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4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治疗22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庆大霉素骨水泥(PMMA)治疗1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封闭负压引流以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优良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控制时间2~4.5个月,平均时间(1.9±0.6)个月,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3.5~5.5个月,平均时间(3.7±0.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95.45%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程分别为(10.2±3.1)个月和(9.9±3.3)个月(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患者控制感染所需时间短,并且对于软组织缺损较为严重的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更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4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治疗22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庆大霉素骨水泥(PMMA)治疗1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封闭负压引流以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优良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控制时间2~4.5个月,平均时间(1.9±0.6)个月,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3.5~5.5个月,平均时间(3.7±0.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95.45%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程分别为(10.2±3.1)个月和(9.9±3.3)个月(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患者控制感染所需时间短,并且对于软组织缺损较为严重的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更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郭成兵  钱玮  魏栋 《健康博览》2008,(10):12-12
54岁陆阿姨揭开下巴上的纱布,给我们看了她装着金属牵引杆的新下巴。“别看我看上去很健康,没来浙医一院以前,为了这怪病可痛苦了大半辈子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方法选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实施单侧下颌骨切开术,放置内置式牵张器,经过5天间歇期后,以每天1 mm的速率牵张,连续10天,在牵张结束后的第1周、3周、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X光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下颌骨被成功延长,牵张区有新骨生成,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新生骨不断成熟。结论采用该方法建立的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应用于颅颌面外科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McCarthy应用口外牵引器完成了4例下颌畸形患者的矫治[1],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牵张成骨在颌面外科领域应用。之后,为解决口外牵张成骨所带来的相关问题(颜面部皮肤瘢痕及神经损伤)McCarthy和Wangerin,于1995年先后研制成功了口内牵引器[2,3]。从而使这一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引起了高度关注。该技术手术风险小,创伤小,更重要的是其疗效远非传统治疗手段可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骨段滑移断端完全愈合,缩短骨愈合的时间,降低感染率。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彻底清除坏死骨、硬化骨和纤维化缺血软组织,保证软组织和骨面渗血较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灶清创碘伏灭菌后植骨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采用病灶清除碘伏灭菌,择期植骨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特点优势。方法通过清创术后持续碘伏纱布条填塞湿敷,再行髓腔内植骨手术。结果临床应用18例,17例(94.4%)治愈,1例复发。结论病灶清创后开放碘伏持续湿敷,再行植骨的治疗方法可靠,能提高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体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方法将四环素和胶原蛋白包被于兔脱矿骨颗粒上,制备成兔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选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脱矿骨组,C组为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组。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模型,术中即牵张2 mm间隙。A组间隙注入0.5 ml生理盐水,B组和C组分别在间隙中填充0.5g的脱矿骨颗粒和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在牵张后固定期第1、3、6周分别进行X线、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含量、骨密度、生物力学检测。不同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SPSS 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C组的新骨成骨速度和质量明显好于A、B两组,B组的新骨成骨速度和质量好于A组;各检测指标,除固定期第3、6周,C组和B组血清骨钙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外,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体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能够明显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5,(5):71-73
目的观察抗生素灌洗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反复清创,大量抗生素生理盐水灌注冲洗引流,同时进行长期抗生素控制。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细菌检出率、抗生素应用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骨髓组织中的IL-6和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生素灌洗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0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固定期第2天,A组于牵张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原的混合液,C组注射纤维蛋白胶原,D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固定2、6周时处死动物获取标本,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骨密度分析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骨密度分析显示,在固定期第2、6周,A组、B组牵张间隙内成骨质量好于C组、D组,A组优于B组。A组固定第2、6周牵张区新生骨骨密度值分别为(66.74±1.97)、(94.65±2.35)g/cm2,B组分别为(43.63±1.84)、(68.54±2.03)g/cm2,C组分别为(27.15±1.49)、(53.69±1.64)g/cm2,D组分别为(25.39±1.23)、(55.32±1.52)g/cm2,A组牵张区内新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均P0.05),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牵张成骨新骨生成早期转化生长因子β及Smad2/3的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和Smad2/3在牵张成骨中的意义,初步探讨牵张成骨的机制。方法 20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非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用自制的垂直型牵张器按1mm/天,每天4次的速率牵张牙槽骨,分别于牵张后4、7、10、14天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X线、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 两周内牵张区有新生骨小梁生成,沿牵张方向排列,免疫组化结果可见在新生骨的区域有Smad2/3的表达,其中第4天起表达水平升高,至第10天仍维持高水平,在14天开始有下降趋势,主要在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及增厚的骨膜细胞中表达。结论 Smad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参与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的生成,在牵张成骨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饶义康 《现代保健》2014,(36):39-40
