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范围内CD4+ T细胞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69例,依据正常范围内的CD4+ T细胞水平将其分为4组:A组58例,414~670个/μl;B组78例,671~927个/μl;C组74例,928~1 183个/μl;D组59例,1 184~1 440个/μl。对研究对象的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7(IL-17)、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检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Matsuda指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IS(ISIM),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性。结果 四组CRP、INF-γ、IL-17、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HOMA-IR、ISI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INF-γ、IL-17、HbA1c、FPG、HOMA-IR与CD4+ T细胞水平呈正关联,ISIM与CD4+ T细胞水平呈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CD4+ T细胞、CRP、HbA1c、FBG、IL-17、INF-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SIM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 T细胞、FBG、IL-17、INF-γ水平与HOMA-IR水平呈正关联(P<0.05)。控制FPG及其他混杂因素(CRP、HbA1c、IL-17、INF-γ)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CD4+ T细胞呈正相关(r=0.343,P<0.05)。结论 在CD4+ T细胞正常水平范围内,T2DM患者的CD4+ T细胞水平越高,其胰岛素抵抗越重,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刚地弓形虫后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变化。 方法 将2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每鼠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悬液200 μl(含弓形虫速殖子5×104个/ml),对照组腹腔接种灭菌PBS 200 μl。分别于弓形虫感染后第2、4和6天取脾,制成单个核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CD4+ T细胞Foxp3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并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 T细胞进行绝对计数。 结果 感染后第4和6天,小鼠脾脏CD4+ T细胞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89±0.23和1.79±0.24, 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1.00±0.12)(P<0.01);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从感染后第2天(15.07%±2.73%)开始上调(P<0.05),至感染后第4 和6天分别为24.29%±3.19%和19.80%±2.66%,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11.58%±2.04%) (P<0.01);脾脏CD4+ T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及其绝对数量均从感染后第2 天开始降低,至感染后第6 天分别降至5.49%±1.71%和(1.71±0.44)×106 P<0.01)。 结论 弓形虫感染导致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上调,而脾脏CD4+ T细胞的显著减少是促成比例上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n8)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n22),根据患者转归分为死亡组(n5)和生存组(n25);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性分离系统对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表面分子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D4+CD25+Treg孵育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CD4+CD25+Treg表面分子CTLA-4表达率(36.68%±7.41%)及分泌IL-10水平(15.38±3.79 ng/L)与正常对照组(22.20%±7.18%和8.96±3.28 ng/L)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患者CTLA-4表达率(42.10%±7.44%)及分泌IL-10水平(28.30±9.48 ng/L)显著高于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30.26%±5.60%和17.86±6.54 ng/L;P<0.01);死亡组CTLA-4表达率(44.45%±12.34%)及分泌IL-10水平(33.90±10.62 ng/L)显著高于生存组(31.43%±10.12%和16.08±8.67 ng/L;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促进外周血CD4+CD25+Treg表面分子表达,并刺激其分泌大量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自身免疫作用,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甚至免疫紊乱的发生与发展,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表达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6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Foxp3,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将CD4CD25Foxp3与hs-CRP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Foxp3表达、hs-CRP密切相关。外周血Foxp3表达、hs-CRP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益于控制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诱导宿主免疫应答下调的机制.方法 6~8周龄雌性队LB/c小鼠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口服血吸虫虫卵10 000个以及尾静脉注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200μg,每周免疫1次,共4次;对照组注射PBS.流式细胞仪检测SEA免疫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CD4+CD25+T细胞抑制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表达IL-4、IL-10与IFN-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静脉血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为14.7%,对照组为7.4%;实验组IL-10为29.2 pg/ml,对照组为11.0 pg/ml.与CD4+CD25-T细胞相比,CD4+CD25+T细胞主要合成IL-10及少量IFN-γ.CD4+CD25+T细胞显著抑制CD4+T细胞增殖. 结论 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可能通过诱导CD4+CD25+T细胞和IL-10下调机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Tregs)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45±5.98岁;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3例,男12例,女11,平均年龄59.27±6.93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5 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7例,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3±7.32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5.71±8.12岁,外周血标本,通过ELISA检测血浆ox-LDL、IL-10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Tregs表达水平。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ox-LDL孵育淋巴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SA组相比,ACS患者外周血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IL-10和Tregs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ox-LDL与Tregs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72, P<0.01),与IL-10也呈明显的负相关(r-0.516 , P<0.01),同时ox-LDL作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48 h后,Tregs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ox-LDL可以下调ACS患者Tregs的表达,减弱Tregs的保护作用,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参数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AIS患者,男38例,女12例,年龄41~92(65.50±5.90)岁。