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低密度脂蛋白(1DL)一样 ,可以被氧化修饰 ,体内多种因素均具有氧化修饰HDL ,形成氧化修饰的高密度脂蛋白 (ox -HDL)的作用 ,HDL被氧化后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不但失去抗动脉粥样硬化 (AS)的作用 ,反而具有致AS作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有可能有助于防止HDL的氧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表观遗传学机制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热点,组蛋白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其中,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组蛋白修饰的重要形式之一,研究表明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几个重要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位点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低水平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酵(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HDL—C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它具有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作用,减少脂质的摄取沉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促进胆固醇从血管壁排出,将其运送至肝脏清除,并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斑块破裂。此外,它还能保护内皮屏障功能,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并降低粘附分子的表达,具有冠脉保护作用。本文主要阐述HDL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血浆中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的脂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介导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此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和保护内皮等功能。然而,近年大量研究表明,体内的HDL可被修饰,导致其功能障碍。冠心病、糖尿病、全身性炎症、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与HDL修饰相关。修饰后的HDL抗AS作用减弱,还通过多种途径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现就HDL的修饰机制和修饰后结构、功能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冠心病患者按公认标准接受他汀类药物强化调脂、控制血压、降低血糖、抗血小板、抗缺血等治疗后,仍残余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DL-C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呈负相关,有高水平HDL-C的人群显示出明显低的心血管病风险。众多相关研究表明,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等机制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了进一步或更全面地防治冠心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的HDL-C便成为关注热点,很多学者认为,HDL可作为目前标准治疗外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流行病学已经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意外的风险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通过促进胆固醇酯的逆向转运,减少胆固醇在外周组织和血管的沉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物理和化学修饰从而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降低黏附分子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慢性炎症;减轻内皮功能的紊乱而发挥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然而,随着多项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逆转动脉硬化进程为目的的研究结果的公布,对高密度脂蛋白有了新的评价,认为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比水平更为重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还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病理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危害人类健康。近年发现,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心血管急性事件和风险成反比,提高HDL水平,改善HDL功能以促进胆固醇逆转运(RCT)及防止血栓形成是当前防治AS和稳定斑块最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一些情况下,HDL-C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也可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起到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目前关于HDL-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总体水平,而忽视了其是一类组成、密度、颗粒大小、功能等极不均一的脂蛋白。根据分离方式的不同,HDL-C可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亚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亦各不相同。本文就HDL-C各亚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DL含量与其功能不成比例,在As、代谢综合征、慢性炎症、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体内,HDL组分改变如蛋白成分氧化、糖基化等修饰可降低其抗As功能,甚至表现出促炎、促氧化等特性,成为A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保护内皮等功能而被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防御因素。但在炎症、代谢性疾病状态下,HDL发生组分改变、氧化或修饰,可转化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失功能"HDL,进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增加有关。本文概述"失功能"HDL的组成与功能特征,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脂蛋白靶向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随机临床试验已经明确,他汀类药物因为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轻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已经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的主要标准疗法。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RCT)途径具有抗As的作用。目前HDL靶向治疗的重要途径已经不是升高HDLC水平,更多的是通过改善HDL功能,增强血浆胆固醇的清除,以及预防和减轻与As有关的炎症。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可增加正常或低HDLC患者的HDLC水平;肝X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增加RCT减少As;使用重组HDL的HDL治疗在动物模型中显著有效;在细胞以及动物模型中研究发现,通过干预某些基因靶点,可使HDLC的水平和HDL功能得到改善。回顾相关文献,我们认为:HDL靶向治疗有防治As的潜力,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保护因素,它在血清中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然而在心血管疾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蛋白质、脂质或microRNAs等发生变化,使其转变为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促氧化、促炎等特性。本文对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抵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体质量在200 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均行胸腹主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实验组术前1周开始给予高脂喂养。取术前1周、术后2周和6周大鼠静脉血做血脂检测,行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分析,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的表达。结果 (1)实验组高脂喂养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HDL-C/LDL-C比值由高脂喂养前的(6.21±0.87)降至术后2周的(0.70±0.25)和术后6周的(0.30±0.05),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均为P0.05)。(2)术后2周,两组均可见胸主动脉内弹力板断裂,新生内膜形成,实验组见内膜脂质沉积,但未见脂质斑块形成;术后6周,实验组可见新生内膜增厚明显,并粥样斑块形成,内膜/中膜面积百分比和管腔面积狭窄率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5%±4.86%比9.13%±7.66%,3.39%±1.50%比2.59%±2.12%,均为P0.05)。(3)双因素相关分析,内膜/中膜面积百分比和管腔面积狭窄率与HDL-C/LDL-C比值均呈负相关。(4)实验组术后2周和6周血管内膜及中膜ABCA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周:(50.5±3.1)比(38.8±2.5);6周:(35.6±2.8)比(20.4±5.1),P均0.05]。结论大鼠具有很高的血清HDL储备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抵御高LDL-C致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清高HDL水平促进ABCA1表达,增强血管壁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和延缓粥样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脂蛋白在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血管代谢风险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临床流行病学已经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途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比水平更为重要,载脂蛋白A1是维持高密度脂蛋白结构稳定性及功能的重要蛋白。改善生活方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血浆水平的同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中调控载脂蛋白A1的药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内皮脂肪酶与脂蛋白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是近几年被发现的一个脂肪酶家族新成员。1999年Hirata等利用削减杂交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首次克隆到了EL,同年,Jaye等利用其他方法也证实了EL。最近,人们又克隆出了EL的两种异构体,它们存在于内皮细胞胞质内,但并没有脂肪酶活性。序列分析显示EL与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有44%的同源性,与肝脂肪酶(hepatic lipase,HL)有41%的同源性。因为这种脂肪酶由内皮细胞合成并在此发挥作用,所以被命名为内皮脂肪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 (AS)低危与高危人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亚类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 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了 2 92例受试者血清HDL亚类的组成及含量。结果 :与AS低危组比较 ,中间组前 β1 HDL和前 β2 HDL(P <0 .0 1 )以及HDL3a(P <0 .0 5 )含量显著增加 ,AS高危组前 β1 HDL、前 β2 HDL、HDL3b、HDL3a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 ;AS高危组与中间组比较 ,前β1 HDL、HDL3a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与AS低危组比较 ,中间组HDL2b含量显著减少 (P <0 .0 1 ) ,AS高危组HDL2a、HDL2b含量显著减少(P <0 .0 1 ) ;AS高危组与中间组比较 ,HDL2a(P <0 .0 5 )、HDL2b(P <0 .0 1 )含量显著减少。结论 :AS高危人群HDL颗粒明显变小 ,其成熟过程受阻 ,维持HDL亚类组成及含量的合理分布 ,对降低AS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最初是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Gordon等和Miller等分别报道了高密度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其中研究最清楚的也是大家普遍认为最重要的就是HDL能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因而对AS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近20年来,大量的研究认为氧化修饰的LDL(Ox-LDL)在AS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Ox-LDL引起AS作用的深入了解,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将抗氧化剂用于抗AS发展的研究。本文将综述Ox-LDL在AS发展中的作用和抗氧化剂防治AS的进展。  一、LDL氧化机制最初的LDL氧化可能是发生在LDL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在氧自由基作用下,脂肪酸失去H+形成含二烯基…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脂蛋白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冠心病是东西方各国发病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疾病,从危险因素的作用,内皮功能的失调,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滞留于动脉壁,炎症反应,到泡沫细胞和纤维斑块的形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构成了冠心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序列过程。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胆固醇升高是具有因果性致病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