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痛经及经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痛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经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经量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能显著缩小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体积,缓解痛经、减少经量,其疗效显著优于病灶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00例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月经减少量、子宫体积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较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较大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 共3月,观察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变化;停药1月后行射频消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月、6月行阴道超声检查了解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变化,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口服米非司酮3月后子宫、肌瘤体积逐渐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逐渐减小,临床疗效与术后观察时间有关,随着治疗后时间增加,临床疗效愈显著.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较大子宫肌瘤是一种可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子宫肌瘤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子宫肌瘤患者资料20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202例患者全部实施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手术之后1、3、6个月为患者实施随访,观察20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5.54%,其中粘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最好,与其他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肌瘤大小小于3 cm治疗效果最好,与其他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成为患者保守治疗的微创治疗手段,能够重复治疗,操作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04~2017.04期间收治的7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试验组患者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月经量、痛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月经量减少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痛经改善总有效率91.4%明显大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8.6%明显小于对照组28.6%(P<0.05).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减轻痛经,改善月经出血,且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近期与远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从2004年7月~2008年1月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08例,均为肌壁间子宫肌瘤,瘤体直径0.8~5.0 cm,直径小于3 cm 87例,3~5 cm 21例.结果 108例患者在射频治疗后1月子宫肌瘤总平均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24月子宫肌瘤总平均体积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本组随访时间3月~2年.治疗有效率93.52%(101/108),治愈率63.89%(69/108).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 ,保持子宫、卵巢功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2 6例子宫肌瘤患者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进行高频电热治疗。对 10 8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后子宫及卵巢的血流情况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率达 96 15 %。治疗后子宫动脉及子宫动脉卵巢支保留完好 ,血流量降低 ;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改变。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对子宫肌瘤引起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所恢复 ,且对卵巢功能无影响 ,是以子宫肌瘤为代表的子宫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介入性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MWA)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ECO-100型微波治疗仪对子宫肌瘤患者14例中共16个肌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超声图像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将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治疗后1、3、6、12、24个月随访,超声检查显示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平均缩小率分别为(47.98±18.66)%、(57.26±16.48)%、(66.82±16.81)%、(79.87±15.04)%、(92.52±8.10)%。子宫肌瘤相关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4例患者中治愈10例(10/14)、显效2例(2/14)、有效2例(2/1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肠穿孔。结论:MWA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RFA治疗子宫肌瘤392例,治疗后3、6、12个月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肌瘤缩小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RFA治疗3、6、12个月瘤体明显缩小,P<0.01,月经过多、贫血、痛经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5.9%,治愈率57.1%.结论 RFA治疗子宫肌瘤后肌瘤明显萎缩,与肌瘤相关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射频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射频治疗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日,连服3个月;对照组单纯行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子宫肌瘤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肌瘤缩小率治疗组74.34%,对照组43.2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愈率治疗组73.33%,对照组4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自凝刀手术治疗,同时联用米非司酮12.5 mg/次.d,连续3个月;对照组54例给予单独的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改善;血液红细胞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水平改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47/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57/58),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P水平均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水平无显著变化,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红细胞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3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63例单纯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对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经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FSH、LH、P、E2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其中P、E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明显小于对照组,其瘤体缩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轻,仅1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轻度头晕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P、E2水平及缩小肌瘤体积而使子宫肌瘤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因素。方法对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同时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计算不同肌瘤大小、位置、类型的肌瘤消融率。结果①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消融治疗,术中均发生不适反应,但无需治疗,无不良后果。②肌瘤消融情况分析:消融前MRI检查显示32例患者最大径≥10 mm肌瘤共132个,术后增强MRI显示其中91个肌瘤完全或大部分无强化。不同肌瘤类型及位置与肌瘤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瘤大小的肌瘤消融率不同(P0.05)。结论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方法,影响多发性子宫肌瘤能否完全消融的主要因素是肌瘤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在B超检查监测下,应用凝固器,将射频定点介入到子宫病灶内,利用射频热凝固器直接接触病变部位使局部温度达55℃~85℃,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治疗各类直径小于5.0cm的子宫肌瘤35例、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腺肌病3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45例、子宫颈糜烂78例。结果子宫肌瘤有效率100%,治愈率96.5%;功血有效率100%,治愈率98%;子宫腺肌瘤、腺肌病有效率96%,治愈率78%;子宫颈糜烂治愈率100%。结论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是一种操作简单、易掌握且不宜损伤正常组织的有效方法。热凝固器不易损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测量术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肌瘤体积方面,治疗后,壁间肌瘤有效率为91.42%(32/35),浆膜下肌瘤有效率为93.33%(14/15),黏膜下肌瘤和宫颈肌瘤有效率均为100%(10/10和8/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估方面,随访3个月时有效率为88.24%(60/68),随访6个月时有效率为98.53%(67/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5%(5/68),均经对症治疗痊愈。结论超声介入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7年5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00例子宫肌瘤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微波消融组300例和射频消融组200例.微波消融组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手术方法治疗,射频消融组患者均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卵巢激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微波消融组和射频消融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微波消融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33%,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未出现肠穿孔,膀胱损伤,大出血及急腹症等严重并发症.微波消融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射频消融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卵巢FSH,LH,E2和P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激素指标比较,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均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且对卵巢激素无明显影响,且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和射频消融组各63例进行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半年后B超复查以观察两组子宫大小及形态,对有生育要求者1年内门诊或电话随访两组妊娠受孕情况。结果两种术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妊娠受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2,P〈0.05)。结论两种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能达到治疗目的,考虑远期效果,腹腔镜应成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血30例,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0例中出现闭经18例,月经量明显减少5例,点滴状月经者6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血是一种安全、简单、快捷、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以及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机制。方法将入院确诊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1)。两组的瘤体均明显缩小,FSH、LH、E2、P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可能是通过激素水平起作用,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对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2年11月该院收治的93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患者,检测RFA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等的变化情况,并对病灶进行超声观察。结果 93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患者经RFA手术治疗后,与术前1d相比,术后第2周、术后1个月的CD4+、CD4+/CD8+、NK细胞等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d相比,所有患者的术后2周、术后1个月时的CD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93例肝癌患者术后2周、术后1个月的CD3+细胞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超声观察发现,经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病灶大小均较术前缩小,并且术后病灶边界模糊、立体感消失,部分呈片状低回声样;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第2周、第4周的病灶平均大小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的效果明确、显著,并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