利用四组参数对每例患者进行GRE-T2*WI检查,并获得四组图像:A组为对照组,B组在A组的基础上减少矩阵、激励次数(NEX)和重复时间(TR),C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并减少TR及回波时间(TE),D组在C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TR、TE和矩阵。对四组图像的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进行比较。结果 A~D组扫描时间分别为81 s、40 s、15 s和11 s。四组参数图像质量评分、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28)分、(3.34±0.34)分、(3.00±0.32)分、(1.68±0.40)分。C组与D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SNR最高,C组与A组、B组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NR最高,C组与A组、D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并行采集技术以及对矩阵、NEX、TR、TE等参数的适当减少后,GRE-T2*WI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在临床上对AIS患者诊治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5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检查,根据斑块影像学特征分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PO和PAPP-A水平。结果不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组血清MPO和PAPP-A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或P<0.01)。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血清MPO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组PAPP-A水平高于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P<0.01)。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组之间血清M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与稳定性斑块组之间血清PAP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血清MPO和PAPP-A水平与斑块易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MPO和PAPP-A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破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评价价值。 方法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的105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受试者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对比miR-320b表达水平。另根据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检查将斑块组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对比miR-320b表达水平,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影响因素及miR-320b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评价作用。 结果研究组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患者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iR-320b水平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4%、97.30%。美国心脏病协会(AHA)颈动脉斑块Ⅳ~Ⅴ型、Ⅵ型患者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均低于Ⅰ~Ⅱ型、Ⅲ型、Ⅶ型、Ⅷ型患者,且Ⅵ型患者miR-320b表达水平低于Ⅳ~Ⅴ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稳定组斑块相比,不稳定斑块组外周血中的miR-320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1.979、2.217,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641、0.548,P<0.05)。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ROC结果显示,AUC为0.915,敏感度76.47%,特异度92.50%。 结论外周血miR-320b表达水平可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存在一定的关系,可较好地评估斑块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0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行CD40分子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照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软斑组(88例)和硬斑组(72例),统计分析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CD40分子的表达水平关系,随访观察两组3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与硬斑组比较,软斑组CD40分子水平明显升高[(2.88±1.34)g/L比(4.02±1.17)g/L,P〈0.05],3年内脑梗死发生率亦明显升高(1.39%比9.09%,P〈0.05)。结论:CD40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其表达的高低可用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指导早期脑梗死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增龄对人体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Treg)、CD4+T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年人(20~45岁)、中老年人(50~75岁)及高龄老年人(≥80岁)各40例,分别检测3组外周血CD4+T、CD4+CD25+Foxp3+Treg的绝对计数,并计算后者占前者的百分比,同时检测并比较3组人群外周血IL-2、干扰素-γ(IFN-γ)、TNF-α、IL-10和IL-17水平。结果高龄老年组CD4+T细胞绝对计数较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显著下降(P<0.05);高龄老年组和中老年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中老年组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青年组,高龄老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老年组IL-2、IFN-γ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P<0.05),中老年组IL-2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高龄老年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P<0.05),3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以后人体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明显增高,随着增龄,其占CD4+T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高龄老年人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IL-2、IFN-γ和IL-17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增高,说明老年人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衰老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D4+/CD8+、CD8+CD28+调节性T淋巴细胞检测意义。 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收治的98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8个月,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5例与死亡组1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OPD患者CD4+/CD8+、CD8+CD28+调节性T淋巴细胞,应用ROC曲线分析CD4+/CD8+及CD8+CD28+调节性T淋巴细胞预测COPD患者死亡的价值。 结果两组患者PaO2、FEV1占预测值、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所占比、CD4+/CD8+以及CD8+CD28+ T淋巴细胞占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O2、FEV1占预测值、有创机械通气、CD4+/CD8+、CD8+CD28+是CO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CD8+、CD8+CD28+ T淋巴细胞水平预测COPD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6%、7.85%,二者联合预测COPD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 0.862~0.947),明显高于单项CD4+/CD8+的AUC值(0.784, 95%CI: 0.602~0.850)及CD8+CD28+的AUC值(0.795,95%CI:0.596~0.861)。 