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栀子苷(GE)对高糖诱导过程中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表型转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原代CF,给予高糖刺激(葡萄糖浓度为33.3 mmol/L)和GE干预,24 h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CF细胞内Ⅰ型胶原(ColⅠ)、Col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活性及丙二醛(MDA)的产量;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乙酰化的Smad3(ac-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给予SIRT1抑制剂EX-527后,采用免疫荧光共染SIRT1及α-SMA。再次检测氧化应激及ac-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的GE处理高糖刺激后的大鼠CF 24 h后,ColⅠ、Ⅲ及CTGF mRNA表达有所降低,且随GE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1~100μmol/L之间呈现浓度依赖性。GE可明显降低高糖诱导过程中NADPH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增强SOD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诱导下,TGF-β、ac-Smad3及α-SMA水平明显升高,而GE能明显抑制这3种蛋白的升高。同时,GE明显逆转了高糖条件下SIRT1的下调。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应用SIRT1抑制剂EX-527后,GE对高糖条件下α-SMA及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GE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CF表型转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SIRT1介导的TGF-β/ac-Smad3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缺氧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HLF)表型转化及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在缺氧条件下培养HLF-1细胞株,将细胞分为AngⅡ组、AngⅡ+替米沙坦(TST)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LF-1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LF-1细胞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ngⅡ组HLF-1细胞α-SMA和Col-Ⅰ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AngⅡ+TST组α-SMA和Col-Ⅰ蛋白的表达水平较AngⅡ组明显下降。结论: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信号通路可诱导缺氧性HLF表型转化以及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表型转化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TGF-β1-TAK1-p38MAP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用10-6 mol/L的AngⅡ诱导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加入20 kU/L的EPO进行预干预,同时加或不加15 μmol/L的SB203580进行处理,以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作为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内SM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信号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性激酶1(TAK1)、p38MAPK以及磷酸化的TAK1(p-TAK1)和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20 kU/L的EPO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CF细胞表型转化,减少CF细胞内α-SMA蛋白的沉积,降低CF表型转化相关信号分子TGF-β1、p-TAK1、TAK1、p-p38MAPK和p38MAPK的活化或表达,且加入SB203580后该作用增强.结论 EPO可抑制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减轻心肌纤维化,并可降低相关信号分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初步考虑EPO抑制心肌纤维化,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是通过TGF-β1-TAK1-p38MAPK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胶原分泌及表型转化的影响,同时探讨PI3K/Akt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及培养大鼠CFs,将CFs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培养时不加药物);PDGF组(10μg/L PDGF);苦参碱小剂量组(10μg/L PDGF+0.25mmol/L苦参碱);苦参碱中剂量组(10μg/LPDGF+0.5mmol/L苦参碱);苦参碱大剂量组(10μg/L PDGF+1.0mmol/L苦参碱)。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胶原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平滑肌激动蛋白-α(α-SMA)、PI3K和Ak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p-Akt及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48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DGF组上清液胶原含量明显增加(P0.05);α-SMA、PI3K、Akt mRNA及α-SMA、p-Akt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PDGF组比较,苦参碱小、中和大剂量组CFs上清液胶原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α-SMA、PI3K、Akt mRNA及α-SMA、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减少胶原分泌、抑制表型转化,从而发挥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是否参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组织切块法培养胸主动脉AF,将未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AF分别作为空白组、对照1和2组,用2.5、5.0、10.0和15.0ng/ml TGF-β1诱导AF依次为A、B、C和D组;分别用50μmol/L的EMD638683和SB203580预处理细胞为抑制剂1和2组;用5ng/ml TGF-β1刺激细胞分别为刺激1和2组。Western blot检测SGK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B和C组SGK1表达显著增加(P0.05),B组SGK1表达量最高;B、C和D组α-SMA表达显著增加(P0.05),C组α-SMA表达量最高(P0.05)。与对照1组比较,刺激1组细胞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刺激1组比较,抑制剂1组细胞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2组比较,刺激2组细胞SGK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刺激2组比较,抑制剂2组细胞SGK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SGK1通过p38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TGF-β1诱导的血管AF表型转化,参与血管的病理性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瘦素对乙醛诱导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α-SMA和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旨在从体外探讨瘦素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消化的方法获得并原代及传代培养HSC,分乙醛(200μmol/L)处理组,瘦素(100nmol/L)处理组及联合处理组(乙醛200μmol/L加瘦素100nmol/L)。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Ⅰ型胶原及α-SMA(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MA表达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GF-β1及Ⅰ型胶原含量。结果:①乙醛处理组中TGF-β1和Ⅰ型胶原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α-SM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瘦素处理组TGF-β1、Ⅰ型胶原及α-SM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联合处理组TGF-β1、Ⅰ型胶原及α-SM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TGF-β1、Ⅰ型胶原表达量与乙醛处理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乙醛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瘦素能协同上调α-SMA的表达;但对TGF-β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无影响,Ⅰ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可能是依赖于不同的调控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作用下,细胞三维共培养体系中巨噬细胞对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表型转化的影响。为观察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高血压导致心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及乳鼠CFs,建立巨噬细胞和CFs多肽纳米凝胶三维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CFs组,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组,CFs+AngⅡ处理组,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AngⅡ处理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培养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及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三维培养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及促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在无AngⅡ作用下,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组与单独培养的CFs组比较,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CollagenⅠ、TGF-β和CTGF mRNA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组经AngⅡ处理后,可明显诱导α-SMA mRNA和蛋白高表达,并且上调CollagenⅠ、TGF-β和CTGF mRNA的水平。结论:在AngⅡ作用下,三维培养体系中巨噬细胞可促进CFs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提示巨噬细胞在AngⅡ导致心脏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和I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TGFβ1和I型胶原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S)。结果各模型组肝组织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表达和纤维化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肝组织α-SMA和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和纤维化评分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及肝纤维化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57小鼠肝组织TGFβ1的产生,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从而降低I型胶原增生,达到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多糖(DNP)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扶正化瘀组(0.415 g/kg),DNP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采用50%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观察红花对结扎单侧输尿管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结扎单侧输尿管方式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分别给以红花4.0 g*kg-1*d-1、缬沙坦10 mg*kg-1*d-1经口灌服,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脏α-SMA动蛋白和Ⅲ型胶原的阳性面积及积分光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红花及缬沙坦可显著性抑制其表达.结论 红花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拮抗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