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 - 08 ~ 2015 - 01 我院住院脑分水岭梗
死病人83 例,普通梗死病人160 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脑分水岭梗死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人与普通脑梗死病人比较,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
白、房颤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血尿酸、颈动脉的不稳定斑块、中重度动脉狭
窄或闭塞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 血尿酸的增高,不稳定斑块,动脉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是
脑分水岭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城乡0~3 岁儿童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水平。方法: 于2013-01~2013-12 对
呼和浩特市城乡幼儿园829 例0~ 3 岁儿童体检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829 例不同年龄儿童全血中5 种微量
元素中Ca,Mg,Cu 的含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而不同年龄儿童全血中Zn,
Fe 的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829 例不同年龄儿童贫血的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 P
<0.01) 。结论: 加强本地区城乡儿童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的检测,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营养及饮食结构调节,对预
防疾病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乙醇溶为溶剂,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漏芦花中总黄酮的工艺
条件。方法: 在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
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 模式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
70℃、料液比24.98、提取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漏芦花总黄酮含量为0.1625μg /g。结论: 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
可利用响应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DNA 损伤修复基因ERCC1( rs11615 和rs3212986) 和ERCC2( rs13181
和rs1799793) 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方法: 收集95 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宫颈癌病人作为实验组和
121 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Sequenom MassARRAY 系统上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MALDI-TOF) 检测ERCC1( rs11615 和rs3212986) 和ERCC2( rs13181 和rs1799793) 的基因
多态性。结果: 研究发现病例组的初潮年龄和首次性交年龄均低于对照组( P<0.05) 。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发
现携带ERCC1 rs 11615 TT 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患宫颈癌( OR= 3.60,95%CI = 0.95-16.61) 。然而并未发现ERCC1
rs3212986、ERCC2 rs13181 和rs1799793 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关系。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
了ERCC1 rs 11615 TT 基因型能够增加患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DRG 2 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 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 检测68 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NDRG 2 mRNA 的表达情况,同时完成5a
随访,进而分析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 1) NDRG 2 在68 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RNA
表达量明显低于其配对癌旁组织( P < 0. 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TNM 分期早( TNM 1) 的结肠癌组
NDRG 2 mRNA 的表达量高于分期晚( TNM 2 /3 /4) 的结肠癌组( T1 VS. T2 + 3 + 4,P = 0. 04) ; 而其余临床病理特
征对于结直肠癌组NDRG 2 mRNA 表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 P > 0. 05) ; ( 3) NDRG 2 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病
人生存率未见明显相关性( P > 0. 05) 。结论: NDRG 2 基因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具体机制尚未明
确。NDRG 2 在核酸层面的表达与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 分期、淋巴结侵犯、术前干预、复发及转移均
无明显关系,仅与TNM 分期有关,这为进一步探讨结直肠癌的分子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基因突变的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135 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EGFR 基因检测的结果。同时我们也统计了所有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组织学类型、民族、标本类型等临
床资料,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135 例NSCLC 病人中,44 例EGFR 有突变( 32.59%) ,其中18、19、
20、21 外显子突变分别为2 例( 1.48%) 、21 例( 15.56%) 、3 例( 2.22%) 、16 例( 11.85%) ,还有2 例双突变
( 1.48%) 。本研究中EGFR 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类型相关( P<0.05) ,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女性
病人突变率高于男性病人( 50.8%vs 11.1%,P<0.01) ,<60 岁病人突变率高于≧ 60 岁病人( 54.0%vs 22.0%,P<
0.01) ,不吸烟病人突变率高于吸烟病人( 54.3%vs 9.2%,P<0.01) ,腺癌病人突变率高于非腺癌病人( 38.5%vs
7.7%,P<0.05) 。未发现EGFR 基因突变率与民族及标本来源相关性。结论: 呼和浩特地区NSCLC 中EGFR 基
因突变率符合亚裔地区平均突变水平,在女性、非吸烟、腺癌及<60 岁病人中更常见( P<0.05) ,与民族及标本来
源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患甲状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3 - 12 ~ 2015 - 08 我院收治
的糖尿病病人100 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 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
