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将确诊为HPV感染且宫颈液基细胞学阴性的182例病人设为HPV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或孕前检查,并显示HPV及宫颈液基细胞学阴性的160名女性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阴道微生态、炎症反应,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炎症反应的关系。结果2组中白细胞>10个/HPF比例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PV感染组中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需氧菌性阴道炎阳性、pH值>4.5、乳杆菌减少比例及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IL-2、γ-干扰素(IFN-γ)、IFN-γ/IL-4、IL-2/IL-4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需氧菌性阴道炎、pH值、乳杆菌、IL-2、IFN-γ、IFN-γ/IL-4、IL-2/IL-4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P < 0.05~P < 0.01)。结论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3.
<正>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HR-HPV感染除与机体免疫状态相关外,与阴道局部微生态环境密不可分[1]。探讨阴道微生态与宫颈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和发展机制,寻找新的临床预警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HPV感染及宫颈病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背景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并不一定会导致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能是造成HPV持续感染继而发生宫颈病变的伴随因素。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改变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门诊,同时行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324例患者(年龄21~72岁)为研究对象,分析阴道微生态异常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324例患者中HR-HPV阳性71例,阳性率21.91%(71/324);阴道微生态正常的178例中HR-HPV阳性43例,阳性率24.16%(43/178);阴道微生态异常的146例中HR-HPV阳性28例,阳性率19.18%(28/146)。阴道微生态异常结果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及BV中间型37例,HR-HPV阳性率40.54%(15/37);菌群抑制32例,HR-HPV阳性率18.75%(6/32);阴道菌群正常存在炎症反应7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宁波市中医院妇科就诊的HR-HPV感染阳性者60例为感染组,HR-HPV感染阴性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分析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与HR-HPV感染的关系。对清洁度、pH值、过氧化氢浓度、白细胞酯酶、细菌性阴道病(BV)、需氧性阴道炎(AV)、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混合性感染这9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HR-HPV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清洁度、pH值、过氧化氢浓度、白细胞酯酶、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度、pH值、BV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8.389、3.736、4.222)。结论: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清洁度III°~IV°、pH值>4.5、BV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阴道微生态异常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PV感染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要求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患者共2400例,对其同时进行阴道微生态和HPV检查,按照阴道微生态结果分为微生态正常组864例、乳酸杆菌减少组824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392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组217例、滴虫性阴道炎(TV)组17例、混合性阴道炎组86例,分别计算每组HPV感染率,并将乳酸杆菌减少组(12.01%)、BV组(24.74%)、VVC组(13.36%)、TV组(11.76%)、混合型阴道炎组(20.93%)的HPV感染率分别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计算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上述各种类型阴道微生态异常是否影响HPV感染率。结果 BV组患者HPV感染率24.74%、混合型阴道炎组患者HPV感染率20.93%,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杆菌减少组、VVC组、TV组HPV感染率与微生态正常组HPV...  相似文献   

7.
近年,宫颈癌的发病率不但无下降趋势,而且发病年纪日趋年轻化,所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不可忽略,早期的筛查和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干预可以使宫颈癌的发生率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主要的致病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HPV)的持续感染。对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阴道微环境的改变与其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阴道微环境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蜚蠊提取液联合干扰素对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按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干扰素阴道纳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蜚蠊提取液进行阴道冲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宫颈HR-HPV检测、阴道微生态评价及宫颈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转为阴性24例(61.54%),对照组转为阴性13例(33.33%),研究组治疗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221,P=0.013);研究组治疗后阴道微生态失衡(χ2=6.642,P=0.010)、乳杆菌分级异常(Ⅱb或Ⅲ级,χ2=6.271,P=0.012)、革兰阴性短杆菌(χ2=7.508,P=0.006)、革兰阳性球菌(χ2=8.419,P=0.004)、pH值异常(χ2=4.198,P=0.040)、H2O2阳性(χ2=5.769,P=0.016)及AV检出(χ2=4.255,P=0.039)等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在pH值异常改善方面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06);两组间治疗后比较,研究组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446,P=0.035);治疗后研究组宫颈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CD4(t=-4.741,P<0.001)、CD8(t=-4.725,P<0.001)、CD4/CD8(Z=-5.022,P<0.001)、TNF-α(t=-4.912,P<0.001)、IL-4(t=-2.162,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蜚蠊提取液清利湿热、活血解毒等功效,与干扰素合用可显著提高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与通过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及改善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者的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探讨微生态失衡对HR-HPV感染及其相关宫颈病变的作用及其相互关联。方法 以640例HR-HPV感染者(HR-HPV感染组)为研究对象,依随访结果分为持续感染组和非持续感染组,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宫颈病变组)程度分为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HR-HPV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显微镜镜检阴道微生物群的形态变化,评价微生态体系。结果 (1)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间存在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失衡与HR-HPV持续感染合并的宫颈病变无关(r=0.143,P>0.05),与持续性感染相关(r=0.114,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了HR-HPV的易感性,促进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阴道微生态改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在我院宫颈疾病科就诊的HR-HPV阳性和阴性妇女各200例,均检测阴道微生态指标,统计分析其变化与HR-HPV的相关性.结果:HR-HPV阳性组中细菌性阴道病(BV)55例(27.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相似文献   