目的:探讨抗生素药珠植入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48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药珠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灌洗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8.32±15.3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02±21.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次数为(2.35±0.99)次,与对照组的(2.72±1.02)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7.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药珠植入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9,(8):1173-1175
目的探讨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成人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共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8~73岁,平均37. 8岁。采用彻底清创慢性骨髓炎病灶,创腔内植入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对骨质破坏严重的胫骨结合外固定支架保护治疗,涉及大段骨缺损者结合环形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治疗期间全身应用标准浓度的敏感抗生素。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实验室感染指标结果、感染复发及断端对接阻塞等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9例伤口呈甲级愈合,5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主要为伤口的无菌性渗出并发症,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复查炎性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显著下降。随访复查X光片见骨缺损处填充的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颗粒逐渐被吸收,新骨逐渐长入,最终骨性愈合,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结论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在控制感染的同时重建骨缺损,减少感染复发率和对接障碍,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樊靖  张湘生  刘傥  黎志宏  万军  荣雪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00-1502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行植骨术后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的4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植骨术骨愈合后肢体短缩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儿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42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48.0days/cm,延长范围幅度6.9—17.0cm(平均9.3cm),骨愈合指数为39.2days/cm,骨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用于治疗儿童胫骨植骨术后双下肢严重不等长,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新型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结合自体髂骨新型植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获得9~24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其中23例临床骨性愈合,2例经动力化后骨性愈合。结论: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新型植骨是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中部,观察下颌正中牵张后,双侧髁状突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手术对其影响。方法取双侧髁状突,矢状切开,分成三块(内、中、外),中间块分成前、中、后三小块,内、外两块每块分成前、后两小块。常规HE染色,观察髁状突结构改变,将其改变分成四等,记录不同组、不同部位髁状突的组织病理改变分值,统计分析。结果髁状突后、外侧及前中、内侧改建变化明显。固定1天组,变化涉及纤维层及软骨层,固定1个月和3个月组,改建涉及纤维层、软骨层和骨-软骨交界层。3个月组较1个月组变化轻。结论下颌正中牵张扩宽导致髁状突受压部位吸收改建。髁状突的变化是正常的适应性改建,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吴嵽  陆耀飞 《健康研究》2009,29(1):27-31
目的观察放射状冲击波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疗效。方法60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采用放射状冲击波治疗(试验组),对比物理疗法中的超声波疗法(对照组),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进行疗效评估,并结合核磁共振图像观察两者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临床疗效(显效63.33%,有效26.67%,无效10%)与对照组(显效13.33%,有效56.67%,无效3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放射状冲击波技术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牵张成骨新骨生成早期转化生长因子β及Smad2/3的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和Smad2/3在牵张成骨中的意义,初步探讨牵张成骨的机制。方法20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非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用自制的垂直型牵张器按1mm/天,每天4次的速率牵张牙槽骨,分别于牵张后4、7、10、14天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X线、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两周内牵张区有新生骨小梁生成,沿牵张方向排列,免疫组化结果可见在新生骨的区域有Smad2/3的表达,其中第4天起表达水平升高,至第10天仍维持高水平,在14天开始有下降趋势,主要在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及增厚的骨膜细胞中表达。结论Smad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参与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的生成,在牵张成骨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减少运动量和充分休息局部制动.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胫骨结节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2±1.3)分比(7.9±2.4)分、(4.8±2.6)分比(8.2±2.5)分,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急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VSD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Ⅱ期植骨的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Ⅱ期植骨的优良率,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