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1例11个肝硬化增生性结节(DN)和18例18个小肝细胞癌(SHCC)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资料,获取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记录病灶的峰值时间(TTP),计算肝脏动脉灌注指数(HPI)并进行比较。结果 DN的TIC呈缓升缓降型;SHCC的TIC呈速升速降型,DN和SHCC的TTP分别为(39.56±1.67)s、(25.21±1.38)s,HPI分别为0.26±0.04、0.75±0.02,DN和SHCC TTP、HPI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比传统图像更多有用的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鉴别DN和SHCC。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9):1181-1182
目的探讨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均行MR和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 CT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病理诊断显示, 90例肝硬化患者中小肝癌56例(62.22%),肝硬化再生结节34例(37.78%); MR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为92.86%、 97.06%、 94.44%,均高于CT的75.00%、 76.47%、 75.56%(P <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 MR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更高,可作为临床鉴别两者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3.
胡燕媚 《现代医院》2013,13(8):83-85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value of hepatic perfusion with multi -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Using Philips Brilliance 6 spiral CT and post - processing software to study 25 cases normal person CT perfusion ima-ging data and 32 cases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TP of hepatic artery has no difference, in portal vein,liver tissue and spleen tissue were delayed, and the peak of TIP were reduced in Liver and spleen. BF were reduced, BV were reduction, MTT were significantly slowed down. Conclusion Multi - 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technology not only pro- vides the morphology of cirrhosis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vide hepatic hemedynamic changes. CT perfusion technology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运用MR和CT检测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再生结节共34例、小肝癌共46例,均采用MR和CT检测,且对检测后确诊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34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的经MR检查后确诊率为94.12%;经C T检查后确诊率64.71%.46例肝硬化小肝癌患者经MR检查后确诊率为95.65%,经CT检查后确诊率为76.09%.影像学上,MR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组织.结论:MR与CT检测技术应用于再生结节、小肝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前者优势更大,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组织,继而为肝硬化患者的再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9,(11):1700-1702
目的对肝脏结节应用512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性依据。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4月诊治的45例肝脏结节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均先后行增强CT扫描、512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和总结诊断结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病理学活检确诊,25例肝硬化结节,20例小肝癌病灶,增强CT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2. 0%、80. 0%,螺旋CT灌注成像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0. 0%、95. 0%,小肝癌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肝硬化结节无明显差异(P> 0. 05);通过检测,小肝癌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肝动脉分数(HAF)均高于肝硬化结节(P <0. 01),而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S)、对比剂通过时间(MTT)及对比剂达峰时间(TTP)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 512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中均有较高检出率,有着重要诊断价值,但后者在肝癌小病灶诊断中符合率高,同时肝脏BF、BV及HAF灌注指标可作为鉴别诊断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TACE前、TACE后1周分别进行CTPI检查并获取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量(HAP)、达峰时间(TT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在内的参数值。根据TACE近期预后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客观缓解组(n=97)、未缓解组(n=53),对比其CTPI参数值、血液肿瘤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长期随访生存结局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31)、死亡组(n=119),对比其CTPI参数值差异并分析该指标对生存预后的早期预警价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客观缓解组患者的HBF、HAP、HPI低于未缓解组患者,TTP高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外周血AFP、VEGF、MMP-9水平低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Pearson检验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F、HAP、HPI与血液AFP、VEGF、MMP-9水平呈正相关,TTP与血液AFP、VEGF、MMP-9水平呈负相关(P<0.05)。治疗...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和肝癌有着密切关系,肝硬化结节经过再生结节(RN)、不典型增生结节(DN)、DN癌变,最终演变成小肝癌。诊断和鉴别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对临床早期干预提高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相当一部分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在影像学表现上相互重叠,联合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尤其是随着功能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必将有助于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结节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56例肝硬化结节患者,患者均分别采用CT、MRI进行检查,观察两种影像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MRI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I影像诊断结果,但两者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肝硬化结节各具优势,MRI诊断恶性病变更具有优势,临床可结合使用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某院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患者68例,对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学特点进行分析,评估不同病灶的病例诊断结果间关系,为彩超鉴别诊断提供帮助。结果:小肝癌与肝硬化小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动脉的直径、血流速度及血液流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彩色多普勒对两者间的鉴别诊断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确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按自愿原则筛选78例,进行超声检查、CT平扫以及CT增强扫描,然后比较三者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检出率的差别。结果超声检查、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在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方面,三种检查手段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和CT平扫在对肝硬化所并发的小肝癌的诊断方面,二者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和CT增强扫描在对肝硬化所并发的小肝癌的诊断方面,二者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较超声检查和CT平扫在肝硬化并发小肝癌的诊断方面具有相对大的临床价值,而超声检查和CT平扫诊断水平差别不明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CT增强扫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RN)、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小肝癌结节(sHC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肝内结节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探讨RN、DN和sHCC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DWI联合ADC对RN、DN、sHCC的检出率与病理活检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RN、DN在b值较低时DWI表现为高...  相似文献   

12.
