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胃肠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4年6月引进西门子R200数字胃肠机后至2008年6月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病例873例,着重从图像质量及诊断技术的分析.结果:发现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胃肠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具有图像实时清晰,可以动态观察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的显影效果,提高输尿管全程显示率,同时具有图像后处理功能,影像满意达标率在98%以上.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胃肠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具有图像清晰准确,降低废片率,最大限度地保证照片的质量,对输尿管的全程显示率优于常规尿路造影,适当缩短和延长造影时间,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DR在儿童胸部检查中的应用特点厦推广进行探究。方法:应用PHILIPS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对260例儿童胸部检查。结果:儿童胸部DR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病变,全面保证了照片质量。结论:儿童胸部DR弥补了常规小儿胸片的不足,照片质量明显提高,降低了儿童辐射剂量,在儿童胸部疾病检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尘肺病诊断中应用平板探测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为在尘肺病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DR技术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选择96例接触矽尘的受检者,同时拍摄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对2种胸片的肺区小阴影的密集度、分布范围、尘肺病诊断期别和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的质量比较,DR胸片明显高于高仟伏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判定小阴影总体密集度结果,经一致性分析kappa>0.75,一致性较好;两种胸片尘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胸片在尘肺病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在尘肺检查中,随机抽取200名志愿者进行DR高千伏和普通高千伏摄影。由多位有经验影像科医生对影像图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部DR高千伏和普通高千伏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90%、43%,优片率经X2检验(X2=15.6,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胸部肺内细微结构显示率分别为91.8%、56.3%,总体显示率经文检验(x2=150.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胸部DR高千伏摄影与传统的高千伏摄影相比,不但能够满足摄片要求,而且在图像质量和细微结构的现实率上有明显提高,使尘肺小结节状阴影和胸膜斑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便于提高尘肺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有效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PACS)系统在放射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11月期间分别采用直接数字化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化胃肠机检查的影像质量进行综合评判,分优、良和差。结果16937例次数字化摄影中,优16891例次(99·72%),良46例次(0·27%),差9例次(0·05%)。结论数字化影像的成像质量稳定而优良,数字图像能进行多种后处理,配合影像存储与通讯(PACS)系统,实现影像数字化、无胶片化,能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在空洞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X射线摄影(DR)胸片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衡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72 例疑似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进行低剂量螺旋 CT 诊断、DR 胸片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72 例疑似空洞型肺 结核患者中,病理检查提示 53 例为空洞型肺结核。低剂量螺旋 CT 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 DR 胸片更高,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空洞型肺结核的诊断中,低剂量螺旋 CT 较 DR 胸片的诊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朱健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95-96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放射科接受胸部检查的患者240例,其中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摄影技术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其余120名患者采用DR摄影技术进行检查,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成像的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像后图像质量的可接受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成像后图像质量的可接受率为8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技术较之传统摄影技术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可有效的提高放射科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丁玉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4,(10):86+104-86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普及,数字X线摄影由于射线量少,对比度高,成像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影像质量,比传统的屏胶摄影系统有了很大的优越性,X线检查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数字X线摄影目前又分为计算机辅助X线摄影CR(ComputedRadiography)与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DigitalRadiography)[1]。由于CR在图像传递过程中信号有损失,因此也属于过渡性产品与DR将长期共存。我科引进了一台国产DR,使用CCD探测器技术,由于只对一台现有X线设备做了轻微的改造就能与之相匹配,节省了大笔资金,且安装方便,故评价不错。该设备用于体检胸部摄影,并与使用CR拍摄的胸部影像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并总结了DR使用过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腰椎、髋部的骨密度、骨量分布检测对腰椎骨质增生伴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因腰痛在潮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DR)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腰椎骨质增生伴 OP 患者,32 例)和对照组(仅腰椎骨质增生患者,28 例)。 比较两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分析两组患者腰椎与髋部骨密度 T 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 T 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髋部密度 T 值低于其腰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髋部的骨质疏松 率、骨量减少率均大于对照组,骨质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腰 椎与髋部 T 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687,P < 0.001;r = 0.643,P < 0.001)。