结论COPD患者CD4+/CD8+、CD8+CD28+ 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疟疾感染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对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与机理。方法 建立P.y17XL感染和Tregs消除BALB/c小鼠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 d制备脾细胞悬液,FACS检测脾脏中DCs亚群数量变化;DCs表面分子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及分泌IL-10的DCs数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感染组小鼠相比,Tregs消除组小鼠于感染后第3 d DCs亚群,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感染后第5 d DCs亚群数量、MHC-II和CD80表面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减少;然而分泌IL-10的DCs数量于感染后第5 d明显增加,是同天感染鼠的3.5倍。另外,我们采用两种anti-CD25mAb体内阻断Tregs,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7D4能长期有效的阻断CD25表达,而PC61仅能短期内维持CD25低表达。结论 P.y17XL感染早期,BALB/c小鼠Tregs数量升高与DCs功能受损具有相关性。Tregs能抑制DCs的免疫功能,这一现象可能与Tregs调控DCs的亚群、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对Na+/Ca2+交换电流的直接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的成年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a+/Ca2+交换电流并观察药物对它的影响.结果3种药物对Na+/Ca2+交换电流的抑制均呈剂量依赖性,但抑制程度不同,其中普鲁卡因胺抑制作用最强.50、100μM的普鲁卡因胺分别使外向Na+/Ca2+交换电流从对照值(181±22)pA降低至(125±19)、(109±20)pA,内向电流由对照值(172±18)pA分别降低至(137±13)、(121±12)pA;50、100μM的利多卡因使外向电流从对照值(170±15)pA分别降低至(139±15)、(127±10)pA,内向电流由对照值(165±15)p/A分别降至(142±16)、(129±20)pA;50、100μM的普罗帕酮使外向电流由对照值(160±23)pA分别降至(130±27)、(112±26)pA,内向电流由对照值(169±13)pA分别降至(143±13)、(134±14)pA.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对外向电流的抑制大于内向电流,而利多卡因对内、外向电流的抑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具有直接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CD4+和CD8+T淋巴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炎症反应,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同时,也成为心血管领域和免疫学界难以攻关的课题。本文对CD4+和CD8+T淋巴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Kupffer细胞对日本血吸虫病肉芽肿期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30只分为对照组、感染组与感染/氯化钆组3组,每组10只。感染组和感染/氯化钆组小鼠通过腹部感染尾蚴(10条/只),感染/氯化钆组于感染后第4周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钆,剂量为每次15mg/kg,每周2次;对照组通过尾静脉注射PBS。感染8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xp3的分布;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4、IL-5、IL-10、TGF-β1与IFN-γ的水平,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感染组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为13.8%,感染/氯化钆组为9.3%;感染组IL-10为41.4pg/ml,感染/氯化钆组为22.6pg/ml;氯化钆可下调Foxp3的分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并减轻血吸虫肉芽肿周围的炎症反应。结论Kupffer细胞通过调控CD4+CD25+T细胞数量而参与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X Ju  J Wang  W Zhang  X Song  K Zhou  S Gong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4):222-225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HSCT)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免疫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临床预测aGVHD的指标.方法22例HSCT患者,采用双夹心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CD/+69细胞的重建.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6例发生Ⅰ度GVHD,4例发生Ⅲ-Ⅳ度GHVD.sIL-2R在aGVHD发生组于移植后第2周上升,第3周达峰值,Ⅲ-Ⅳ度GVHD峰值为(420.3±59.8)U/L,Ⅰ度GVHD峰值为(221.5±38.8)U/L,早于aGVHD的症状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随症状的缓解而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aGVH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CD+/25细胞的升高与sIL-2R一致.结论分析移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免疫重建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sIL-2R、CD+/25细胞在aGVHD发生之前明显上升,是预测aGVHD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8(5):320-323
目的研究Na+/H+交换抑制剂阿米洛利(Amiloride)、Na+/K+/2Cl-协同转运抑制剂呋塞米(Furosemide)对长时间低温保存下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Langendorff及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实验组用St.Thomas-2(STH-2)液+阿米洛利+呋塞米停搏并保存其中,对照组只用STH-2停搏、保存.置7 C环境5 h后恢复灌流.观察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冠状动脉流量(CAF)、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变化速率(±dp/dt)的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得到较好的保护.结论Na+/H+交换、Na+/K+/2Cl-协同转运抑制剂对缺血大鼠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3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95例COVID-19患者,比较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及临床转归为治愈、好转、未愈、死亡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对COVID-19临床分型及预后的价值。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95例COVID-19患者中,普通型68例,重型11例,危重型16例。治疗前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419(309,612)、267(212,540)和141(77,201)/μL,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38(153,375)、128(96,172)和92(51,144)/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322、15.956,均P<0.01)。死亡、未愈、好转和治愈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49(143,349)、315(116,414)、344(294,426)和745(611,966)/μL,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06(43,501)、176(67,279)、194(188,432)和429(276,564)/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083、16.658,均P<0.01)。评估危重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佳临界值为237/μL,曲线下面积为0.9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833~0.989,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87.5%;评估(危)重型患者治疗有效性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佳临界值为405/μL,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 0.727~0.999,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和74.6%。结论COVID-19的病情可能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呈加重趋势,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用作COVID-19临床分型诊断和评估(危)重型病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