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Th1/Th2免疫系统平衡的特点及药物调节效果。方法:38例AUC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18),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锡类散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甲硝唑灌肠。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干扰素γ(IFN-γ,反映Th1细胞功能)、白介素4(IL-4,反映Th2细胞功能)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WBC、CRP及ESR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的IFN-γ升高,而IL-4降低;治疗后IFN-γ降低且IL-4升高,以上改变程度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IL-4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C=-0.89,P=0.002)。结论:Th1/Th2失衡是AUC的重要免疫学特点,表现为倾向于Th1细胞;中成药锡类散的临床及免疫调节疗效均优于甲硝唑,提示锡类散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从而发挥治疗A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新方法诱导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Th1/Th2、Treg/Th17的平衡影响。方法 37只雄性C57BL/6小鼠用新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n=32),假手术组(n=5)不进行最后的冠状动脉结扎。术后将模型组存活小鼠(n=25)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干预组(n=12)和心肌梗死组(n=13),依那普利干预组每日给予依那普利7.5 mg/kg灌胃,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8 d后检查各组小鼠心脏彩超,称量小鼠心脏重量和体重,心脏采血并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Th17细胞比率。结果依那普利干预组小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小于心肌梗死组,且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心肌梗死组,且小于假手术组(P0.05)。依那普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Th2、Treg细胞比率高于心肌梗死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外周血有Th1/Th2、Treg/Th17的失衡,依那普利可以调节Th1/Th2、Treg/Th17平衡,这可能与其抑制心梗后小鼠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咳喘颗粒剂对热型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的作用。方法: 48例热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颗粒组和常规组,各24例;常规组口服中药咳喘颗粒剂,3次/d,3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100 μg/吸)和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0.25 mg/喷),2次/d,治疗1周;另取2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细胞表达的T盒(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T-bet) mRNA和GATA连接蛋白3(GATA binding-3,GATA-3)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IFN-γ和IL-4水平。结果: 颗粒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9,P>0.05)。治疗前,颗粒组和常规组GATA-3 mRNA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T-bet mRNA/GATA-3 mRNA和 IFN-γ/I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颗粒组和常规组GATA-3 mRNA和IL 4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咳喘颗粒剂通过抑制Th2细胞,纠正Th1/Th2细胞平衡治疗患儿热型哮喘。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3-15
目的分析胸腺法新联合ART治疗对HIV患者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就诊的80例HI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选择ART治疗,试验组选择胸腺法新联合AR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前提高,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V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腺法新联合ART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更好地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改善免疫应答失衡的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许德奖  杨威  赵国栋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12-1315,1421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溃疡中Th1/Th2细胞和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及凯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应激组(S组)、脂微球空载体10 μg/kg组(L组)、凯时低剂量1μg/kg组(M组)和凯时高剂量10 μg/kg组(P组).大鼠经上述药物预处理后,制作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完成后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及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相对应的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量,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并评价胃溃疡指数(UI)及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与N组比,S组UI加重,血浆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P<0.05),Gata-3 mRNA表达上调(P<0.05);RORγt与Foxp3 mRNA表达均下调(P<0.05),而T-bet/Gata-3比值下降(P<0.05).与S组比,P组UI减轻,血浆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Gata-3 mRNA表达下调(P<0.05),Foxp3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h1/Th2细胞和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凯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且在急性应激早期可能有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CG - CpG - DNA干预对哮喘小鼠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3组,每组小鼠都为15只.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激发,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为模型组,治疗组于致敏后分别以BCGBCG-CpG-DNA注射干预,观察肺泡灌洗液(BALF)白胞总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4(IL -4)水平表达.并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法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治疗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总数、EOS计数、血中IL -4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哮喘组比较,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总数、EOS计数、血中IL -4水平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血中的IFN -γ水平显著降低,而治疗组血中的IFN -γ水平增加互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Th2( 1.49±0.32)比较,哮喘组外周血Th1/Th2比值(0.62±0.21)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Th1/Th2 (0.62±0.21)比较,治疗组Th1/Th2(1.12±0.21)明显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CpG-DNA能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起到抑制作用、提高Th1,细胞因子IFN -γ的生成减少哮喘小鼠Th2型细胞因子IL -4的水平提高外周血Th1/Th2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未经药物治疗初发狼疮病人Th1/Th2细胞亚群分布及其调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差异. 