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测定GD病人131I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膜表面CD30、CD195的表达,探讨GD病人Th1/Th2平衡机制变化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GD病人和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D病人131 I治疗前及治疗后6mo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膜表面CD195、CD30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结果:(1)GD病人治疗前CD19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30高于健康对照组,CD195/CD30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2)GD病人131I治疗后6mo 34例甲亢缓解。治疗后缓解组CD195上升,CD30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5/CD30上升,较治疗前变化显著(P〈0.01)。结论:(1)GD的发病机理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膜中Th 1/Th 2平衡变化机制有关。(2)GD病人131I治疗缓解组Th细胞膜表面CD195、CD30及其比值的变化有助于更好的研究GD的发生机制及对疾病短期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病人外周血CD 4+ CD 25+ CD 127调节T 细胞( T
regulatory cells,Treg) 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观察32 例ITP 病人及20 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
测外周血CD 4+CD 25+CD 127Treg 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ITP 病人治疗前CD 4+ CD 25+ CD 127 Treg 细胞表
达水平明显降低( 2. 90±1. 00) ,与治疗恢复期( 7. 36±1. 46) 及正常对照组( 4. 52±0. 94)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P<0. 05) 。治疗恢复期病人CD 4+CD 25+CD 127-Treg 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5) 。结论:
ITP 病人外周血CD 4+CD 25+CD 127Treg 细胞表达水平下降,激素的有效治疗能提高病人机体内CD 4+CD 25+
CD 127Treg 细胞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调节性T 细胞( Regulatory cell,Trey)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
义。方法: 自2015-04~ 2016-04 连续性纳入于我院就诊胃癌病人68 例为研究组,同期纳入我院体检中心70 例
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s 及TGF-β1 表达水平; 分析胃癌肿瘤组
织CD4+、CD25+、Foxp3 Tregs 表达水平与血清CD4+、CD25+、Foxp3 Tregs 及TGF-β1 表达水平之间相关性; 以及
肿瘤组织CD4+、CD25+、Foxp3 Tregs 与胃癌病人病情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s 比例( t = 16.254,P = 0.000) 及TGF-β1( t = 5.841,P = 0.000) 表达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胃癌病
人肿瘤组织CD4+、CD25+、Foxp3 Tregs 表达水平与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s( r = 0.793,P= 0.000) 及TGF
-β1( r = 0.690,P= 0.000) 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胃癌病人血清及肿瘤微环境CD4+、CD25+、Foxp3 Tregs 表达
水平与病人TNM 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性相关( P<0.05) 。结论: 肿瘤组织CD4+、CD25+、Foxp3
Tregs 表达水平与胃癌病人疾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 病人采用放射性碘( 131 I) 治疗,从而
评价131 I 治疗DTC 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7 ~ 2013a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DTC 病人50 例,
男性19 例,女性31 例,年龄24 ~ 77 岁,平均51. 28±15. 43 岁。其中,PTC 28 例,FTC 22 例。术后单纯发现颈部
转移23 例,肺转移3 例,骨转移2 例。结果: PTC 组痊愈率75. 0%,好转率14. 3%,无效率7. 1%,死亡率3. 6%;
FTC 组痊愈率59. 1%,好转率27. 3%,无效率9. 1%,死亡率4. 5%。经统计学分析,χ2 = 23. 93,P<0. 001,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单纯发现颈部转移23 例,肺转移3 例,骨转移2 例,经统计学分析,χ2 = 18. 36,P<0. 001,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31 I 治疗DTC 有较好的疗效,且PTC 组治疗痊愈率高于FTC 组,131 I 治疗疗效与转移灶
部位有关,颈部转移灶治疗效果好于肺转移及骨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89 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8 例诊断为骨转移瘤的病人行89 SrCl2
治疗,嘱病人注射后第1 wk 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第2mo、第3mo 各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第3mo 复查骨
扫描随访,对治疗后病人疼痛缓解、骨扫描病灶变化及血液学、肝肾功能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68 例骨转移癌病
人中56 例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缓解率为82. 4%。其中完全解除疼痛10 例,占14. 7%; 显效22 例,
占32. 3%; 好转24 例,占35. 3%; 无效12 例,占17. 6%。结论: 利用放射性核素89 SrCl2
治疗骨转移癌是一种新的、重要的、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手段,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 化疗效果及
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01~ 2016-01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HL
病人108 例,化疗中期( 3~ 4 个疗程后) 行18F-FDG PET/CT 显像,并随访6 ~ 60mo,分析PET 和同机CT 的结果,
对病灶行临床综合评估,应用无进展生存(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 期及总体生存( Overall survival,OS) 期作
为随访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病人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方法。结果: 中期疗效
评价中,与临床综合评估结果比较,阳性58 例,阴性50 例。18F-FDG PET 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8%
