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续四年ICU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对我院 ICU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院内感染的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74 1株病原菌加以整理分析 ,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 s)标准进行药敏试验 ,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真菌 ,分别占 6 2 % ,2 9% ,9% ,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 5 5 1株 (74 .4 % ) ,泌尿道感染 5 0株 (6 .7% ) ,引起败血症35株 (4.7% ) ,来自各种体液 (胸、腹水、胆汁 ) 5 2株 (7.0 % ) ,来自各种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 2 5株 (3.4 % ) ,静脉导管13株 (1.8% ) ,其他 15株 (2 .0 % )。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135株 (18.2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38株 (5 .1% )、不动杆菌属 37株 (4.9% )及其他非发酵菌 5 7株 (7.7% ) ,其次大肠埃希菌 91株 (12 .3% )、肺炎克雷伯菌 5 3株 (7.2 % )、肠杆菌属 33株 (4.5 % )、其他肠杆菌科 17株 (2 .3%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 4 1.0 % ,呈多重耐药 ,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的耐药率达 6 0 .0 %、73.3%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发生率分别是 4 1.0 %、4 5 .0 % ,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ICU 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院内感染的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741株病原菌加以整理分析,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62 %,29 %,9 %,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551株(74.4 %),泌尿道感染50株(6.7 %),引起败血症35株(4.7 %),来自各种体液(胸、腹水、胆汁)52株(7.0 %),来自各种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25株(3.4 %),静脉导管13株(1.8 %),其他15株(2.0 %).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35株(18.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8株(5.1 %)、不动杆菌属37株(4.9 %)及其他非发酵菌57株(7.7 %),其次大肠埃希菌91株(12.3 %)、肺炎克雷伯菌53株(7.2 %)、肠杆菌属33株(4.5 %)、其他肠杆菌科17株(2.3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41.0 %,呈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的耐药率达60.0 %、73.3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分别是41.0 %、45.0 %,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加强细菌的感染监控,及时提供医院内感染菌株流行情况及其耐药率变迁信息,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与非ICU送检标本、药敏实验结果、耐药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采用WHO NET5.3软件及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从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69株.非ICU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715株; (2) ICU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Ab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克雷伯氏菌(Esk)、屎肠球菌(Efm); (3)非ICU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d)、大肠埃希菌(Eco)、肺炎克雷伯氏菌(Kpn); (4) ICU菌株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ICU分离的Aba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大于80%,明显高于非ICU科室.结论 ICU分离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徐萍 《当代医学》2021,(22):176-177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脓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112例老年脓毒症肺部感染患者,收集痰液,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112例ICU老年脓毒症肺部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株(56.32%),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5.
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从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2002年1~6月仁济医院分离菌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8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9株(48.36%),革兰阴性菌426株(51.64%)。检出率较高的革兰阴性菌对氦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金黄色葡萄球在菌种分布中占第一位,其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奈替米星耐药率为0,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的分离率位届第二,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者,但对环阳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为控制细菌的耐药性,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本院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519株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519株,分离率30.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5.1%,位列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最低,耐药率均<2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情况相当严重,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ICU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多种感染菌呈现多重性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消毒隔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全年ICU送检的各种标本的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80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705株(占87.6%),革兰氏阳性球菌100株(占12.4%)。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11株(占26.2%),且多为泛耐药菌株,其次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83株(占22.7%)、铜绿假单胞菌122株(占15.2%)、大肠埃希氏菌90株(占11.2%)、阴沟肠杆菌34株(占4.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0株(占3.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8株(占3.5%),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均敏感。结论 ICU患者感染严重,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现细菌种类多、耐药率高的特点。应加强ICU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在医院传播及流行。  相似文献   

8.
9.
