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薄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薄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乳突区皮肤扩张,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结果:1例皮肤扩张器外露,其余11例患者手术成功。再造耳廓大小、外形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皮瓣薄,自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耳廓再造,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是目前最可靠和最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耳廓再造术中两种支架材料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使Ⅰ期全耳廓再造术能获得较理想外形和取材方便的支架材料。方法:对30例先天性全耳廓缺损患者行Ⅰ期全耳廓再造术,耳廓支架材料采用自体肋软骨10例,组织代用品Medpor支架20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再造耳均成活。但采用肋软骨的10例手术范围大,软骨加工成支架外形不理想,难以雕刻,成活后再造耳廓外形欠满意,微细结构欠清晰,且取肋软骨的部位胸廓易出现畸形、气胸等并发痘。而20例采用Medpor作为耳支架者再造耳成活后,耳廓外形逼真,有韧性,手术加工皆较容易,手术范围小,无并发症。结论:说明全耳廓再造术中耳廓支架材料采用Medpor是较为理想的组织代用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对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耳再造术后耳廓多毛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美国科医人(Lumenis)公司Lightsheer 800 nm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耳再造术III期手术后1~3个月开始行激光脱毛治疗。结果:19例患者通过1~7次的脱毛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Lightsheer 800 nm半导体激光对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耳再造术后耳廓多毛的治疗效果良好,使再造耳的形态更美观。  相似文献   

4.
扩张法耳再造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和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一期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同时对残耳进行处理;二期使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移植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17例。结果:经1.5~3 年随访观察,除了1例因感染取出耳支架外,其余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基本一致。结论: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外耳再造方法,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及自体肋软骨支架法全耳廓成形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分3期进行手术治疗。Ⅰ期:患侧耳后乳突区皮下埋置50ml肾形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皮肤3~4个月,平均注水(80.51±3.87)ml,达预定量后稳定养护1个月。Ⅱ期: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由4层软骨构成的耳支架,整体为倒立的海螺样外观,将扩张皮瓣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再造耳廓。Ⅲ期:Ⅱ期术后3个月对成形耳进行细节性修整。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形耳廓大小、外形均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法所扩张的皮肤,可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自体肋软骨耳支架的雕刻—拼接制作方法,以期获得良好的再造耳形态。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行545侧外耳再造术。应用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285例,扩张皮瓣法260例。切取第6~8肋软骨,分2~3层雕刻、拼接耳支架,构建耳轮、对耳轮、耳舟、三角窝、对耳轮上脚、耳屏、对耳屏、耳甲腔等耳廓亚结构,用于外耳再造术。结果术后有6例因局部皮肤坏死致耳支架外露,经再次手术处理后愈合;1例因感染取出肋软骨支架,6个月后再次行外耳再造术。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488例再造耳廓形态良好,效果满意;80例再造耳廓亚结构欠清晰,效果欠佳;另有19例失访。结论用雕刻—拼接法制作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可获得结构稳固、形态逼真的支架,是耳再造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耳廓再造术中扩张皮瓣破溃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在利用扩张皮瓣结合肋软骨雕刻耳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过程中发生扩张皮瓣破溃感染时耳廓再造的治疗。方法:5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于耳后皮瓣扩张过程中发生了扩张皮瓣破溃、感染等并发症,根据不同情况,28例行即刻耳廓再造术,15例行扩张皮瓣舒平,延期耳廓再造术,12例行扩张器取出的延期重新扩张的耳廓再造术,3例经抗感染治疗,继续扩张过程。结果:58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效果良好。结论:在利用皮肤扩张法进行耳再造术时,即使发生了扩张皮瓣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经适当的积极治疗,可望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1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做耳支架及乳突区皮肤覆盖分二期行全耳廓再造。术后随访6~18个月,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移植软骨支架无软化、吸收、变形,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相似;拥有良好的颅耳角,患者对再造耳满意。提出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和皮瓣的观察,对保障术耳外形满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30例,一期手术行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的部分切除,皮下组织蒂皮瓣成形及耳垂的转位;并切取肋软骨行三维立体耳廓软骨支架雕刻成形。二期行颅耳角成形术。结果:本组共30例,一期耳廓成形术后,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及时修复后治愈,无感染及耳廓软骨支架吸收变形;二期颅耳角成形术后,2例皮片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1年7个月~6年,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再造耳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角度均与健耳相似,外形逼真,再造耳廓轮廓清晰,竖立稳定。结论:改良二期法耳廓再造术修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周期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行全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I期:设计颞顶筋膜瓣转移于残耳乳突区筋膜层下,与耳后筋膜皮瓣进行同期扩张;II期:将扩张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转移包裹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全程实施心理疏导,围手术期进行细致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再造全耳廓均I期愈合,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再造耳廓形态良好,微细结构清晰,无一例支架外露。