结论:腰椎、髋部的骨密度、骨量分布检 测对腰椎骨质增生伴 OP 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用于急诊胸腹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胸腹创伤患者80例,依据不同诊断方式分为观察组(数字放射摄影技术)及对照组[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急诊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和成像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气胸、血胸、肋骨骨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肺组织损伤、隐匿性骨折和肋软骨骨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成像质量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数字放射摄影技术诊断急诊胸腹创伤患者的结果与急诊手术探查的结果相近,诊断结果与成像质量均高于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异物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以来采用DR颈段侧位片摄影的方法,进行食道异物的x线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使图像对比度达到最佳状态,对微细异物进行放大观察,增强异物显示能力,可直接显示异物的存在。结果:应用DR摄影以及图像后处理,颈前软组织均可清晰显示,层次分明,86例患者中有73例在颈段侧位图像中显示异物存在的位置、形态、大小、性质;有13例显示颈段食管条带状充气表现,经进一步检查证实为胸上段食管异物阻塞。结论:颈段食管为异物容易存留的部位,首选DR颈段侧位片检查以及图像后处理,可直接显示异物的存在;颈段食管条带状充气,提示胸上段食管异物阻塞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Hey)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关系及甲钴胺对其影响。方法:110例2型糖尿病(T2DM)分为2组:DR组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3组血浆Hcy水平,并对DR合并高Hcy血症的患者分为甲钴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进行干预治疗,一次500μg,每日3次,连用8周,8周后再次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结果:T2DM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DR组Hcy明显高于NDR组旺.〈0.01);甲钴胺治疗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DR发病有关,甲钴胺可显著降低DR患者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应用DR(数字化摄影)技术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诊治的45例(50个股骨头)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DR(数字化摄影)技术,分析患者DR特征及不同时期诊断率情况。结果经过跟踪病程观察确诊45例(50个股骨头)中,初期5个,早期15个,中期19个,晚期11个,中期、晚期的诊断准确率100.00%,初期是0.00%,早期为33.33%。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应用DR(数字化摄影)技术诊断,对初早期检测不甚理想,但对中晚期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临床可结合其他诊断技术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由有三十年放射诊断经验的医师对ZK—DR于普通x线感光系统照片质量进行评析。结果:①DR摄影数字成像系统,充分利用均衡技术和双能减影技术,其照片密度对比明显优于普通x线照片质量。②DR焦屏之间以“c”型臂结构连接,对需有角度部位投照时,比普通x线灵活性差。结论:使用ZK—DR机进行胸部、腰椎等厚部位摄片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普通x线机摄影。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中早期、个性综合发展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12 例正常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6 例。对 照组为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个性综合发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 12 个月后的智力发展水平及干预不 同时间的社会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及发育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婴幼儿语言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婴幼儿干预 9 个月及 12 个月后 的社会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中采取早期、个性 综合发展干预方案,能够获得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婴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蔡厚田  刘凤环 《河南中医》2014,(9):1786-1787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为8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底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DR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5月进行DR摄影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检查及DR摄影检查效果。结果:采用DR检查所获得的检查结果清晰度及比较度,均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P0.05)。在这些患者中有12例患者借助于DR摄影技术检测出了微小病变,对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得到清晰图像。这12例患者初步确诊为早期肿瘤,而采用常规X线检查却未发现微小病变。结论: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应用价值显著,相对于传统X线检查图像质量更高,可以对图像进一步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胸部应用DR摄影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50例5岁以下婴幼儿及50例5岁以上儿童胸片,分别其在拍摄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5岁以下50例婴幼儿胸部图像资料统计,体位不佳的7例,肩胛骨遮挡的10例,呼气相的6例,照射野范围大的2例,剂量偏低或偏高的4例。5岁以上50例儿童胸片统计。结果:体位不正的7例,肩胛骨遮挡的12例,呼气的3例。照射野范围大的7例,剂量偏低的3例。结论:应用DR系统投照小儿胸部,有效的降低对小儿辐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照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钼靶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经乳腺钼靶DR摄影检查并有完整影像资料的100例患者,均为女性,常规采用轴位及斜位投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数字钼靶DR摄影边缘清晰、边缘模糊、结构正常归为良性组,表现为边缘浸润、星芒状、结构扭曲、病理结构归为恶性病变组。结果:96例患者中术前钼靶DR诊断为乳腺癌43例,良性病变5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46例,良性病变54例。钼靶DR正确诊断96例,正确诊断率为96%。分析DR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乳腺良恶性病变肿块边缘特征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R钼靶检查是诊断乳腺病变的有效手段,可作为乳腺肿块性病变良、恶性定性诊断的一种参考,其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HIS)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酶循环法分析技术对52例婴幼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婴幼儿进行空腹血清TBA及其他肝功能6项指标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TBA值频数呈正偏态分布,经对数转换后,正态性D检验呈对数正态分布,参考值范围:0-11.6umol/L。患儿组血清TBA值范围:1.1—239.6umol/L,异常率达90.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儿组TBA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1-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且TB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常规指标。结论:血清TBA测定对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