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确诊为AMI组95例,非AMI组43例,检
测两组患者发病<3 h、3~6 h及6~12 h的血清CK-MB、c TNT和H-FABP水平,并比较2组CK-MB、c TNT和H-FABP不同时间
血清水平;比较CK-MB、c TNT和H-FABP在AMI发病<3 h、3~6 h及6~12 h诊断AM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MI组血清
H-FABP在AMI后<3 h即明显升高(P<0.01),3~6 h及6~12 h进一步升高(P<0.001);血清cTnT在发病3 h内无明显升高,3~6 h
轻度升高(P<0.05),6~12 h水平显著升高(P<0.01);CK-MB在发病3 h内及3~6 h均无明显升高,发病6~12 h水平显著升高(P<
0.05)。AMI发病<3 h、3~6 h 血清H-FABP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CK-MB、c TNT(P<0.05),发病6~12 h血清H-FABP诊断
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cTnT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于CK-MB(P<0.05)。结论AMI患者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
对AMI早期<3 h及3~6 h)诊断价值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高晓敏  张西嫔  白秀生  刘虹 《医学争鸣》2009,(21):2385-2386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合并心力衰竭(HF)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40例单纯肺炎组和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常规检测项目肌酸激酸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检测.结果:42例HF患儿的CK-MB及cTnI在HF起病后6~8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H-FABP在HF起病后6~8h达到峰值,24h后迅速下降.HF患儿三项指标高峰值与单纯肺炎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MB及cTnI作为早期诊断指标欠佳,H-FABP可作为HF早期诊断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定量测定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HIE组新生儿3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15例。正常对照组于生后1天,HIE组分别于生后1天(急性期)及第7天(恢复期)抽股静脉血4 m l,检测H-FABP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急性期HIE组血清H-FABP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轻、中度HIE患儿血清H-FABP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HIE患儿血清CK-MB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重度HIE患儿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H-FABP的浓度可随HIE的病情程度而相应变化。急性期HIE患儿血清H-FABP与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H-FABP 94.3%,CK-MB 42.9%,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HIE患儿检测血清H-FABP的敏感性高于血清CK-MB。结论H-FABP是一种微小心肌损害高敏感的指标,对筛查HIE患儿有无合并心肌损害、指导治疗及判断HIE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心率、H-FABP和NT-pro BNP水平、心电图以及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以及心肌钙蛋白I(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根据心肌损伤发生的时间分为≤6 h、6~12 h和≥12 h组。结果共21例发生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2.31%(21/65),心肌损伤组患儿血清H-FABP和NT-pro BNP和心肌酶谱c TnⅠ、CK-MB均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6 h时血清H-FABP升高最为明显,6~12 h后亦进一步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率、以及c TnⅠ和CK-MB水平等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FABP每升高20 pg/m L,心肌损伤发生风险增加2.36倍(OR=2.351,95%CI:1.461~3.753),而NT-pro BNP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H-FABP和NT-pro BNP的预测值AUC为0.922和0.865。结论血清H-FABP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疾病早期即出现明显变化,可作为患儿早期心肌缺血状态的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姚燕  张莉  逯艳梅 《甘肃医药》2022,(6):532-534
目的:探讨对窒息新生儿采用血浆脑钠肽(BNP)联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评价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9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心肌损伤程度分为轻度心肌损伤组(55例)与重度心肌损伤组(35例),另选取同期单纯性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40例)。对比三组新生儿出生第1、3、5、10min的Apgar评分,出生第1、3 d的BNP、CK-MB、c Tn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K-MB与BNP、Apgar评分、cTnT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心肌损伤组、轻度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出生第1d的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生第1、3d的CK-MB、cTnT及出生第1、3、5、10min的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心肌损伤组新生儿出生第1、3d的BNP、CK-MB、cTnT高于对照组与轻度心肌损伤组(P<0.05),而出生第1、3、5、10min的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与轻度心肌损伤组(P<0.05);新生儿CK-MB水平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0例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即刻、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cTnI、CK-MB及Myo的浓度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cTnI术后6 h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于术后24 h达高峰;CK-MB于关胸即刻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6 h达高峰;Myo术中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于关胸即刻达高峰。