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初发狼疮病人细胞亚群分布,并以10例正常人作对照;ABI*#7700 real-time PCR法同时检测38例病人和28例正常人IL-10、IL-12P35、IL-12P40、IL18 mPNA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1.初发狼疮病人Th1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5),但Th1/Th2无显著性改变.2.与正常组相比,SLE组病人IL-12P35、IL-12P40、IL-18mRNA及其受体表达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均<0.05);3.面部红斑组病人Th1/Th2、IL-12P35较正常组降低(P均<0.05);4.RNP阳性组病人IL-12P40较正常组升高,IL-12P35、IL-18较正常组降低(P均<0.05);5.有关节炎较无关节炎患者IL-18RmRNA表达升高(P<0.05). 结论SLE是一种以Th1细胞下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源于诱导向Th1细胞分化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减少和细胞因子间失衡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如IL-6、TGF-β1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鼻咽癌患者5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鼻咽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1、IL-6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鼻咽癌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升高,与鼻咽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Treg细胞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鼻咽癌外周血中TGF-β1、IL-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鼻咽炎组、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分别与血清中IL-6、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比例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鼻咽癌患者患者血清中TGF-β1、IL-6水平升高,可能影响Treg与Th17细胞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设正常对照组(n=38)及哮喘(缓解期)组(n=55),采用荧光单细胞内染色法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组Th1细胞活性及Th1/Th2明显低于对照组,Th2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哮喘缓解期儿童仍存在Th1/Th2细胞偏移,Th1细胞功能抑制,Th2细胞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银解毒免煎颗粒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探讨消银解毒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静止期)血热证的免疫学机理。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静止期)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银解毒免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消银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及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h1/Th2平衡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2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均可升高CD4~+含量(P0.05);治疗组可降低CD8~+含量(P0.05),对照组CD8~+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可降低Th1含量,对照组Th1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可升高Th2含量(P0.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能够有效地降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静止期)血热证患者PASI评分并通过改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Th1/Th2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h1/Th2失衡与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AHF组),另取30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N组).两组动物于建模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各取5只动物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动物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AHF组肝组织显示炎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的急性肝衰竭特征,且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均明显高于N组(P<0.05);AHF组与N组相比血清内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增高在3 h(P<0.01)、6 h(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存在Th1/Th2失衡,机体内发生了促炎反应,对此急性肝衰竭早期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的正常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r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浆辅助性T细胞1(help T cell 1,Th1)/辅助性T细胞2(help T cell 2,Th2)细胞、内毒素(endotoxin,E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脓毒症患儿96例,通过小儿危重症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组(PCIS分值>80分,n=39)、危重组(PCIS分值71~80分,n=32)、极危重组(PCIS分值≤70分,n=25),比较3组一般资料、入院时血浆Th1/Th2细胞、ET、PTA、PCT水平,分析血浆各指标与脓毒症患儿PCIS分值的关系,并统计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入院时血浆Th1/Th2细胞、ET、PTA、PCT水平,分析血浆各指标与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关系及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价值。 结果 极危重组血浆Th1/Th2细胞、PTA水平低于危重组、非危重组,且危重组低于非危重组;极危重组血浆ET、PCT水平高于危重组、非危重组,且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h1/Th2细胞、PTA水平与脓毒症患儿PCIS分值呈正相关,血浆ET、PCT水平与脓毒症患儿PCIS分值呈负相关(P<0.05);死亡患儿入院时血浆Th1/Th2细胞、PTA水平均低于存活患儿,血浆ET、PCT水平均高于存活患儿(P<0.05);血浆Th1/Th2细胞、PTA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血浆ET、PCT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血浆Th1/Th2细胞、ET、PTA、PCT预测预后为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8、0.836、0.720、0.748,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33。 结论 脓毒症患儿血浆Th1/Th2细胞、PTA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血浆ET、PC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各指标水平可辅助临床预测患儿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1-14
目的 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及对Th1/Th2 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皮炎湿疹患者80 例,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Th1 型细胞因子中的IFN-γ 及IL-2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h2 型细胞因子中的IL-4、IgE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症状分数及糜烂症状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Th1、Th2 型细胞炎症因子,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接受放疗/化疗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胃肠道反应较少,虽然血液毒性和口腔黏膜反应稍大,但可控。  相似文献   

16.
