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人员及各有关专家: 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水平,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密切衔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次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年会”定于2009年8月在山西太原市举行。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学术创新与学术推广是扩大学科影响力,体现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方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肝胆病学科是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经过5年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中医肝胆病学学科建设中对学术发展创新和扩大学术影响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医治则学科建设 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对保护健康、祛除疾病、恢复健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是预防、治疗、养生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上承诊断、下选方药,是联结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桥梁,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种种原因,中医治则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独立的中医治则学科尚未形成。与中医基础理论其他内容相比,治则学尚处于从属地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中医治则学为突破口,通过学科建设,以补充、完善基础理论,进而促进中医药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4.
中医心病学科作为内科临床三级学科,科学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有助于准确理解学科建设的内容和科学把握学科建设方向,将极大的促进中医心病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界定本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分化为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的若干三级学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对于深化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此,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曾于2004年1月举行专家研讨会,今结合讨论情况发表个人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发展的方法学。方法通过对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风湿病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成长经历,来阐述当今中医风湿病学科的发展之路。结果本院风湿病学科能跻身为国内一流中医风湿病重点学科,得源于学科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学科合作研究、学术创新及人才团队建设。结论学术创新、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团队是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进步.学科建设是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切入点,为中医药学术进步创造了条件.而明确学科的内涵、外延,提出本学科学术特点和进一步学科分化的意见,则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中医药大学内分泌学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经过数年的建设,对学科内涵、外延等问题,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在此,谨予简单介绍,愿教正高明.  相似文献   

8.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学术发展的根本性理论 ,它关系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及其发展方向。因此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就必然关系到中医药学术的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 ,由于中医学术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某些缺陷 ,使得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 ,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1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与内容1.1 范畴无论是自然科学 ,还是社会科学 ,基础理论均指一门科学或一个学科的根本原理、法则 ,以及系统的理性认识 ,包括学说和主张。具体而言 ,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包括…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大会围绕"藏象及其证候关键科学问题"主题,安排了特邀专题报告、大会报告及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旨在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的芙键科学问越进行研讨,交流经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队伍,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康复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康复学科建设应厘清中医康复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在内涵建设方面应明确学科内涵定义,从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科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在精准理解学科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科建设外延,合理的人才梯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扩大中医康复学科的学术外延,发展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学科宣传示范基地,能在巩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学科在业内和社会上的外在影响力,是学科外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科内涵和外延建设对中医康复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的学科建设重点在于学科的组织建设。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立足于建设学科系统一体化目标,以古籍文献为学术基础,致力于探索建设一个基于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在学术内涵建设的名医经验研究中提升青年教师学术能力,注重科研成果面向教学、临床的转化,提升学术产出能力,形成了新的学科传统。在学术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可喜成绩,提升了学科建设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现实背景、基本要素与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学科定位与问题的对策作了深刻的剖析;特别指出要促进自身理论的产生,以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作为价值取向.在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方略等方面,提出学科建设要涵盖学科发展总趋势、特征、范式和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医药》2006,26(2):F000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1997年确定的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共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教辅人员1人。以张登本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队伍。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科是科学的分支 ,学科建设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基础。学科门类有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 ,门类再分级如中医学、中药学均是医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 ,而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是中医学的二级学科。各级学科均有相关学科与前沿学科。进入 2 1世纪的学科建设 ,已呈现出大学科、广兼融的发展趋势 ,突出了前沿学科的辐射作用并逐步形成多学科的渗透交融 ,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综合与分析的结合 ,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的结合 ,推动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进步 ,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本文拟就中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 ,提出笔者粗浅…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建设高水平中医药院校、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为出发点,结合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现状,提出加强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河南中医学院实际,从改革建制、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本体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设计、制定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并予以实践,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提高其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振兴中医基石学科。  相似文献   

16.
中医基础理论数据库的学术建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文献资料数据库是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术性很强的科研内容.它的研制与建立,既要适应信息技术的要求,又要符合中医学术固有的科学内涵及其表述特点.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上,我们拟分阶段建成中医古籍原著数据库、主题词检索数据库与专题文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的研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入21世纪的学科建设,已呈现出大学科、广兼融的发展趋势,文章从5个方面对中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中医学科属性的认识;学科优势的凸显与时代赋予的使命,创新是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目标的定位与实施;加强学科建设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指出高等院、科研院所、医疗中心要求得稳步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学科建设、发展目标、研究方向、人才梯队为其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 ,内容包括内经、证候、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医诊断、方法学等多个三级学科。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 ,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 ,边缘学科的兴起 ,要求重新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应该从大学科概念出发 ,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大学科应该是几个相关学科的重叠、交叉 ,其目的是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产生本学科中新的理论和技术。树立大学科观念 ,有利于通过知识交叉、学科交叉产生新的知识 ;有利于使具有不同知识的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有利于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证中医整脊学科建设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对学科概念、源流的探讨和学科对医、教、研乃至中医事业发展意义的论述,论证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从教材建设、教学情况、学术研究、就业现状和学科成熟程度分析了学科建设的可行性。结果整脊学科建设对中医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结论整脊学科建设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和可行,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中医产科学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间特殊生理、病理和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医产科学的历史渊源、明确中医产科学的定义和学科特点、详细论述中医产科的发展方向。当下中医产科学独立分科势在必行,笔者特此探讨中医产科的重要性,以期为促进中医产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中医产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