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吸烟史、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干预,以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PCCI)患者发病与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10月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梗死部位分为PCCI组(156例)和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CI)组(202例),然后对PCCI患者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分为预后良好组(评分大于或等于60分,105例)和预后不良(评分小于60分,51例)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PCCI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同型半胱氨酸(Hcy)>15μmol/L是患者发生PC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袁(NIHSS)评分大于12分,HbA1c≥8.5%,Hcy>15 μmol/L,发病至溶栓时间超过4.5h是PCCI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1c和Hcy升高均是PCCI患者发病和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对其进行早期溶栓,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4例,其中复发患者为148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基本情况、就医时临床信息、生化指标、出院后情况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年龄( OR=1.062,95%CI:1.040~1.084)、舒张压(OR=1.054,95%CI:1.036~1.072)、语言障碍(OR=1.951,95%CI:1.256~3.030)、饮酒(OR=1.687,95%CI:1.030~2.764)、甘油三酯(OR=1.379,95%CI:1.073~1.772)等指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定期服用阿司匹林(OR=0.769,95%CI:0.599~0.988)和良好的睡眠(OR=0.620,95%CI:0.456~0.843)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结论年龄、舒张压、语言障碍、饮酒、甘油三酯、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和睡眠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部地区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2008~2010年所有18~45岁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109例患者,并以TOAST方法进行病因学分型。调查所有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 109例患者(男∶女为1.7∶1)平均发病年龄(37.9±6.3)岁,以40~45岁年龄段患者最多。TOAST分型病因研究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57%,心源性栓塞型18%,其他明确病因型15%,小动脉闭塞型5.5%,不明原因型缺血性卒中4.5%。年龄越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越高(各年龄组间均P<0.05)。在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里,最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40%(8/20)。其他明确病因型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病因为动脉夹层,其中7/8(87.5%)位于椎动脉,1/8(12.5%)位于颈内动脉。7/8(87.5%)的夹层位于颅外段。最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39/109(36%)、吸烟36/109(33%)、高甘油三酯血症34/109(31%)。结论中国西南地区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及高甘油三酯血症。  相似文献   

5.
鲜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13-114,116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治的120例因心房颤动而就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病因及发病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纤颤的发病率增高;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均为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原因,持续性房颤患者也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大。结论影响心房颤动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因素主要有高龄、冠心病、高血压、持续性房颤以及高血压伴糖尿病。抗凝治疗的效果能够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随访1年,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男性复发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3).家族有脑卒中史组脑卒中复发率为33.33%,无家族史组复发率为15.55%(P=0.001).脑卒中并高脂血症(P=0.000)或糖尿病(P=0.004)患者脑卒中的复发率明显升高.随着尿蛋白(P=0.02)及尿酮体(P=0.04)的增加脑卒中的复发率也增加.心电图异常结果与脑卒中的复发关系显著(P=0.005).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男性及有糖尿病史和尿蛋白阳性可能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尿蛋白、尿酮体及心电图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对寻找预防和治疗此病必将提供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章立  刘小利  金友雨  厉向  章小新 《浙江医学》2016,38(20):1675-167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27例初发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以CIS复发或因病死亡为研究终点,分为预后不良组(达到终点事件者)58例和预后良好组(未达到终点事件者)4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改良Rankin评分(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蛋白/肌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mRS、NIHSS、ADL、尿蛋白/肌酐比、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为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mRS、NIHSS、ADL、尿蛋白/肌酐比、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为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病人142例,其中110例伴有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32例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危险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水平的胱抑素C、D-二聚体、Hcy、apoA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风险,有助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尚志红 《中原医刊》2011,(23):62-6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53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在病后1年内对患者进行残障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评估,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15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病后1年内无残障或轻度残障(mRS0~3分)者占76.3%,严重残障(mRS4—5分)者占19.9%,死亡占3.8%。