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作用.方法将80例初治鼻咽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和放疗配合加味生脉散口服组(生脉组),每组各40例,进行唾液分泌量的测定及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对比观察.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无明显唾液腺功能障碍,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分泌量逐渐减少,但生脉组减少速度明显缓慢且程度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脉组和单放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生脉散可减轻鼻咽癌患者急性口腔黏膜反应,保护唾液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孕症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Th1/Th2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自身免疫抗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2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孕育功能正常(正常排卵)的11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两组NK细胞、Th1/Th2水平及自身免疫抗体[抗精子抗体(As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水平,并检测两组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水平,分析NK细胞、Th1/Th2水平与自身免疫抗体、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K细胞、Th1/Th2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自身免疫抗体AsAb、AhCGAb、EMAb、AoAb阳性率均较健康组高(P<0.05);观察组E_(2)、P水平较健康组低,LH水平较健康组高(P<0.05);NK细胞、Th1/Th2水平与自身免疫抗体AsAb(r_(1)=0.602,r_(2)=0.568,P<0.05)、AhCGAb(r_(1)=0.613,r_(2)=0.517,P<0.05)、EMAb(r_(1)=0.611,r_(2)=0.604,P<0.05)、AoAb(r_(1)=0.724,r_(2)=0.617,P<0.05)呈正相关;NK细胞、Th1/Th2水平与E_(2)(r_(1)=-0.575,r_(2)=-0.592,P<0.05)、P(r_(1)=-0.614,r_(2)=-0.621,P<0.05)呈负相关,与LH呈正相关(r_(1)=0.637,r_(2)=0.608,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NK细胞、Th1/Th2水平、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及性激素水平均异常改变,且NK细胞、Th1/Th2水平与AsAb、AhCGAb、EMAb、AoAb等自身免疫抗体与性激素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检测相关血清水平有助于不孕症临床诊断与自身免疫评估。  相似文献   

18.
谢卫红  安娜 《中医学报》2020,35(1):194-198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114例M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剂量沙利度胺(每次100 mg,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连解毒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蛋白浓度、骨髓浆细胞占比、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Th1/Th2(即IFN-γ/IL-10)]水平变化,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47%(51/57),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4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蛋白浓度和骨髓浆细胞占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及Th1/Th2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IL-10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PN发生率为35.09%(20/57),对照组PN发生率为54.39%(3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显著,能有效维持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平衡,减少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口腔反应.方法 62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下颈前切野放疗,缩野后改用面颈缩野及上颈部电子线放疗,放疗量:鼻咽部DT 70 Gy/2 Gy/35 F,颈部治疗量DT 70 Gy,预防量DT 50 Gy~60 Gy;调强放疗组鼻咽及上颈部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区采用颈前切野常规技术照射,治疗剂量95%PTV/60 Gy/2 Gy/30 F,95%GTV/70 Gy/2.12 Gy/33 F,腮腺受量V50%<35 Gy,下颈前切野放疗至DT 50 Gy~60 Gy.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1级、2级,口腔黏膜反应多为1级、2级,无3级反应,而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2级、3级,口腔黏膜反应为2级、3级.调强放疗组的口干、黏膜反应明显轻于放疗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全方位护理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5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5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Ⅰ级、Ⅰ+Ⅱ级比重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比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风险及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