凉解表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既发展了外感热病学说 ,又丰富了外感热病表证的治疗方法。1 仲景之前无辛凉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致力于中医热病理论和临床研究数十年,集历代医家之大成,在其《寒温统一论》的基础上,新近又著成外感热病与内伤热病合壁的《热病学》。精辟地揭示了内伤热病与外感热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证治规律,使中医热病理论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对中医热病临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内外合壁发展创新《热病学》在文体格局上,摆脱了历代各家寒温原文的束缚,打破了内伤热病与外感热病传统观念的界限,根据临床实际,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