( 48 /58) 、78.0%( 39 /50) 及80.6%( 87 /108) ,而CT 检查分别为53.4%( 31 /58) 、64%( 32 /50) 及58.3%( 63 /108) ,18
F-FDG PET 对NHL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T 阳性
者及阴性者的中位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期分别35mo 和45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1.71,P= 0.00) 。
结论: 18F-FDG PET/CT 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
更适合病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101 例行气管插管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静脉全麻)
51 例和观察组(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50 例。比较两组病人插管后和术后MAP、SPO2
和HR的变化,统计发热、咯痰、肺部啰音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比较免疫学指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4+ /CD8+和Th1 /Th2) 的变化。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的MAP、HR和SpO2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明显( P>0. 05) ; 观察组出现发热( 6. 0%) 、咳痰
( 6. 0%) 、肺部啰音( 4. 0%) 和肺部感染( 4. 0%) 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9. 6%,15. 7%,11. 7%,19. 6%) ,其
中发热( 19. 6%vs 6. 0%) 和肺部感染( 19. 6%vs 4. 0%) 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两组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P<0. 05) ,淋巴细胞数、CD4+ /CD8+ 和Th1 /Th2 均明显减少( P<0. 05) ,且
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数( 1. 1±0. 1 vs 1. 3±0. 2) 和Th1 /Th2( 2. 1±0. 1 vs 2. 7±0.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 。
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免疫抑制较轻,可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8+CD39+T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NSCLC患者为NSCLC组,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CD8+CD39+T细胞水平,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CD8+CD39+T细胞水平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外周血CD8+CD39+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直径>3 cm、低分化、TNMⅢ期的NSCLC患者外周血CD8+CD39+T细胞水平高于肿瘤直径≤3 cm、中高分化、TNMⅠ~Ⅱ期的患者(P<0.05)。CD8+CD39+T细胞高水平组术后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期均低于低水平组(P<0.05)。TNM分期、外周血CD8+CD39+T细胞水平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D8+CD39+T细胞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呈高水平,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郑小娟  段亚男  温鸿雁  李小峰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91-95,145, 145
目的 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量及CD4+T细胞亚群绝对数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137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人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并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DAS28评分等;比较早期RA患者(病程≤2年)与非早期RA患者(病程>2年)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评估不同病程RA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初治(初发患者)、复治患者(使用DMARDs≥6个月)与健康人CD4+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评估治疗与未治疗对RA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按DSA28评分分层,比较不同疾病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Th17、Treg细胞绝对计数及Th17/Treg比值的不同。结果 RA患者Th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NK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h1、 Th2、 Treg、 Th1/Th2、 Th17/Tre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早期RA患者总T、Th17细胞明显低于早期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复治组与健康对照组CD4+T细胞亚群比较,Th1、Th2、Th1/Th2、Th17/Tre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不同疾病活动分层中,Treg细胞绝对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h17细胞绝对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3.2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6 例复发的B 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治疗,观察CD19 CAR T 细胞
治疗对B 淋巴细胞来源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监测病人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细胞
因子水平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进行诊断及治疗,通过骨髓形态、流式细胞术、增强核磁或PET-CT 对白血病
及淋巴瘤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3 例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治疗后28d 均获得完全缓解,但2 例在2 ~
6mo 后复发,3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均未获得部分或完全缓解。结论: CD19 CAR T 细胞可以短期内有效缓解