象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并分析糖尿病病人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 1) 糖尿病病人的甲状
腺疾病患病率为21. 00%,正常体检者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为6. 00%,糖尿病病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
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 老年病人、肥胖病人、女性病人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病
人、非肥胖病人、男性病人,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3) 本次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甲状
腺疾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肥胖因素相关。结论: 糖尿病病人甲状腺疾病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临床要
尽早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改善其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CT 与NT - proBNP 这两项生化指标在MODS 发生及其转归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有无
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期2a,为前瞻性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 病区,依据MODS 诊断标准,排
除部分病例,发病后24h 内,统一标准采取血样查PCT 与NT - proBNP 两项指标,并跟踪病例28d。结果: 1. 反映
脓毒症程度的指标PCT 和NT - proBNP 作为心脏功能的生物标记物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r = 0. 571) 。2. 早期
PCT 和NT - proBNP 的高低与病人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均能独立的预测MODS 病人的预后。结论: PCT 和NT
- proBNP 在脓毒症转变成MODS 的早期均能独立的预测MODS 病人的预后。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因此,联合
两者早期识别、及时判断MODS 病人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MP-9 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COPD 人群的易感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蒙古族186 例COPD 病人和219 例健康对照组的MMP-9 基因
1562( C/T) 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等。结果: MMP-91562( C/T) 的基因
型CC、TT、CT 的频率在186 例COPD 病例组中分别是50.00%、42.47%、7.53%; 在219 例健康对照组中的频率分
别是30.59%、34.70%、34.70%,C 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 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是53.76%和47.95%; T 等位基
因的频率在两组中分别是46.24%和52.05%。结论: MMP-9 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COPD 具有易感
性,1562( C/T) 基因型与蒙古族COPD 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 -反应蛋白( hs - CRP) 与老年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 例老年脑血管病( 观察组) 病人和50 例老年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病人血中hs - CRP 水平
比较两者的差异,评价前者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hs - 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
组( P < 0. 01) ,中、重型病人血清hs - CRP 浓度显著增高,以发病后第1wk 增高最具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观
察组血清hs - CRP 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r = 0. 53,P < 0. 01) 。结论: hs - CRP 测定对早期判断老
年脑血管病变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院8a 来胃癌数据库的临床病理资料,以了解本地区胃癌的发病特点。方法: 将
2007 - 01 ~ 2015 - 01 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548 例胃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男性1251 例( 80. 81%) ,女性297 例( 19. 19%) ,平均年龄60. 94 ± 10. 90岁。发病部位以胃窦部最多,占
40. 76%; 不同年龄段胃癌发病部位构成比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9. 836,P = 0. 000) ,胃底贲门癌的构成
比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组织类型最多的为低分化腺癌,占46. 58%; 不同年龄组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存在差异,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7. 300,P = 0. 000) 。早期胃癌144 例,占9. 30%,进展期胃癌1404 例,占90. 70%。Bormann
分型以Ⅲ型最多,占53. 92%。TNM 分期Ⅲ期+ Ⅳ期最多,占72. 41%; 不同年龄组TNM 分期构成比不同,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 013,P = 0. 029) 。结论: 内蒙古西部地区胃癌以进展期胃癌占大多数,中老年男性高
发,好发于远端胃,其次为胃底贲门部,分化程度较差,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但分期较早,蒙古族病人与汉族
病人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细胞水平上建立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VMC) 模型,通过相关实验得出黄芪皂甙
( total extract astragalus,TEA) 具有抗病毒能力,进一步明确VMC 发病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黄芪皂甙是
否能够抑制细胞凋亡。方法: 体外培养Vero 细胞和出生1 ~ 3 d 乳鼠心肌细胞,通过细胞病变抑制实验、病毒繁
殖抑制实验测定黄芪皂甙抗病毒能力,采用AnnexinV-FITC 染色观察VMC 发病过程中心肌细胞是否有凋亡,采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EA 是否抑制细胞凋亡。结果: 通过MTT 染色分析发现TEA 可有效保护细胞免受CVB3
病毒侵袭,病毒繁殖抑制实验显示中、高剂量组TCID50比病毒组相差一个以上对数值,且TEA 对细胞凋亡有抑制
作用。结论: 实验证实黄芪皂甙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在VMC 发病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且TEA
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鄂尔多斯高原碱湖节旋藻的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 本文对鄂尔多斯
高原碱湖钝顶节旋藻( Arthrospira platensis) 、乍得湖钝顶节旋藻( A. platensis) 及极大节旋藻( A. maxima) 的镍铁
