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置换后随访5~42个月。疗效按照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12例。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5个月~2年,有1例因脑出血死亡,所有患者无假体下沉,行走时较轻微疼痛4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远期效果较好,应为高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女性60例,男性38例,年龄75~94岁,平均83.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56例,Ⅳ型42例。均采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X线片显示转子间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术后96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按Harris评分,优良率85.4%。结论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负重活动早、可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应用人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78例,于术后9个月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 优65例,占83.33%,良9例,占11.54%,可4例,占5.13%,优良率为94.87%.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满意,前外侧人路的疗效优于后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5.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国  穆立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82-2783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问不稳定骨折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负重时间及根据Harris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术后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平均下地负重时间28d,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25例,良18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2.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标准人工骨水泥、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84例.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经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到骨折前生活水平,未出现假体松动、二次骨折、假体下沉及关节疼痛.结论: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转子的有效固定在高龄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大转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作了6~20mon随访。结果术后平均第5天开始负重,平均住院时间14d,40例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大转子骨折复位并固定满意,假体位置均良好。随访6—20个月,无假体松动、下沉及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94分,优34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95%。结论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大转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结果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能扶助步器行走。髋关节屈曲均≥90°,其中屈曲近110°10例,总满意率100。结论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早,患肢功能恢复快,全身并发症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随访8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4例,良4例,可2例;无假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后进行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23例术后5~10d下地功能锻炼。于术后3~10周顺利出院。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0-18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短期活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70岁以上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69例接受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48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PFN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和6个月时,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PFNA组(P0.05),但在12个月时两组差异不显著。两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3例PFNA的螺旋刀头切割,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发生假体松动。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伤前活动功能良好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短期步行活动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张化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139-140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骨水泥固定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髋关节功能。结果 52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X线证实假体位置良好,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病例,未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及褥疮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术后髋关节功能达优19例,良25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达84.6%。无因患髋疼痛或再骨折而丧失功能的病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患髋功能恢复快,可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康复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近十年经治的62例转子间骨折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高龄患者19例,取小切口、双动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固定9例,传统大切口10例。随访1~9年半,平均4年11个月,与同期37例转子间骨折行多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9例中,患髋功能良好,1例于1年后因肺心病死亡,2例假体下沉,有轻中度髋痛。Harris评分:优(90~100)8例,良(80~89)5例,可(70~79)3例,差(〈70)2例。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能更早下床和具有早期康复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组(41例)为PFNA内固定组.随访8~ 38个月(平均19.6个月),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A组44例患者,优3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2%;B组41例患者,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5年,优良率为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周荣  黄坤  秦步平 《江苏医药》2013,39(5):594-595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般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中的注意点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人工假体松动及脱位,无骨水泥毒性反应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脱位、松动,骨水泥界面无透亮区.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2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 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使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42例,DHS内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0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锻炼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DHS内固定组。结论:对于70岁以上不稳定或粉碎性转子间骨折,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伤前髋、膝无明显活动受限可独立行走,有严重老年伴发疾病不宜长期卧床者,可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其中,EvansⅡ型3例,Ⅲ型29例,Ⅳ型22例,Ⅴ型4例。平均随访2年8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和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52例,随访率89.7%。无手术死亡、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无髋关节脱位,平均下地时间8d,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2例,良24例,可4例,差2例。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具有术后恢复快、下地早,可早期负重等优点,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下床时间为术后5~7d,平均6、2d,术后随访19例,髋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无发生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尽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至2012年,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3例,术后根据随访结果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53例随访13~27个月,平均1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6%。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