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疗效不确定,该细胞技术需进一步改进,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ET-CT 对125 I 粒子植入术后胰腺癌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胰腺癌病人21 例,初诊时
经PET-CT 检查确定为显像阳性病灶。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后2mo 行PET-CT 结合CA 199 检测评价胰腺癌治
疗后病灶残留状况,之后每mo 进行常规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等进行随访,随访到5mo 的结果作为肿瘤
恢复或复发的标准。结果: 125 I 粒子植入术后2mo,CA 199 检测: 49.3±16.7KU/L,与术前311.8±126.4KU/L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PET-CT 示: 原21 例阳性病灶,13 例无残留,8 例有边缘扩大,其中5 例进行粒子补种;
随访5mo,证实125 I 粒子植入准确,恢复13 例( 包括术后2mo PET-CT 示: 无残留12 例,残留: 1 例) ; 复发8 例( 包
括术后2mo PET-CT 示: 无残留1 例,残留: 7 例) 。PET-CT 在125 I 粒子植入后早期判断其是否复发灵敏度:
87.5%,特异度: 92.3%。恢复的13 例CA 199 均降至正常范围; 2 月时有残留病灶的8 例,其中5 例因进行了粒
子补种,故5mo 时该值无明显变化。两组CA 199 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18 F-FDG PET/CT
对显像阳性的胰腺癌125 I 粒子植入术后坏死灶、残留灶的区分有较高的辨别能力,能够较早、较好地评价疗效,及
早明确复发并及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 osteopontin,OPN) 与CD44 v6 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乳头
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 检测癌组织和相癌旁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骨桥
蛋白与CD44 v6 的表达。结果: ( 1) OPN 与CD44 v6 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结节性甲状
腺肿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 ( 2) OPN 和CD44 v6 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无关,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OPN 和CD44 v6 的表达与微钙化、淋巴结转移、临床TNM 分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
意义( P<0.05) ; ( 3) OPN 和CD44 v6 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 P<0.01,r = 0.559) 。结论: ( 1) OPN
和CD44 v6 可能参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 ( 2) OPN 和CD44 v6 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及局部浸润有
关; ( 3) 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OPN 和CD44 v6 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OPN 和CD44 v6 共同参与了乳头
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 病人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对心率变异性( HRV) 的影
响。方法: 52 例AMI 病人以行择期PCI 分为对照组( 药物保守治疗) 和PCI 组( 成功行择期PCI) ,对比PCI 前、
术后1mo 及术后6mo HRV 相关指标。结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施行择期PCI 病人术后1mo、6mo HRV 改
善明显( P<0. 05) 。PCI 术后1mo 与6mo 相比HRV 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择期PCI 可以改
善AMI 病人的HRV,有助于恢复心脏自主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变化。94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SLE组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和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积差分析显示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与SLEDAI评分和24 h尿蛋白定量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以8.04%为临界值,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判断SLE活动性的灵敏度为57.78%,特异度为78.57%,AUC为0.677。 实验表明SLE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细胞表达明显减少,观察其表达水平变化可为判断病情活动度和肾功能损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木香挥发油六个化学组分在其β-CD 包合物中的转移率。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利
用正交L9( 3) 4 对木香挥发油进行β-CD 包合。用HPLC 法测定木香挥发油及其包合物中六个化学成分的含
量。结果: 木香挥发油六个组分在不同包合条件下转移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木香挥发油原化学组分比例在
β-CD 包合物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腱糖蛋白C(TN-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RA患者(n=130)和健康对照者(n=40)进行血清TN-C检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计数及百分比,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清TN-C水平,分析其与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TN-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敏感度为63.10%,特异性为95.00%,95%CI为0.79~0.91。与对照组、TN-C正常组比较,TN-C升高组Treg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降低,Th17/Treg比值升高(P<0.01)。