氢化酶小亚基hoxY 基因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及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 3 个节旋藻样品hoxY 基因
部分序列长均为479 bp。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节旋藻hoxY 基因与不同来源的钝顶节旋藻的同源性高达
99. 5%,与极大节旋藻的同源性达99. 9%。A. maxima 与非洲乍得湖A. platensis 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鄂尔多
斯高原碱湖钝顶节旋藻与乍得湖钝顶节旋藻的亲缘关系相对远。结论: hoxY 基因保守性高,属内不同样品间序
列变化很小。同种不同来源的钝顶节旋藻由于不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因序列上碱基发生一定的
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性发育异常病人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性发育异常之间的
关系。方法: 通过常规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法,对纳入研究的720 例性发育异常病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720 例纳入研究对象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者85 例,总检出率为11.80%,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56 例( 7.78%) ,
染色体结构异常者19 例( 2.64%) ,性反转8 例( 1.15%) 。结论: 性发育异常病人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显著增加,可
以认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发育异常的重要因素; 应重视对性发育异常病人的细胞遗传学诊断,以有助于病因
诊断及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型钛合金在模拟口腔环境中的表面粗糙度和反射率的改变,为口腔内存在钛合金种植
体或戴用钛合金义齿的病人给予临床指导。方法: 制备好的钛合金试件随机分为8 组。每组试件在处理前,以
及处理后1mo、2mo 时分别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和反射率,应用SPSS 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刷洗组试
件相对不刷洗组试件表面粗糙度和反射率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pH 值和氟离子浓度两因素之间存
在交互作用( 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钛合金试件的腐蚀程度主要与实验周期、是否刷洗,以及氟离
子浓度和pH 值的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在胶质瘤发病中的表达及
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VEGF 表达蛋白在85 例不同病理分级( I 级、II 级、III 级和IV 级)
的胶质瘤及8 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细胞学观察进行胶质瘤相关性的分析研究。结果: VEGF 在
正常脑组织中均呈现弱阳性; 在85 例胶质瘤中,VEGF 阳性表达率为91. 17%,不同病理级别( I 级、II 级、III 级和
IV 级) 胶质瘤中VEGF 的表达不同,并随肿瘤级别的升高,其表达也明显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VEGF 的表达强度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阳性表达之间有一
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预后评价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富马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抑制型电导
检测器,Dionex Ionpac AS11-HC 色谱柱,Dionex Ionpac AG11-HC 保护柱,柱温30℃,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梯
度洗脱( KOH: 0~ 43min,10mmol; 43~ 50min,70mmol) 。结果:富马酸在0.5383~ 10.7650μg /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
系良好( r = 0.9998) ,精密度的RSD 为1.8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门冬氨酸
钾镁注射液中富马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正交设计法优化喜树碱胶束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透析法制备喜树碱胶束,在单因素考察
的基础上,以投料比、pH 值、透析温度为影响因素,药物包封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载药胶束的制备工
艺,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重复性实验。结果:喜树碱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为: 聚合物材料与药物的投料比为1: 10、
pH 值为5、透析温度为30℃。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载药胶束的平均包封率为51.86%,RSD 为0.11%。结论:
佳制备工艺制得胶束的包封率均高于正交试验结果,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成功实现了难溶性药物喜树碱的增
溶,为喜树碱胶束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提高此类难溶性药物的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实验拟通过测定GD 病人131 I 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 淋巴细胞膜表面CD30、CD195 的表
达,探讨GD 病人Th1 /Th2 平衡机制变化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 例GD 病人和40 例健康对照组为
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D 病人131 I治疗前及治疗后6mo 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膜表面CD195、CD30 的变
化以及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结果: ( 1) GD 病人治疗前CD195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0. 05) ; CD30 高于健
康对照组,CD195 /CD30 低于健康对照组( P<0. 01) 。( 2) GD 病人131 I 治疗后6mo 34 例甲亢缓解。治疗后缓解
组CD195 上升,CD30 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CD195 /CD30 上升,较治疗前变化显著( P
<0. 01) 。结论: ( 1) GD 的发病机理与病人外周血T 淋巴细胞膜中Th 1 /Th 2 平衡变化机制有关。( 2) GD 病
131 I治疗缓解组Th 细胞膜表面CD195、CD30 及其比值的变化有助于更好的研究GD 的发生机制及对疾病短
期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确立调律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
温度、冷凝液温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用3 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以
PEG 4000 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 2. 5,药液温度为85℃,冷凝液温度为12℃ ~ 14℃。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
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