结论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引起可逆性心肌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心肌保护,cTnI及CK-MB均于术后24 h达高峰,可应用于监测心肌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刘煌  杨云净  罗艳 《重庆医学》2012,41(21):2184-2185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63例(CHF组)及健康体检者20名(对照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组分为Ⅱ、Ⅲ、Ⅳ级组。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和BNP前体N端肽(NT-proBNP)水平。结果 CHF组的H-FABP、cTnT、Mb和NT-proBNP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CHF组H-FABP的总体阳性率高于cTnT(P<0.05),而低于Mb(P<0.05);在Ⅲ和Ⅳ级组,H-FABP阳性率与Mb相近,且显著高于cTnT(P<0.05);从Ⅱ级组到Ⅳ级组,H-FABP与NT-proBNP水平均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提示H-FABP与NT-proBNP呈显著性正相关(r=0.874,P<0.01)。结论 H-FABP在判定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17-120
目的:探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发病时间将50例患者分为0.5 h~组(22例)和3~6 h组(28例)。另选取同期就诊且诊断为慢性心肌损伤的患者30例,肌肉损伤患者20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FABP、CK-MB、c Tn I和MYO的浓度。结果:(1)0.5 h~组和3~6 h组患者血清H-FABP、CK-MB、c Tn I和MYO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2)肌肉损伤患者血清MY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3)0.5 h~组H-FABP的阳性率高于MYO(P<0.05)和CK-MB(P<0.01)。结论:HFABP可作为AMI早期诊断中一种良好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首次因急性ST段抬高AMI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替罗非班)38例。试验组于PCI术前开始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和进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并比较发病就诊时,PCI术后6h,12h的cTnT,CK-MB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CTFC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cTnT和CK-M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h及12h试验组cTnT和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中发生1例顽固性心肌缺血;而对照组新发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各有1例。结论:在ST段抬高AMI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同时改善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心肌酶谱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咸宁医学院学报》2010,24(5):399-400,403
目的评估心肌酶谱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42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病例组,4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CK-MB和cTnT)测定用来评估窒息后心肌损伤。结果在病例组,共有26例(26/42)窒息患儿发生心肌损害,而健康对照组仅2例发生ECG异常。在病例组,cTnT和CK-MB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TnT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CK-MB为高(P〈0.05)。而且cTnT水平同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cTnT不仅可以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的心肌损伤,而且还可以评估其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严重烧伤患者不同时相点血中CGRP、NPY、心肌肌钙蛋白(cTnT)含量变化,并分析CGRP、NPY与cTnT相关性。结果 严重烧伤休克期后3hCGRP降低,12h达最低值,伤后48h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PY和cTnT与伤后1h升高,12h达峰值,48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GRP与cTnT变化呈负相关(P〈0.01),NPY与cTnT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 CGRP降低、NPY升高在严重烧伤休克期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和脑钠肽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方法 以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60例及体检健康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作相关性比较分析. 结果 实验组血清cTnT和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实验组中BNP高峰特续时间明显长于cTnT(P <0.01),且BNP高峰持续时间长者发生心衰的危险性明显增高(P<0.01). 结论 血清cTnT与BNP水平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无明显差别,BNP在预后方面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等为指标,对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实验组)及低温心脏停跳术(对照组)的心肌保护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①cTnT于停机时,术后24h、48h、72h两组均升高,但各时间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②CK酶于停机时两组无差异,术后24h、48h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72h两组均恢复正常;③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的cTnT值均为正常。结果提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术心肌保护效果优于低温心脏停跳者,其反映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cTn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优于心肌酶谱。cTnT在心肌保护效果方面的研究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丽丽  刘萍  王明荣 《重庆医学》2006,35(18):1645-1646