mRS和BI两种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好(P〈0.01)。BI评估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单病灶、卒中史、并发症、糖尿病史5个因素与病后1年的预后相关。结论年龄小、单发病灶、既往无糖尿病和脑卒中史,无并发症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用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105例,疗效采用量表和5级标准分别评定。结果表明,尼莫地平组2周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36h内用药疗效显著优于36h后用药,尼莫地平有降压作用,此作用与剂量和滴速有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性卒中发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5例45岁以下青年性卒中病人进行个人史、家族史、颈部血管彩超、血糖、血脂水平及HCY、FA、VitB12水平的测定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老年脑梗塞组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HCY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叶酸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青年对照组。结论:青年性卒中的发病病因多样且复杂,但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血清HCY含量高于正常,也是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恶性肿瘤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年龄≥18岁,既往无肿瘤病史,在住院期间被确诊为非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符合条件的患者26例,其中男1 9例,女7例,年龄24~55岁,平均(39.42±8.05)岁.所有患者起病前无不适,均以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言语不清等表现急性起病.多数患者无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19例,73.08%)、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16例,61.54%),肿瘤抗原(canceragent,CA) 125升高(19例,73.08%)、CA199升高(20例,76.92%),脑内出现多动脉供血区多发性梗死灶(20例,76.92%).肿瘤的类型以肺癌(12例,46.15%)最多见,然后是原发性肝癌(5例,19.23%).多数患者预后不良(mRS:2~5分)7例(26.92%),死亡8例(30.77%).结论: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常缺乏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其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及肿瘤抗原水平升高,以及脑内出现多发性脑梗死灶,血液的凝固性升高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进展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 ,对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高血压者 5 5例 ,其中 42例收缩压低于 2 0 k Pa,舒张压大于 1 2 k Pa,脉压大于 4k Pa,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者 5 6例 ,其中软斑 2 8例 ,溃疡斑 2 6例 ,硬斑 2例。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这些危险因素的研究对防治进展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决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颈动脉留置管注射纳络酮的方法。方法6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颈动脉留置管注射纳络酮组(30例)和静脉注射纳络酮组(30例)。两组均于发病72小时内开始治疗。结果颈动脉用药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静脉用药组(P<0.05)。住院15天治愈率+显著进步率:动脉用药组为66.7%;静脉用药组为23.3%(P<0.01)。结论颈动脉留置管的注射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区,一次穿刺可以多次用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缩短病程,尤其适用于发病早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肝豆状核变性( WD)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记录82例住院W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头颅CT或MR结果,采用统一wilson病神经功能评分标准( UWDRS)、Nazer肝功能评分标准、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评估及测查。统计分析可能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各项因素。结果:WD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6.3%。与其心理状况相关的因素有性格神经质维度、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损害程度、社会支持度及颅脑影像病变范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神经功能损害( OR=8.708)、头颅影像病变范围( OR=4.889)是影响WD患者心理状况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并恢复神经功能可能是改善WD患者心理状况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口市某社区老年人群中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横断面调查的设计,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某社区年龄逸60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患病率及常见危险因素的调查,描述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女性,有吸烟史、饮酒史、BMI指数为超重或者肥胖的的人群中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人群中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  相似文献   

18.
近年研究发现,中青年卒中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其病因和危险因素较复杂,文章对该领域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川穹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ET、CGRF、MDA、vWF临床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即基础治疗组(基础组)和基础治疗加川穹治疗组(川穹组);32例健康者(对照组)。治疗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的ET、CGRF、MDA、vWF含量。结果:基础组与川穹组治疗前血浆ET、MDA、vW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血中ET、MDA、vWF含量显著下降、CGRF明显升高(P〈0.05)观察以上两治疗组ET、vWF含量均有差异(P〈0.01),MDA、CGRF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川穹治疗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ET、CGRF、MDA及vWF水平,对发掘我国中医保健及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病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似乎是缺血性卒中的可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如改变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等。因此缺血性卒中病人应当常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以明确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