RA患者血清TN-C水平与Treg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呈负相关 (r=-0.368、-0.237,P<0.01),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229,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TN-C高表达,外周血Th17/Treg失衡,TN-C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平衡参与 RA 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杨迪  孙娟  郑雪嫚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10):138-14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8+在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albuminuria,AU)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 年3 月~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95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分为非AU组(n=329)和AU组(n=266),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NC组,n=154),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探讨CD4+/CD8+与2型糖尿病合并AU的关系。结果 与NC组、非AU组比较,AU组的CD4+/CD8+显著降低(P<0.05)。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UACR与CD4+/CD8+呈显著负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D4+/CD8+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AU的危险因素(OR=0.519,95% CI:0.359~0.750,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AU患者外周血CD4+/CD8+降低可能在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某地区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与抗病毒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3年2月~2016年1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治的HIV/AIDS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笔者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都给予HAART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对照组在入院时都进行CD4+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表达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的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的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25+的细胞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浆IL-10和TGF-β1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的细胞比例都明显上升(P<0.05),而血浆IL-10和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5)。在观察组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的细胞比例与IL-10、TGF-β1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HIV/AIDS患者只有较低的免疫功能,具有较低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较高的IL-10和TGF-β1水平,HAART治疗能改善免疫功能,为此通过CD4+T淋巴细胞就能判断HIV/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 病人不同发展阶段血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β2-MG) 及血沉(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水平,以探讨这些因子
在MM 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MM 病人30 例,正常对照组20 例,测定其血Hcy、β2-MG
及ESR 水平对结果比较分析,并对MM 病人进行治疗前、后不同阶段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 1) AL 组初诊
时血Hcy、β2 -MG 及ESR 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P<0. 05 及P<0. 01) ; ( 2) 初诊
时MM 病人血浆Hcy、β2 -MG 及ESR 水平在不同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及P<0. 01) ; ( 3) 经过4
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包括完全缓解( CR) 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VGPR) ]时,血Hcy、β2 -MG 及ESR
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5) ; ( 4) 经过4 个疗程的治疗后,未达到缓解[包括部分缓
解( PR) 、疾病稳定( SD) 、病情进展( PD) 和完全缓解后复发]时,上述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 5) 相关性分析显示,MM 病人组血Hcy 水平与β2-MG 及ESR 均为正相关[( r = 0. 71,P<0. 01) 和( r
= 0. 45,P<0. 05) ]。结论: 动态监测MM 病人血Hcy、β2 -MG 及ESR 水平,可作为MM 病情进展、疗效过程及预
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王跃飞  陈葆国  章鸯  郑瑞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06-109,131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情况。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DNA。同时用ELISA方法分析血清IL-10、TGF-β分泌水平。以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 IM急性期组与对照组比较CD3+ CD4+ T细胞明显降低(t=19.99,P<0.01),CD3+ CD8+ T细胞明显增高(t=17.47,P<0.01),CD4/CD8比值降低(t=16.79,P<0.01)。IM恢复期组与急性期组比较,CD3+ CD4+ T细胞明显增高(t=21.54,P<0.01),CD3+ CD8+ T细胞明显降低(t=17.47,P<0.01),CD4/CD8比值增高(t=16.68,P<0.01)。IM急性期组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水平13.4%±1.8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P<0.01)。IM急性期组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水平与EBV-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52,P<0.01)。经治疗后IM恢复期组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水平18.3%±2.11%与IM急性期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P<0.01)。IM急性期组血清IL-1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P<0.01)。治疗后IM恢复期组IL-10较IM急性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P<0.01)。结论 IM急性期存在明显免疫失衡,即CD3+ CD8+ T细胞增多,CD4/CD8比值降低,可能与Breg细胞表达减低导致的免疫抑制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