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蒙药复方述达格-4 中总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异土木香内酯为对照品,以盐
酸、三氯化铁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述达格-4 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异土木香内酯在0.842
~ 5.052mg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 = 0.1493X+0.1399( r = 0.9995)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3%,RSD
= 1.69%( n= 6) 。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述达格-4 中总内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NaNO2-Al( NO3)3-NaOH 法和AlCl3法的差异,建立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的
比色分析方法。方法: 以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分别以NaNO2 -Al( NO3)3 -NaOH 和
AlCl3为显色剂,分别在516nm 和417nm 处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建立硝酸
铝法芦丁浓度-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方程式y = 0.01201x-0.0291,R2 = 0.9994,回收率为100.2%。同时也建立
三氯化铝法芦丁浓度-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方程y = 0.02992+0.00473,R2 = 0.9996,回收率为99.75%。结论:
AlCl3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更适用于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中蒙药苦杏仁药材中F、Cl、Br、NO3 、SO24 、PO3-4 阴离子的含量测定方
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阴离子色谱柱、氢氧化钠梯度淋洗、电导检测苦杏仁6 种无机阴离子。结果: F
Cl、Br、NO3 、SO2-4 、PO3-4 的加样回收率介于97%~ 102%,苦杏仁中F-、Cl-、Br-、NO-3 、SO2-4 、PO3-
4 重复性良好,含量分别为0.057%0.084%,0.063%,0.070%,0.30%,0.12%。结论: 离子色谱法可以同时检测苦杏仁中6 种阴离
子,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行,为苦杏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那如-3 中总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
730nm。结果: 没食子酸在1. 95 ~ 19. 5μ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 48. 641X+0. 0308( r = 0. 9995) 。
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 09%,RSD 为0. 97%。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那如-3 中总酚
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蒙药吉如很新-2 号(简称新-2 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
型上,用新-2 号,肉豆蔻,辛伐他丁片分别进行防治性干预,通过检测动脉硬化斑块面积病理切片、血清总胆固
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w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NO(一氧化氮)、PGE 2
(前列腺素E 2)、全血粘度等指标评价新-2 号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结果: 新-2 号组有明显的消减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血清中TC、LDL-C、TG、PEG 2 的含量减少(P<0.01),血清HDL-C、NO 的含量增加(P<0.01),全
血粘度的含量减少(P<0.01);蒙药肉豆蔻组有消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中TC、LDL-C、TG、PEG 2 的含量减
少(P<0.05),血清HDL-C、NO 的含量增加(P<0.05),全血粘度的含量减少(P<0.01)。结论: 新-2 号复方及其
组分肉豆蔻均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新-2 号复方的作用优于肉豆蔻单味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蒙药清热八味胶囊中肉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 法,
色谱柱Diamosil C18柱( 4. 6mm×250mm,5μm) ,流动相: 水-乙睛-甲醇-乙酸( 61 ∶ 34 ∶ 5 ∶ 0. 1) ; 检测
波长: 为267nm,流速: 1mL/min,进样量: 10μL。结果: 肉桂酸的线性范围0. 030 ~ 0. 240μg( r = 0. 9999) ,平均加
样回收率( n = 9) 99. 986%,RSD 1. 49%。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蒙药清热八味胶囊的质量控
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53 和NF-κBp65 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100 例胃腺癌及42 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53 和NF-kBp65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
p53 阳性表达率为53%。低分化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 χ2 = 7. 486,
P<0. 01)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中阳性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 χ2= 6. 368,P<0. 05) ;
Ⅲ、Ⅳ期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 χ2 = 13. 864,P<0. 01) ; 胃
底/贲门、胃体、胃窦/幽门胃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性( χ2 = 2. 529,P>0. 05) 。胃腺癌组织中NF-
κBp65 阳性表达率为58%。低分化、中高分化胃腺癌之间,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胃腺癌之间,Ⅲ、Ⅳ期和
Ⅰ、Ⅱ期胃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χ2 = 4. 624,P<0. 05; χ2 = 3. 876,P<0. 05; χ2 = 7. 436,P
<0. 01) ,而胃腺癌部位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性( χ2 = 3. 306,P>0. 05) 。42 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53 和NF-kBp65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 95%和35. 71%,均明显低于胃腺癌原发灶( χ2 = 4. 861,P<0. 05; χ2 = 8. 052,P<0. 05) ,p53
和NF-kBp65 在胃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c = 0. 505,P = 0. 001; c = 0. 316,P = 0. 041) 。
结论: p53 的异常表达和NF-κBp65 分别在胃腺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p53 的和NF-κBp65 在胃
腺癌中协同表达,提示可能共同参与胃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联合检测胃腺癌中p53 和NF-κBp65 表达,可
为临床诊断病情发展程度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蒙药复方协日嘎-4 不同配伍组合对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组方中
姜黄、黄柏、栀子、蒺藜的配伍为因素,配伍后处方提取液中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分别研究不同
配伍对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分别研究不同配伍组中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
含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全方组中总生物碱最高( P<0.05)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量较高( P<0.05) 。结论: 不同的药
味组合中,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相似文献   

9.
目的: X 建立手掌参三十七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
柱( 250 mm×4. 6 mm,5μm) ;流动相:甲醇-水( 76 ∶24) ; 流速为1. 0 mL/min; 检测波长为343nm; 柱温25℃。
果:
胡椒碱在5 ~ 80μg /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γ = 0. 9997) ; 平均加样回收率( n = 5) 为99. 5% ( RSD
= 0. 97%)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手掌参三十七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血清CA125 检测联合PET/CT 显像在诊断早期卵巢癌中的应用于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
讨。方法: 取卵巢病变病人11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清CA125 检测联合全身18F-FDG PET/CT 显像。
结果: 在本组病人中,70 例为卵巢癌,剩余40 例属良性病变。在血清CA125 指数水平方面,卵巢良性病变病人
与卵巢癌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 而卵巢良性病变病人与卵巢癌病人在SUV 最大值( SUVmax
) 方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P <0. 05) ; 在早期诊断卵巢癌过程中,18F - FDG PET/CT 显像灵敏度为95. 1%,特异性
为79. 09%,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 5% 和93. 1%,准确性为80. 9%; 在卵巢癌早期诊断效能方面,18FFDG
PETCT 显像在上述指标方面均高于血清CA125 检测,但18F-FDG PET/CT 显像与CA125 检测联合可有效提
高前者诊断准确性( 88. 3%) 以及特异性( 91. 0%) 。结论: 在早期诊断卵巢癌过程中,18F-FDG PET/CT 显像具
有相对特异性以及高灵敏度,联合18F-FDG PET/CT 显像与血清CA125 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卵巢癌准确性与特
异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