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中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中医医院作为大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中药的一个窗口,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其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形象与发展.为了让广大群众加深对中医的了解,中医医院必须要重视宣传工作.中医宣传要把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放在首位,围绕打造中医医院品牌、树立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战略,紧紧围绕中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特色治疗方法宣传出去,正确引导患者来中医医院就医.  相似文献   

2.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重视中医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并不断创新科普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医院文化让员工们清楚了努力的方向、激发了工作意愿、增加了团队精神,使医院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在2009年"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广东省大埔县中医医院结合自身实际,以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为切入点,以宣传中医文化为载体,大力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09年12月,医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在推进中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从品牌文化构建的角度制订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建立起了一个中医医院品牌文化的模型.文章介绍了河南省中医医院通过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不仅使医院的中医药特色更加鲜明,而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1月13日召开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视频会议,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用制度和机制保障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各级中医医院要积极探索体现中医医院特点、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他希望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及时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的经验,探索建立中医医院管理、中医药特色优势评价制度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促进中医医院科学发展的诸要素中,特色是根本,管理是关键.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使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了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医医院管理实践为主题,回顾和思考了肇庆市中医医院近4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打造医疗服务品牌,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的5点做法和经验,对国内同类中医医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08,30(2):I0001
1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继续开展了“医院管理年”、“中医特色年”活动,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药特色。与卫生厅医政处联合制定下发了(2007年河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统一部署。落实《中医医院(三级)中医特色评价细则(试行)》,并制发了《河北省中医医院(二级)中医特色评价细则(试行)》。对中医医院实行严格评定,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加强中医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中医医院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组织召开了全省示范中医院现场经验交流会,现场参观了唐山市中医院、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迁安市中医院3所省级示范中医院,总结、交流了近2年来全省中医药系统开展“医院管理年”和“中医特色年”2项活动取得的经验,并就中医院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相似文献   

9.
<正>丽水市中医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坐落于丽水市区美丽的南明湖畔。医院创建于1978年12月,是浙江省建院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全国重点建设中医医院。是一所临床科室齐全、中医特色浓厚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口合作医院,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改革及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医医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我国特色卫生资源,职业化管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论述了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中的诸多困境,并将西方医院的职业化管理经验、我国医院管理模式与中医院特色相结合,对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中药开发研究提供了战略性契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全球医药行业越来越重视大然药物的研究,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先导化合物的来源。从天然药物中开发研究新已成为国际医药产业的热点领域。 入世在即,中药开发与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入世后,我国中药企业将享受贸易的优惠待遇.享受多边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免遭贸易歧视,并可以将国际贸易争端交到世贸组织仲裁机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概念的界定谈中医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应分为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中医的现状是继承不力、发展缓慢,其中自圆其说的理论框架已成为束缚中医发展的瓶颈。中医药要发展,一要打破自圆其说,二要向西医学习,三要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数据集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扩充性及实用性原则,以相关国家标准、国内外相关分类方法作为参考依据,参照中医药领域业务范畴,分析了我国中医药业务机构的工作职责,以中医药信息资源数据集的制作、管理、查找和共享为目的,研制了中医药数据集分类方案,将我国中医药信息资源分为5个一级类目,40个二级类目,143个三级类目,并制定出相应的4级12位编码规则。该分类方案为中医药数据资源的调查与规划,以及数据集的组织、整合、汇交、发布和目录查询,提供了系统、规范、实用的分类和编目办法,为进一步建立中国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数据集分类编码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使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性状与规格、有效成分及疗效、配方及使用以及携带保存等四个方面对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之间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文章最后总结: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会有更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中医工程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后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舌、脉诊仪等为代表的中医诊疗仪器的研发是中医工程学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其广泛应用于中医四诊的数据化与客观化研究,使中医诊断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阶段,从宏观走向微观,并与宏观相结合的阶段;同时应用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评价与预测研究,为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中医工程学促进了中医现代化诊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为诊断智能系统和中医客观化诊察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中医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扩充性及实用性原则,以相关国家标准、国内外相关分类方法作为参考依据,参照中医药领域业务范畴,分析了我国中医药业务机构的工作职责,以中医药信息资源数据集的制作、管理、查找和共享为目的,研制了中医药数据集分类方案,将我国中医药信息资源分为5个一级类目,40个二级类目,143个三级类目,并制定出相应的4级12位编码规则。该分类方案为中医药数据资源的调查与规划,以及数据集的组织、整合、汇交、发布和目录查询,提供了系统、规范、实用的分类和编目办法,为进一步建立中国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数据集分类编码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中医理念、中医知识、中医诊疗措施的接受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为一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抽样方法为方便抽样。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结果:中医知识部分中医基本概念得分最高,而得分最低为中医诊断基本概念。中医知识应答的平均正确率为67%。护理人员对中医持积极态度。中医态度、中医知识、中医行为之间有正相关。结论:应注重对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培训,从而强化中医情感和中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中医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间的前移日益丰富发展,体现了中医的动态延展性;中医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兼容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内核,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动态涵盖性;同时,中医体系自身又浑然一体,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中医从对疾病的认识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都具有动态的特征,体现了中医与中医文化的动态包容性。中医的概念溯源、文化内容与体系特点均可证明中医文化具有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越来越被世界许多国家接受,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医的翻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把中医的理论和思想完整准确地传播到国外,是中医药大学英语教育中有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医翻译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在英语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总结中医创新的原则和方法,本文较全面地梳理了中医发热理论的发展历史,包括《黄帝内经》中的“热病”,《难经》中的“广义伤寒有五”,《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伤寒”,刘完素的“火热论”,李东垣的“阴火论”,朱丹溪的“相火论”,温病学派的“广义温病”理论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以传承为基础、以指导临床实践为导向的中医创新原则。中医理论创新的内容主要涉及疾病分类、病因突破、病机发明、传变规律归纳、治法制定、方药创立等方面。中医创新的思维方法注重发散性的发明创造与收敛性的总结归纳的对立统一、学界哲理风气医家品性风格与中医理论的互根互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