目的观察心脏和胸科术后48h内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探讨以心肌标志物判断术后心脏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在心脏外科和胸外科手术后48h内对不同时相点采集静脉血,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Myo浓度及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心脏手术组CKMB增高更显著:cTnT在心脏术后组各时相点均显著增高,胸科术后组无明显变化。结论cTnT时判断体外循环条件下心脏术后的心肌损伤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各个时间点BNP浓度对当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 值。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7月31日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内科并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床边检测术后1 h内、发病12、20、24和48 h静脉血BNP浓度,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心功能诊断,按 照48 h内BNP峰值浓度是否大于400 pg/mL分为BNP峰值升高组(>400 pg/mL)和BNP峰值大致正常组(≤400 pg/mL)。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发病48 h内BNP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Friedman M检验提示5个时间点的BNP浓度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χ2=141.7,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发病20 h和发病24 h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而 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达峰时间为发病20~24 h。与BNP峰值大致正常组(n=47)相比,BNP峰值升 高组(n=23)的年龄大、体质量指数小、再灌注时间长、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及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二分类逻辑回归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前壁心肌梗死与BNP峰值浓度升高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术 后1 h内的BNP浓度对心力衰竭发生与否无诊断作用(P>0.05),发病12、20、24、48 h的BNP对心衰有诊断价值(P<0.05),曲线 下面积分别为0.860、0.786、0.768和0.863,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56.5、313.7、240.9和285.9 pg/mL。结论AMI早期BNP呈先升 高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于发病20~24 h达到峰值,发病后不同时间点BNP对当时心衰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换瓣术患者围术期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 9)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预处理组(异氟烷组,n=15)和对照组(n=15),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CPB前吸入1.1%~1.2%(呼气末浓度)的异氟烷30 min,洗脱15 min,对照组不吸入异氟烷,其余用药两组无区别。分别于切皮前(T0),主动脉开放30 min(T1),6 h(T2),12 h(T3)及24 h(T4)经桡动脉取血测血浆MMP 9浓度,分别于CPB前后取部分右心耳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血浆MMP 9浓度在T1-T3显著增加,异氟烷组血浆MMP 9浓度只在T1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异氟烷组血浆MMP 9浓度在T2显著降低(P<0.01),在T1-T3各时点与T0的差值均显著降低(P<0.01)。电镜下可见对照组CPB后心肌细胞损伤比异氟烷组严重。结论:异氟烷预处理能显著抑制心脏换瓣术患者CPB后MMP 9的分泌增多,这可能是其对心脏换瓣术患者心肌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苏犬心肌细胞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及Ca2+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复苏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电击致犬室颤,15分钟后进行标准复苏,测量心脏停跳15分钟,复苏后0.5小时、2小时、4小时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及Ca2+离子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a2+ATP酶活性于复苏后半小时显著下降(P<0.01),复苏后4小时恢复正常(P>0.05).线粒体Ca2+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复苏后半小时明显升高(P<0.01),2小时达最高,复苏后4小时仍未恢复(P<0.01).各实验组分别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相比,结果与上述类似.结论复苏犬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及Ca2+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复苏后心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30 min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0.6 mg/kg右美托咪定10 ml,微量泵注射10 min完成.收集麻醉诱导前(H0)、气管插管后(H1)、给药前(H2)、给药后(H3)、体外循环(CPB)后即刻(H4)、CPB后30 min(H5)、CPB后1 h(H6)、CPB后2 h(H7)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 h(T1)、4 h(T2)、8 h(T3)、12 h(T4)抽取桡动脉血样2 ml.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H0相比,对照组在H5、H6 MAP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P<0.01),DEX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T1~T4时DEX组患者cTnI、CK-MB和血清MDA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YE(NSTEMI)病人70例及体检健康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cTnT、BNP及hs—CRP水平的变化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cTnT、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实验组中BNP升高时间明显长于cTnT(P〈0.01)。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TnT、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临床预后有明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