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阿托品眼用凝胶与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眼屈光度和眼轴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就诊的近视眼患者86例(170眼),告知家长方法细则并取得知情同意后采取自愿原则分为3组:框架眼镜组47例(94眼)、角膜塑形镜组23例(44眼)、阿托品眼用凝胶组16例(32眼)。观察1年后各组的屈光度和眼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阿托品组、角膜塑型镜组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1);在治疗前后屈光度的差值方面,阿托品组、角膜塑型镜组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1)。阿托品组治疗前后眼轴长度的差值低于框架眼镜组和角膜塑型镜组(P<0.01)。结论 1%阿托品眼用凝胶与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儿童近视眼屈光度进展;在1年观察期内,前者在近视眼轴发展的控制上效果更佳,而两者远期疗效的差异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杨晓萍  刘军 《四川医学》2003,24(5):513-514
角膜塑形术 (OK镜 )是近几十年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的逆几何第三代OK镜 ,具有安全、快捷、有效的角膜矫形作用[1~ 3] 。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院采用角膜塑形术治疗近视眼 81例 15 7眼。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 81例 ,双眼 77例 ,单眼 4例 ,其中男 4 7例 ,女 34例 ,年龄 11~ 30岁。 <18岁 73例 ,右眼 79只 ,左眼 78只。矫正前屈光度 <- 3.0 0D 4 2眼 ,- 3 0 0D~ <- 6 0 0D 10 4眼 ,>- 6 0 0D 11眼 ,含有近视散光 - 0 5 0DC~ 0 75DC 30眼 ,- 1 0…  相似文献   

3.
4.
近视是一个影响范围较广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向低龄化和高度近视化发展的倾向。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伴随发生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迫在眉睫。近视所带来的病理改变及并发症对于视功能的影响极大,推动着临床研究的进步。近年来,在视网膜周边离焦学说的指导下,多种近视防控产品应运而生,给予患者高效、舒适、便捷的治疗,并通过减缓眼轴增长的方式达到减缓度数增加的目的。离焦镜片已成为其中的主流治疗方式。本文就现有的几种近视防控镜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OK镜矫正技术对青少年近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采用OK镜矫正技术对 32例、64眼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矫正 ,观察分析了戴镜第 1天至 3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以及有无结角膜并发症发生等。结果 :(1)屈光变化 :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少降低 - 1.5 0D ,最多 - 5 .75D ,平均为 - 4.4 6± - 1.37D。在伴有散光患者中 ,散光降低范围为 - 0 .5 0~ - 2 .0 0D ,平均为 - 1.0 8± - 0 .5 9D。近视度数≤ - 3.0 0D以下者 ,13眼于 2个月内均转为正视眼 (10 0 % ) ,- 3.2 5~ - 6.0 0D37眼于 3个月内 2 0眼 (5 4.1% )恢复为正视眼 ,≥ - 6.2 5D的 14眼 3个月内仅有 3眼 (2 1.4 % )恢复为正视眼 ;(2 )角膜曲率 :降低范围在 1.0 0~ 3.0 0D之间 ,降低幅度大者近视度数降低也较大 ;(3)并发症 :戴镜过程中 ,11眼 (17.2 % )引起散光或增加了散光度数 ,4眼 (6.3% )角膜点状损伤 ,适当处理后痊愈。结论 :OK镜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方法 ,但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在儿童近视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140例近视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塑形镜配戴干预,试验组给予角膜塑形镜配戴和低浓度阿托品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LL...  相似文献   

8.
284例角膜塑形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角膜塑形技术(Orthokeratology)是通过角膜塑形镜片(OK镜)降低角膜表面屈光度,以达到矫正近视的一种方法。因具有材料透氧性强、矫正迅速、安全有效的特点,近年得以迅速推广[1]。我科引用美国视康公司提供的新一代角膜塑形技术,自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共开展284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4例(557眼),年龄8~22岁,术前屈光度为-0.75~-9.75D,散光-0.25~-1.75D。水平角膜曲率40.50~46.12D,垂直角膜曲率41.12~46.50D,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无眼前后节疾病。  患者经一般临床检查、角膜曲率、屈…  相似文献   

9.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通过配戴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来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达到减低角膜屈光度的目的[1]。我们自1999年4月至今采用此项技术治疗近视眼并随访3个月以上者105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近视屈光度-1.00D~-10.00D,最佳矫正视力1.0,均无眼前节慢性病变者105例(209眼)。年龄9~26岁,平均16.6岁。共分为3组。Ⅰ组42眼,屈光度为-1.00D~-2.75D,平均-2.24±0.30D;Ⅱ组143眼,屈光度-3.00D~-6.00D,平均…  相似文献   

