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从2004年9月~2008年12月,共对6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0~79岁)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体外循环,维持灌注压60~90mmHg,HCT24%~30%。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单瓣置换31例,双瓣置换16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13例。其中9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2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行带瓣管道升主动脉置换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下,对老年重症瓣膜病人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特点。方法对22例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过程顺利,麻醉时间153~281 min,平均(171±34.26)min,转流时间(101±4.2)min。8例经1~2次电击除颤复跳,其余自动复跳。术后6~8 h拔管14例,10~24 h拔管8例;术后10~14 h行血液透析10例,18~24 h行血液透析6例,1周内行一次血液透析6例。22例尿毒症合并瓣膜病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近期死亡病例。结论尿毒症伴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麻醉只要做到术前有效血液透析,术中维持循环稳定,良好的电解质、血气检测水平,合理用药,并且术中体外循环超滤,术后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钾情况及时再行血液透析,此类手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为心力衰竭模型,观察手术之前进行跑台运动干预对大鼠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恶液质的防治作用,观察大鼠骨骼肌萎缩,脂肪组织褐色化及炎症情况的改变,探究运动对心源性恶液质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5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ON组)、腹主动脉缩窄组(AAC组)和跑台运动干预加AAC组(E+AAC组),每组8只。E+AAC组进行持续4周的跑台运动,跑台速度26 m/min,每次运动40 min,每周5次。4周后,CON组进行假手术,AAC组和E+AAC组进行AAC手术,术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动物处死后,分别称量体重、心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的重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炎症调节因子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皮下、内脏和褐色脂肪组织中褐色化和白色脂肪的标志基因m RNA表达,测定脂肪组织M1和M2型巨噬细胞标记基因m RNA表达。结果:(1)与CON组相比,AAC组大鼠的心重/体重显著升高(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3例较长时间供心缺血(367~542 min,平均465 min)的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例二次手术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及上腔静脉插管,另2例采用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28.1℃~29℃),轻-中度血液稀释(血红蛋白82~119 g/L),50~83 ml/(kg·min)的流量进行体外循环灌注;供心保护方法: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再灌注冷UW液,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 3例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灌注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可使供心冷保存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3例较长时间供心缺血(367~542 min,平均465 min)的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例二次手术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及上腔静脉插管,另2例采用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28.1℃~29℃),轻-中度血液稀释(血红蛋白82~119 g/L),50~83 ml/(kg·min)的流量进行体外循环灌注;供心保护方法: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再灌注冷UW液,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 3例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灌注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可使供心冷保存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姜相伟  贾群 《海军总医院学报》1998,11(2):172-173,171
1985年6月至1997年7月,我科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114例,重点报告1990年1月至1997年7月连续83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无死亡CPB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2 0 0 0 - 0 1~ 12 ,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 0例 ,现将其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38~ 74岁 ,平均为6 1.9岁 ,体重 43~ 10 0kg ,平均 76 .1kg ,体表面积 1.3m2 ~ 2 .2m2 ,平均为 1.7m2 ,病变血管均在 3支以上 ,平均架桥支数 4.5支1.2 体外循环方法 :本组病例均使用德国stockert人工心肺机 ,进口dideco膜肺 13例 ,affinity膜肺 7例。本组应用林格氏液、血定安进行预充 ,其中加入 5 %碳酸氢钠 5ml·kg-1,2 %甘露醇 4ml·kg-1,10 %氯化钾、2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上早期发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CVD)的意义。方法 对36例52岁以上确诊的老年DCVD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主动脉瓣受累率高(77.8%),常合并冠心病(69.44%),高血压病(41.67%),心电图异常(83.33%)。结论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年龄呈正相关,并且易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易于误诊。对老年患者进行详细的心脏听诊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早期诊断DCVD,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 73例心源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 ,SCD)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 ,并探讨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措施 ,降低高危人群SCD的发生率 ;方法 :对本院 195 9年 11月至 2 0 0 4年 3月 73例SCD的尸检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高原SCD较平原检出率低 (P <0 .0 1) ;结论 :青海高原SCD的发病率较平原低 ,冠心病为SCD的首位病因。  相似文献   

10.
