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娅  邵艳群  周凤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34-2235
【目的】探讨赛肤润在防治七叶皂甙钠针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使用七叶皂甙钠针静脉输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赛肤润组,对照组在患者输注药物出现红肿、疼痛后于患处予以50%硫酸镁热敷或涂抹达氢锌糊,赛肤润组于患处喷洒赛肤润,观察两种方法的显效时间、愈合时间、平均更换穿刺部位次数及条索状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赛肤润组的显效时间与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更换穿刺部位次数明显减少(P〈0.05),赛肤润组条索状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赛肤润能有效治疗七叶皂甙钠针静脉输注所致的红肿、疼痛,明显减少条索状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冲式冲管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创伤后致局部肿胀并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83例,按单双床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40~60滴/min,疗程7~10 d,并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室温控制在(22±2)℃。观察组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对照组采用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脉冲式冲管可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程序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48例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应用七叶皂苷钠7 d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2%,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患者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敷膜联合输液加温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2018年10月—2019年5月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使用硫酸镁湿敷膜外敷联合输液加温器加温。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针长时间留置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湿敷膜外敷联合输液加温器能有效预防留置针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且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程序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48例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应用七叶皂苷钠7d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2%,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患者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病人健侧上肢静脉穿刺,实验组通过头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连续治疗7 d后判断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赛肤润局部喷涂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甘油果糖静脉输注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病人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油果糖前局部喷涂赛肤润,对照组按照常规留置针输液法进行输液.观察两组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6%,40%;留置时间分别为4.01d±0.89d、3.12d±1.5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肤润对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宋小珍  杨蓉  黄雪花 《护理研究》2010,24(7):1829-1829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病人健侧上肢静脉穿刺,实验组通过头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连续治疗7d后判断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刘荣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08-2909
目的 观察芪柏塌渍外敷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静脉输液七叶皂苷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患者静脉输入七叶皂苷时沿静脉走向距离穿刺点5 cm处外敷芪柏塌渍,至静脉输液结束后1h,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静脉输液七叶皂苷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效.结论 采用芪柏塌溃外敷静脉穿刺以上部位(沿静脉走向),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是预防静脉输液七叶皂苷所致静脉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小珊  陈劲 《全科护理》2011,(2):107-108
[目的]探讨赛肤润局部喷涂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甘油果糖静脉输注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病人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油果糖前局部喷涂赛肤润,对照组按照常规留置针输液法进行输液。观察两组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6%,40%;留置时间分别为4.01 d±0.89 d、3.12d±1.52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肤润对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商品名:欧莱)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液渗漏患者总数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涂50%硫酸镁)2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在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靳立巾  张杰 《护理研究》2015,(7):802-804
[目的]探讨百克瑞杀菌纱布湿敷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的效果。[方法]将输注七叶皂苷钠的1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开始输入七叶皂苷钠时用4层7.5cm×7.5cm无菌纱布浸透50%硫酸镁溶液湿敷,用保鲜膜包裹后胶布固定,输液完毕1h后取下;观察组在开始输入七叶皂苷钠时用百克瑞杀菌纱布一块(规格为4层,7.5cm×7.5cm),用透明敷贴覆盖固定,输液完毕1h后取下。两组均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5cm处湿敷,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疼痛的发生时间及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疼痛时间晚、疼痛程度低。[结论]百克瑞杀菌纱布湿敷能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注时所致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溶液pH值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观察改变溶液的pH值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接受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共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配液时加入5%碳酸氢钠1ml,将溶液pH值调整至7.4左右;对照组无干预,pH值约4.6。两组患者均接受每日1次该药物静脉输液治疗,连续治疗7d。判断并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6%,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七叶皂苷钠输液用溶液pH值调整至7.4左右,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文静  林玉琴  崔秀梅 《现代护理》2005,11(12):937-938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商品名:欧莱)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液渗漏患者总数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涂50%硫酸镁)2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在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输液加温器对预防输注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兰州总医院关节微创外科需输注七叶皂甙钠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责任包干制护理小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注;观察组患者在输注中应用输液加温器将管道加温至38℃,观察两组患者穿刺部位疼痛情况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输注七叶皂甙钠过程中应用输液加温器加温可有效缓解穿刺部位疼痛情况并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时外敷增强型透明贴对静脉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使用七叶皂苷注射液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输入七叶皂苷钠后于穿刺部位处外敷增强型透明贴1贴,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10%,对照组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敷增强型透明贴可降低输七叶皂苷钠静脉炎的发生率,并且减轻输液时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080-1081
目的 观察金黄散外敷加七叶皂苷钠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外周静脉应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七叶皂苷钠于输入化疗药前静脉推注;观察组50例,金黄散外敷加七叶皂苷钠于输入化疗药前静脉推注,分别观察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5.83%,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88%,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黄散外敷加七叶皂苷钠可有效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发生,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友良 《当代护士》2014,(6):148-150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预防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心血管内科输注胺碘酮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敷50%硫酸镁),观察注射部位及沿着静脉走向向上延伸有无发红及肿胀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发生静脉炎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仕梅  陈志珍  李亚轩 《全科护理》2014,(13):1186-1187
[目的]观察紫金锭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紫金锭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静脉炎症状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O.05)。[结论]紫金锭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及输液速度与兔耳缘输液静脉血管之间的关系,观察兔耳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以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作为研究因素,用0.9%氯化钠将4mg七叶皂苷钠稀释成不同浓度组(0.4mg/mL、0.13mg/mL),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不同输液速度(80gtt/min、50gtt/min、30gtt/min),以54只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将研究因素组合成9组实验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药12h后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生理盐水不同输液速度组均未发生静脉炎,给药组均有静脉炎发生;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兔耳缘静脉炎的发生率和表现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速度和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药物自身作用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静脉炎发生率和表现程度均无影响,浓度的单独作用及浓度与输液速度的交互作用对静脉炎的发生率有影响,提示护理人员可采取维持正常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的措施,以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