丁丁  张涛  陆健 《工企医刊》2013,26(1):30-32
目的 探讨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8例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和15例26个小肝细胞癌(sHCC)的磁共振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18例24个DN中,同、反相位T1WI上呈等信号者4个,呈稍高信号者20个,占DN的83%(20/24);26个HCC结节中,同相位T1WI上呈稍高信号者6个,其中3个在反相位T1WI上呈低信号;同、反相位T1WI上均呈等或低信号者19个结节,占76%(19/25).抑脂T2WI上DN组24个结节均为低信号;而小HCC组26个结节中,呈稍高或不均匀等或高信号者24个,占92%(24/26),2个在T2WI上为低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扫描,14例中15个DN呈缓升速降型14个,占93%;14例中24个HCC呈速升速降型19个,占79%(19/24);HCC包膜强化率占增强病灶中的70 %(17/24),而13个DN见不规则纤细网状纤维隔强化,占86 %(13/ 15),仅1个DN呈假包膜样强化.结论 综合分析高场强MR不同序列及动态增强像特点,能够区别绝大多数大DN和HC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联合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医院就诊的5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和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扫描检查完成后,对其进行肝脏穿刺活检,以肝脏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联合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与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为58.33%和75.00%,特异度分别为95.00%和90.00%,准确率分别为86.54%和86.54%,癌变预测值分别为77.78%和69.23%,良性病变预测值分别为88.37%和92.31%,Kappa值分别为0.584和0.631;联合检查在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88.46%,癌变预测值为71.43%,良性病变预测值为94.74%,Kappa值为0.693。结论 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联合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能有效鉴别诊断小肝癌和高级别异型增生结节,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计算可测层面的SPN平均灌注值。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SPN的良、恶性分组。结果恶性结节的BV、BF和PS值分别为(4.63±1.52)mL/100g、(98.36±48.25)mL/(100g·min)和(17.23±7.65)mL/(100g·min),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病例值(2.28±1.76)mL/100g、(46.33±30.23)mL/(100g·min)和(7.42±7.28)mL/(100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值分别为(5.13±2.52)s、(6.16±4.8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86%;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分别68%、64%、77%。BV+PS及BF+PS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均为82%,较应用单个指标的特异性增高。结论采用双源CT容积灌注技术诊断和鉴别SPN可提高检出率,可为早期确诊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通过病理证实的67例孤立肺结节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恶性结节54例作为肺癌组,良性结节13例作为良性组。2组均采用Siemens双源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扫描仪,使用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370 mg I/ml)60 ml,以双头泵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套管针注射,速率6 ml/s,数据采集持续时间为50 s。原始数据传入Siemens工作站,应用BODY PCT软件的肺部肿瘤模式进行处理。计算机自动生成灌注参数图,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组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值都明显高于良性组,BF、BV和PS在良性组与肺癌组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分别为P=0.013、P=0.017、P=0.009)。如果联合BF、BV及PS做诊断试验,以BF、BV和PS分别大于或等于55 ml/100 ml/min、45 ml/100 ml和32 ml/100 ml/min作为诊断标准,则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到98.3%和95.7%。结论:多层螺旋CT肺结节的灌注可以用于肺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且有较高特异度及敏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成像对治疗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50例肝癌患者首先进行螺旋CT平扫,然后采用螺旋CT多期扫描,最后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通过对本组50例肝癌患者中共检查出54例病灶,CT平扫的检查率为78%,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检出率为92.60%,静脉期检出率为87.03%。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螺旋CT多期成像扫描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肝癌的检出率,而且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统计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的诊断结果,探讨分析二者何为诊断准确率高、效果好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脑胶质瘤患者分别应用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进行诊断,比较二者准确性和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对脑胶质瘤的诊断率分别为93.33%和70.67%。结论脑胶质瘤的诊断非常重要,明确肿瘤恶性程度和大小,方可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准确有效地切除肿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CT肝灌注成像评价肝癌介入治疗后病灶边缘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常规三期肝增强扫描及64排CT灌注成像。对获取灌注扫描所得图像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灌注参数。结果 TACE术后肝癌边缘活性灶与非瘤区肝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指数(HA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与肝脏三期增强扫描相比,在病灶边缘活性判断上,64排CT肝灌注成像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64排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病灶边缘活性灶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2-6月在本院行能谱CT三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占位患者33例,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2例,癌性结节11例,对比两组病例的能谱图像,算出不同能量时病灶与肝实质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LNR)、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浓度差异(ICD)。结果: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在不同能量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有一定规律,随着能量的增加,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减少(P〈0.05)。癌性结节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碘浓度比值和碘浓度的差异值均低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动脉期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巨大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硬化不同肝叶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的意义。材料与方法:使用SIEMENS somatom6层螺旋CT对16例肝硬化组及38例正常组于肝门层面行多层动态CT灌注扫描,通过软件处理得到不同肝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肝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指数(HAF)、计算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门脉灌注指数(PPI)。采用SPSS13.0软件对组间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检验水准Q=0.05。结果:正常对照组肝左内叶HAF大于肝右叶,PPI小于肝右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BV、BF、MTT、HAP及PVP在各肝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BV、BF、MTT、HAP、PVP、HAF、PPI在个肝叶间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不同肝叶血流动力学状况不尽相同,肝硬化时不同肝叶间血供差异的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