10.
黎小梅 《右江医学》1997,25(2):83-85
近视眼的角膜手术治疗广西百色地区民族卫生学校(533000)黎小梅角膜的折光力约占眼球总折光力的80%,这是由于空气与角膜界面的屈光指数相差较大,前者为1.000,后者为1.3375。因此任何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变化,均可影响整个眼球的屈光力(1)。因而...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8年10月引进角膜塑形术矫治近视,至今已达千余例。本文将随访一年以上的患者492例 (966眼 )矫治前后的屈光状况及并发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患者492例 (966眼 ) ,均使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片矫治近视。时间最短12个月 ,最长30个月 ,平均 (14.27±3.91)个月。治疗前患眼屈光状况是 -0.75DS至 -9.5DS。年龄最小7岁 ,最大31岁 ,平均 (15.52±4.04)岁 (见表1)。1.2根据治疗前的屈光状况将患者分为6组 ,分别统计其治疗后的残余屈光度及并发症。2结果2.1各组患者使用塑形镜后的第二天视力开始提高 ,经两周~3个月的治疗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技术(OK镜)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52例(483只眼)近视患者进行过夜配戴OK镜治疗,观察其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结果:OK镜对角膜的不良影响包括:角膜上皮损伤371眼(76.81%);角膜溃疡7眼(1.45%);角膜变性10眼(2.07%);角膜知觉缺失18眼(3.73%);角膜变形323眼(66.81%)。结论:在OK镜治疗近视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缺氧、OK镜片的污染、镜片移位等可导致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是眼科门诊特殊医疗行为,本文分析了我国角膜塑形镜治疗的现状和配戴记录存在角膜塑形镜验配记录不完整、格式及用语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规范角膜塑形镜配戴记录的措施,包括明确眼科医师、护士及验配师各自不同的职责,规范记录内容,加强验配师的培训,监督管理配戴记录质量,从而规范验配师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角膜塑形镜配戴者的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矫正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126眼)青少年验配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其验配前后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眼轴及眼压等临床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配戴后第1天,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完成随访病例。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埘光度眼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眼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地形图提示镜片定位良好,未见明显镜片中心偏移现象。有2例(411)数7化角膜塑形镜西亡戴者因配戴手法不当引起点状角膜上皮脱落,均予停戴及局部眼药水治疗恢复正常并继续使用;2例(4眼)患者外因导致镜片破损而更换同型号镜片。结论数字化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减低和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快速可逆的治疗近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影响。方法随访满1年且资料完整的患者56例(112眼),年龄9~15岁,男性22例,女性34例,近视度数均〈-6.00D。患者夜戴Boston XO角膜塑形镜,采用博士伦公司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采用蔡司公司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结果与戴镜前相比,戴镜3~12个月后,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曲率均明显变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厚度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92);戴镜12个月后,眼轴长度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 7)。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视力、眼压及生物测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佩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72例(136眼),年龄8~16岁,比较戴镜前,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视力、眼压、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患者的裸眼视力明显改善(P<0.05),平均屈光度下降(P<0.05);患者的非接触眼压降低(P<0.05);眼轴长度较佩戴前变化不大(P>0.05).戴镜后前房深度较戴镜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戴镜1周后角膜曲率较戴镜前下降(P<0.05),其后角膜曲率趋于稳定;角膜厚度较佩戴前无明显变化(P>0.05);角膜厚度较佩戴前减小(P<0.05),其后3、6个月趋于稳定.结论 角膜塑形镜可降低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对青少年近视控制效果明显,佩戴角膜塑形镜后眼压及生物测量参数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角膜塑形术(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OK镜治疗观察3个月以上的26例51眼近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裸眼视力≥1.0者,A组100%;B组86.36%,C组16.67%,剩余近视度数为:A组-0.47D,B组-0.82D,C组-3.10D。未发明明显损伤及感染;并发症主要是镜片偏心,重影,视力波动,多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至消失。结论:在准确查取数据订制镜片基础上,指导患者正确配戴,加强心理护理,预防损伤及感染,则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疗效观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02例(191眼),单眼17眼,双眼87眼,近视眼患者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半年、2年进行复查。观察患者戴镜后的视力改善情况及配戴前的比较,所有观察病例均以配戴自身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均优于配戴前,戴镜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复查膜前表面HK/HV值明显优于戴镜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变化配戴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角膜上皮点染水肿及印痕配戴占7.34%、6.58%及9.09%,其中反复出现角膜上皮点染和明显压痕的占2.4%。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降低近视度数,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中、小学生(8周以上)近视度数的发展,部分学生近视度数还有所下降,但是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56例(110眼),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随访半年,56例近视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未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瘢痕等并发症。在远视力迅速提高的同时,常伴重影,视力波动等异常视觉现象,影响视觉效果。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视觉质量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The Cocharane Library、EMbase、CBM、万方、CNKI等数据库,全面收集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非随机的前瞻性同期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5月,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323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塑形镜在控制眼轴增长方面明显优于框架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 -0.25,95%CI(-0.32,-0.19),P<0.00001 ]。角膜塑形镜组玻璃体腔深度延长少于框架镜组(P<0.001)。角膜塑形镜组出现6例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1例角膜浸润,1例结膜充血。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明显控制低度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角膜荧光染色阳性是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