1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然而,许多HR-HPV感染者并没有发展为宫颈癌,甚至得以转归,这提示有其他相关因素参与疾病的发展。大量研究证实,阴道微生态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8—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177例患者,根据HPV 23分型结果将其分为HPV阴性组(103例)和HR-HPV阳性组(74例)。通过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R-HPV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结果 HR-HPV阳性组霉菌、加德纳菌、乳杆菌、过氧化氢酶、清洁度、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异常率高于HPV阴性组(P<0.05),两组滴虫、pH值、白细胞酯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霉菌、加德纳菌、过氧化氢酶与HR-HPV感染独立相关(P<0.05)。结论 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对预防及治疗HPV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杨颖 《右江医学》2021,(12):952-956
宫颈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生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全球女性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2].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和宫颈癌的进展密切相关[3],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中,菌群间的密集性、多样性及各菌群占比等维持动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内常见微生物感染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10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进行HPV分型检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常见微生物检测,分析阴道常见微生物感染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感染阴道微生物,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单纯和混合感染36例,支原体单纯和混合感染21例,沙眼衣原体(CT)单纯和混合感染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单纯和混合感染10例,滴虫性阴道炎(TV)单纯和混合感染2例。VVC、支原体感染和HP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衣原体感染与HP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常见微生物感染会增加HPV感染风险,VVC、支原体感染与HPV感染之间有显著联系;CT、BV、TV与HPV感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84例宫颈癌、262例宫颈良性病变和3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宫颈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查,比较三组被检者感染率.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从高到低为:宫颈癌患者(89.29%)、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3.28%)和健康对照组(0.67%),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宫颈癌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绝经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SIL)与阴道微生态变化的相关性,进而为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阻断绝经后HPV感染的SIL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女性相关情况,HPV阳性伴或不伴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为SIL的122例患者作为病变组,无SIL的129例患者作为正常组。比较2组阴道微生态的检查结果。结果 病变组和正常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检出率分别为32.79%和12.40%(P<0.00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分别为14.75%和10.85%(P>0.050);阴道清洁度III~IV度分别为68.03%和46.51%(P<0.050);乳酸杆菌少分别为13.93%和20.16%(P>0.050); WBC计数>10个/高倍镜下(highest possible frequency, HPF)分别为62.30%和40.31%(P<0.001);过氧化氢(H2O2)缺乏分别为15.57%和22.48%(P>0.050);白细胞酯酶阳性分别为36.07%和17.83%(P<0.050);唾液酸苷酶阳性分别为19.67%和6.20%(P<0.050)。结论 BV、阴道清洁度差、WBC多、白细胞酯酶及唾液酸苷酶阳性可能与绝经后HPV感染的SI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女性下生殖道最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公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导致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于防治宫颈癌前病变及预防宫颈癌,探究HR-HPV持续感染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HR-HPV的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如阴道微生物、阴道局部免疫系统等具有相关性。文章探讨阴道微生态环境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旨在寻找防治HR-HPV持续感染的新思路,为进一步探索宫颈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被公认为是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贯穿于整个病程,其中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是最常见的,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针对HPV感染进行有效治疗是当下许多学者都在关注的一大热点.有研究显示,HPV的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阴道微生态的平衡状态相关,包括阴道微生物群结构、阴...  相似文献   

20.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英文名源自乳头瘤病毒(papillomavirus)、多瘤病毒(polyomavirus)和猴空泡病毒(simian vacuolating virus)3,该病毒科包括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es)和多瘤病毒属(Polyomaviruses)2个属,均为致瘤DNA病毒。乳头瘤病毒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动物乳头状瘤病毒,已从多种动物及人类细胞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