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与安全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药师要积极参与用药安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保障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院内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相关患者的一般资料、怀疑药品类型、联用药物、累及器官和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类型及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2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68例,女性124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64.38%;药品类型以细胞毒类(25.13%)为主,其次为抗代谢类(22.01%);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例次排名前5的药物均为传统抗肿瘤药;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以血液系统(40.91%)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20.33%);报告类型以已知严重(60.96%)为主。结论:传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同时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二者均应加强临床应用监测,以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介入治疗科患者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提高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方法 :收集我院介入治疗科患者2022年应用抗肿瘤药物发生ADR的报告,从患者的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可疑药品、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中,男女比例为3.3∶1;≥60岁年龄段患者的ADR报告率最高;ADR多数发生在给药后8~30 d内;引起ADR最多的药物是仑伐替尼;口服给药途径发生ADR比例最高;ADR报告中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损害最为多见;在患者转归方面,好转占83.6%。结论 :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时,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应加强监护抗肿瘤药的ADR,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及时正确处理,降低其危害,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上报的618例抗肿瘤药物ADR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1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为408例(66.02%),女性患者为210例(33.98%);40岁以上的有537例(86.89%),其中男性为296例,占该年龄段的49.53%,女性为241例,占该年龄段的44.87%,男性超过女性。细胞毒类药物ADR发生率占首位,占19.26%,ADR主要表现以消化道反应为主,骨髓抑制为辅。结论抗肿瘤药物ADR在静脉滴注中较多,且人群以40~60岁男性ADR居多。今后要高度重视40~60岁男性ADR,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潮汕地区铂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2009—2020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上报的铂类抗肿瘤药物(顺铂、卡铂、奈达铂及奥沙利铂)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布、症状及原疾病数据.结果 上报铂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399例(占抗肿瘤药物比40.96%),其中严重的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市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市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400例抗肿瘤药物致ADR报告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给药途径、严重级别、用药情况、ADR所累及系统-器官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00例ADR报告中,男159例(39.75%),女241例(60.25%),其中61~70岁患者构成比最高(30.25%);原患疾病主要为乳腺癌151例(37.75%);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的构成比最高84.00%;新的、严重的ADR 28例(7.00%),严重的ADR 88例(22.00%);涉及药品构成比最多的为顺铂123例(23.16%);ADR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为主,共313例(43.78%);痊愈及好转的ADR共377例(94.25%)。结论 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要做好ADR监测工作,应从关注特殊人群、重点药物、典型症状入手,并及时正确预防和处理ADR,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2018年抗肿瘤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346例,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给药途径与发生时间、ADR分级与转归情况、关联性评价、报告主体等进行分析。结果:346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占61.27%,男性患者占38.73%;年龄以45~59岁组占比最高(43.64%);药物种类占比最高的依次为抗代谢类(21.21%)、铂类(20.98%)和植物来源类(20.51%);累及系统/器官最常见的为血液系统(36.86%)、消化系统(16.80%);引发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85.08%);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2 h(37.06%);严重ADR为64例(18.50%),新的ADR为6例(1.73%)。结论:抗肿瘤药物致ADR较多且严重,应加强监测高危品种、长期用药、严重ADR、新的ADR;药师应从多方面发挥作用,注重对特殊人群的药学监护,促进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84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84例ADR中,男39例,女45例;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占60.71%;涉及抗肿瘤药物7大类、52种,抗肿瘤植物药的ADR发生频率排首位;变态反应43例和消化系统反应27例,分别占36.13%和22.69%。结论应加强对肿瘤患者ADR的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该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6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及不良反应累计的器官或系统情况。结果 65例ADR中,男24例(36.92%),女41例(63.08%);年龄23~89岁,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和60~8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静脉注射给药62例(95.38%)是最易引起ADR的途径。最易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为辅助治疗类7种,22例(32.85%);植物来源类1种,11例(16.92%);中成药4种,16类(24.62%)。ADR最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前3位为神经系统损害31例(47.69%),消化系统27例(41.54%),皮肤及附件损害28例(43.08%)。结论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减轻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574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5年来收到的ADR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s共涉及药物10余类74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高;静脉滴注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多;临床表现以致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ADRs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及ADRs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95例艾滋病(AIDS)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9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95例药物不良反应中男性79例,女性16例,2049岁之间82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6.60%;临床表现以皮疹为主,其次为肝损伤;平均合并用药种类达15.46种。结论:AIDS患者个体情况特殊,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开展和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保障此类患者的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集的36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中,有12例(33.33%)既往有过敏史,有18例(50.00%)用药30 min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36.36%),36例患者均痊愈,无出现后遗症或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应重视灯盏花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我省培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1月-2010年4月泛珠三角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平台湖南省数据库收集的培氟沙星不良反应资料,从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报告来源、剂型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严重程度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培氟沙星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说明书明确的胃肠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居多,也有说明书未注明的呼吸系统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等,说明书注明为偶见的不良反应神经紊乱占4.06%;静脉注射出现不良反应几率最大;女性患者所占比例略高于男性。结论: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为培氟沙星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积累了第一手临床资料,可为临床合理使用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2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引发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ADR涉及的药物类别有15类97种,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抗感染药物106例(28.96%)、抗肿瘤用药81例(22.13%)、心血管系统用药29例(7.92%);静脉滴注更易引发ADR,共246例(81.4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结论 应加强与重视医院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上报意识,完善并提高ADR报告质量;重点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的作用,以减少可以预见的ADR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的76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涉及药物品种33个,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占36.84%);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导致的ADR比例最多(占7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6.58%).结论:应高度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合理用药教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金星  吴文清  伍延婷 《安徽医药》2017,21(5):957-959
目的 探讨铂类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该院2010-2015年填报的127例铂类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7例ADR报告中顺铂72例(56.69%)和奥沙利铂31例(24.41%)最多见,>44~≤60岁的中年病人所占比例最高71例(55.91%),联合用药73例(57.48%);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和血液系统损害最常见,其中胃肠系统损害绝大多数出现于用药后当日,而血液系统损害主要发生在用药后1~10 d.结论 临床应加强铂类药物ADR监测工作,保障肿瘤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议.方法 100例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占比较高的4种类型分别为骨髓抑制(94.00%)、脱发(91.00%)、手足麻木(89.00%)、胃...  相似文献   

19.
替加环素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对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病例中患者一般情况、原患疾病、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进行分析,同时报道1 例使用替加环素后引起低血糖反应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0 例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其中胰腺炎8 例,腹泻1 例,凝血功能异常1 例.本文报道的1 例78 岁男性患者诊断为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机械通气过程中,痰培养多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使用替加环素静脉滴注后出现顽固性低血糖.结论:应用替加环素时,应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