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多,其所引起的各种医院感染已成为治疗的一个难题。及时了解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掌握其耐药性对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近2年来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全院重症病人的集中区,多数病人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其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1],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加剧了ICU病房病原菌耐药率高,治疗困难等特点。我们回顾了2010年我院ICU病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现状,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ICU2009年1~12月住院病人医院内121例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有26例发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5%,其中以肺部感染率最高,为65%,且多重反复感染,共检出134株菌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共81株(占60.5%),铜绿假单胞菌(25.9%)、大肠埃希氏菌(22.2%)、鲍曼不动杆菌(16.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5%).G+菌38株(占28.4%),粪肠球菌(28.9%)、金黄色葡萄球菌(8%).检出真菌15株,感染比例为11.2%,白色念珠菌(73.3%).结论:在神经外科ICU院内感染中,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抗菌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降低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从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2002年1~6月仁济医院分离菌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8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9株(48.36%),革兰阴性菌426株(51.64%).检出率较高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金黄色葡萄球在菌种分布中占第一位,其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奈替米星耐药率为0,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的分离率位居第二,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者,但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为控制细菌的耐药性,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院ICU病房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合细菌药敏试验,了解ICU院内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近3年来(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ICU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院内感染的病人148例,行呼吸道抽吸痰送细菌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0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真菌46株.G-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且显示多重耐药,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30例,见曲霉菌8例.G+球菌检出率较低,为28株.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中,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显示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具有地区性,同众多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细菌耐药性的分析可以观察细菌耐药的特点和变迁,并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时参考。现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内感染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1~12月从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61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6.5%),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9.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居第一位(19.2%)。尚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7.7%;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4.4%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交叉耐药,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已超过50%;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在50%以上;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它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较高。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加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综合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我院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期间我院ICU共有413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8.82%。共分离出致病菌42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91.78%,其中比例较高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3.71%)、铜绿假单胞菌(18.08%)、肺炎克雷伯菌(17.61%)。革兰阳性球菌占4.9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真菌占3.29%。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均超过4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但对头孢他啶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二者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在56%以上。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保持敏感,未检出耐药菌。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均敏感,未发现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占60.0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为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常为多重耐药菌。加强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播散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我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2010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70.6%;真菌占17.3%;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占12.1%;G-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在80%以上.结论 引起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况,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分离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检出院内感染病原菌1 2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8株(70.47%),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236株,26.88%),大肠埃希菌(227株,18.22%),肺炎克雷伯杆菌(159株,18.11%),铜绿假单胞菌(119株,13.55%);革兰阳性菌251株(20.14%),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35株,53.78%),屎肠球菌(50株,19.92%)及粪肠球菌(17株,6.77%);真菌117株(9.39%),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55株,47.01%),热带念珠菌(24株,20.51%),光滑念珠菌(11株,9.40%),克柔念珠菌(7株,5.98%)。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共计641例,占51.44%,其次为血流感染(199例,15.97%),手术切口感染(121例,9.71%),泌尿系感染(113例,9.07%),腹腔感染(99例,7.95%)。下呼吸道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31.3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院内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严重耐药,真菌亦出现耐药现象。结论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严重耐药,临床上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结合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警惕真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室(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选择抗生素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可靠和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综合ICU住院的患者115例,收集其标本209份,其中痰91份,尿液48份,血液38份,中心静脉导管16份,胸、腹水7份,分泌物(褥疮分泌物4份、尿道口分泌物2份)6份,粪便3份。血培养:直接在小牛血清培养瓶中培养。痰涂片:使用手工中国蓝和琼脂培养皿进行培养。所有标本微生物鉴定和药敏检测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自动处理。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均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209份标本中有145份标本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69.4%;居前3位的是:痰、尿液、血。在145份阳性标本不同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共83株,占57.2%;居前2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共40株,占27.6%;居前2位的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2株,占15.2%;居前2位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抗菌药物前3位的分别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拉定,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和头孢拉定、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及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拉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耐抗菌药物前3位的分别是: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和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主要耐氟康唑。结论综合ICU的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年至2003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35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优势.占52.4%,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占9.6%。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增加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最低。没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医师必须依据病原菌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