结论:扩张耳后双层筋膜皮瓣覆盖Medpor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全程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外耳再造术   总被引:54,自引:14,他引:40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1992年至2005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方法进行外耳再造共3248例。结果经1至1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柔软、感觉功能无明显异常;移植耳廓软骨支架无软化、吸收、变形;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基本一致。结论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外耳再造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耳廓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获得性耳廓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采用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或Medpor支架置入、耳赝复体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结果长期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柔软、感觉功能无明显异常;移植耳廓软骨支架无软化、吸收、变形;Medpor支架偶有外露;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基本一致;耳赝复体外形佳,固定牢靠。结论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获得性耳廓缺损的主要治疗方法;组织扩张器结合Medpor支架置入和耳赝复体制作治疗是其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耳廓再造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外耳再造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3月~2008年6月对21例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植入,耳后筋膜瓣掀起,中厚植皮术双侧同期进行外耳再造。结果:经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21例中除2例再造耳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吸收、变形外,其余再造耳的大小、形状、位置与面部协调,双侧对称,再造耳外形逼真,微细结构显示清晰。结论:对于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同期应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植入,耳后筋膜瓣掀起,中厚植皮术进行外耳再造,方案可行,效果满意,是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外耳再造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期法"行耳廓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第1期手术:切取右侧第6~8肋软骨,制成具有三层结构的自体肋软骨支架;应用"双瓣"技术,以残耳根部为蒂,将后方乳突区无毛发的皮肤掀起,形成皮瓣,耳后筋膜瓣的范围扩大至发际线内3.5~4 cm,呈半圆形。将肋软骨支架移植于"双瓣"之间,进行耳廓再造。第2期:利用剩余的残耳组织,重建耳轮脚、耳屏和耳甲腔等耳廓亚解剖结构。将残耳上半部制成"V"形耳轮脚皮瓣;将中部残耳组织制成半圆形耳屏皮瓣。同时将上半部残耳软骨雕刻成圆锥状,与再造耳的耳轮末端缝合固定,耳轮脚皮瓣转位覆盖,形成耳轮脚;将中部残耳软骨修剪成半圆形,用耳屏皮瓣包裹再造耳屏。切除耳甲内多余组织,进行加深,创面植皮覆盖。结果 2007年至2010年,采用"二期法"实施耳廓再造71例。经过0.5~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位置适当,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随时间延长皮肤感觉逐渐恢复;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结构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 "二期法"耳廓再造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二期法的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进行改进,以增强再造耳结构的自然性及稳定性。方法自2009起,对234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全耳廓再造,并对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法进行了系列改良,措施包括:①供区仅切取第6~8肋软骨;②根据肋软骨厚度不同,采取个性化雕刻;③耳屏对耳屏复合体下方以U型软骨块支撑;④Ⅰ期术后,对耳舟和耳甲腔进行负压管理;⑤Ⅱ期手术时使用特定形状的骨水泥支架进行支撑。结果术后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在耳廓的位置及三维形态、耳廓皮肤色泽、与健侧耳的对称性等方面多能达到满意效果,再造耳结构及颅耳沟的稳定性获得保证。本方法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颅耳角缩小,系由严重瘢痕增生与挛缩引起。结论对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的改良有效、实用,术后效果满意,但不易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治疗外伤性耳廓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根据耳廓缺损部位和耳后乳突区皮肤损伤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耳廓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本组108例外伤性耳廓缺损患者,采用两种耳廓再造的方法,72例运用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行耳廓再造,36例运用Brent技术行耳廓再造,耳支架均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结果 108例再造外耳均愈合良好,外形满意,双侧耳对称。有4例出现耳软骨支架外露,经治疗后愈合。结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与自体肋软骨移植法外耳再造相关护理的经验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耳廓缺损患者20例,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18例,外伤性耳廓缺损2例;手术方法:Ⅰ期耳后乳突区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Ⅱ期利用扩张的耳后皮瓣及筋膜瓣覆盖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加皮片移植,形成再造耳,Ⅲ期行耳屏、耳甲腔等整形术。相应的护理对策措施主要有:围手术期的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4年,均完成三期耳再造术,再造耳位置正常,形态良好,三维结构清晰,医患双方满意;未发生扩张器外露、感染、扩张器埋置术后血肿、软骨支架外露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是获得皮肤软组织扩张与自体肋软骨移植法外耳再造法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瓣扩张”技术在耳郭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手术分3期完成:Ⅰ期耳后扩张器置入术;Ⅱ期扩张器取出,肋软骨切取,耳郭支架雕刻,扩张皮瓣包裹耳郭支架;Ⅲ期再造耳修整,耳屏再造,耳垂转位,耳甲腔加深.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对74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单瓣扩张法”耳郭再造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 ~ 18个月,5例扩张器渗漏,2例血肿,3例扩张皮肤破溃,1例伤口裂开,1例软骨外露;其余患者获满意效果,再造耳形态结构稳定,位置、大小、方向、耳颅角高度与健侧耳基本对称,耳轮、耳舟、对耳轮及其上下脚、三角窝、耳屏、耳甲腔等结构清晰自然,再造耳前后色泽、质地一致,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 “单瓣扩张法”耳郭再造术是利用耳后扩张皮瓣包裹耳支架,无需筋膜瓣和皮片移植,即可形成结构清晰自然、稳定竖立的再造耳;手术过程简单,创伤较小,瘢痕较少.为耳后皮肤厚或者耳后皮肤松、薄的小耳畸形患者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