任爱军  黄敏华  郭勇  林伟   《放射学实践》2010,25(1):14-18
目的:分析婴儿型和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NCL)的MRI、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2例婴儿型和8例晚期婴儿型NCL患儿行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检查。总结分析各种特征性影像表现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总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NAA/Or、Cho/Cr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10例患儿都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脑萎缩,婴儿型以大脑萎缩为早期表现,晚期婴儿型以小脑萎缩为早期表现。2例婴儿型病例及病史4~5年的晚期婴儿型患儿可见大脑半球白质的异常高信号,脑室旁白质最为明显。婴儿型病例见双侧丘脑和基底节核团T2WI低信号。8例发现颅骨板障明显增厚。磁共振波谱显示随着病程延长,晚期婴儿型病例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值未见明显变化。婴儿型病例末观测到NAA峰,Cho/Cr水平降低,肌醇(mi)水平明显增高。结论:MRI和^1H—MRS可以敏感地发现婴儿型和晚期婴儿型患儿脑内的异常改变9有助于NCL的诊断和分型,并可以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82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源性猝死原因有多种,冠心病是主要原因,占比达86.6%,猝死前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和新功能不全的症状。结论在临床治疗汇总,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原因,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体外循环全身热疗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循环全身热疗(Extracorporeal whole body hyperthermi-a,EWBH)是在全身麻醉下,利用人体静脉-静脉转流将体内的血液通过血泵引流出体外,经热疗机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后再输入体内,使全身体温升高,达到杀灭癌细胞或病毒的治疗方法。体外循环全身热疗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恶性疾病的方法,国外的临床应用研究已很多[1-3],而国内的相关报道甚少。本研究将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疗术的麻醉管理。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恶性肿瘤患者20例,ASAⅡ~Ⅲ级。男13例,女7例,年龄22~70岁,体重43~83 kg。其中鼻咽癌2例,肺癌骨转移2例,乳腺癌3例,肝癌2例,胃癌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68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68例,均使用婴儿型膜式氧合器,常温浅低温中流量35例,中低温中低流量19例,深低温低流量10例,深低温停循环4例。采用冷晶体心肌保护液58例,4:1含血心肌保护液10例。术中和术后采用超滤技术。结果ECC时间39~1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9~87min,心脏自动复跳率100%,尿量排出满意,ECC过程平稳,均顺利脱机。6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应根据病种及手术难易度采用不同的ECC方法。结合术前血液检查指标采取相应的血液稀释度,使ECC过程趋于生理状况。重视心肌和血液保护,合理应用激素和采用超滤技术,减轻ECC后炎性介子的释放和组织水肿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性回顾总结我院2009~2011年48例10 kg以下婴幼儿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体外循环( ECC)管理.方法 本组48例TOF患儿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30个月,体重3.5~ 10 kg,均经超声心电图和心脏导管造影检查确诊,均在ECC下进行根治性手术.48例均采用进口膜式氧合器(MAQUET 30 000或10 000),体外循环时间50~166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27 ~ 94 min.结果 48例患儿均顺利脱机,术后死亡3例,死亡与ECC技术无关;余45例痊愈出院.结论 低龄、低体重TOF患儿根治术的ECC应力求平稳,ECC中积极完善预充方案和改进体外循环方法,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心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方法和结果,总结超声诊断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98例超声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0岁以上的患者,观察其心瓣膜的形态和回声以及活动度,同时常规测量其心脏大小和功能,观察其瓣膜的形态以及运动情况,有无反流等。对这些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98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有主动脉瓣钙化的29例,有主动脉瓣环钙化的41例,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11例,有钙化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11例,有二尖瓣钙化的6例;在主动脉瓣发生狭窄11例中,主动脉瓣口的平均压差为3.15~3.23kPa;其中没有冠瓣受累的51例,有右冠瓣受累的32例,有左冠瓣受累的15例;主动脉瓣发生退行性钙化返流的69例,比较轻的为细条状的钙化返流,严重的达到Ⅱ到Ⅳ度的钙化返流并且致心左室的内径发生增大。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老年退行性心瓣病主要以主动脉瓣病变多见,心脏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是由于左心房的扩大以及左室的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2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用于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患者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预后良好。术后各时间点血中cTnI和CK-MB含量与术前比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伤轻,麻醉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80年代后期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温心外科”的概念,并开展了心脏常温不停跳心内手术。由于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有持续的血氧供给,心肌细胞可进行接近生理状态的有氧代谢活动,故能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6月开展了常温不停跳心内手术36例,现就体外循环管理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们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婴幼儿,行体外循环下手术3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0.3~1.5岁;体重4.5~7.8kg。其中法洛四联症(TOF)8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VSD+PH)10例,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高压(VSD+ASD+PDA+PH)6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TGA)1例。  相似文献   

20.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声诊断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54例SDHVD患者行心脏二维、M型,彩色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进行判定。结果:SDHVD主动脉瓣膜钙化发生率89.6%;主动脉瓣返流发生率88.3%;左房扩大发生率63.6%;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90.9%。结论:SDHVD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主动脉瓣钙化和关闭不全多见(P<0.01);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是以左房扩大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