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与评价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一体化救治效果,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有效抢救模式.方法 对7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实施一体化救治,由专业急救人员按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中毒专科及ICU救治,详细分析临床特点及和评价抢救的临床效果、转归.结果 75例实施一体化救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急救反应时间15~67min,平均32min;接诊时口舌、四肢麻木25例,昏迷5例,抽搐4例;院前心电监护心电图异常59例,室性心律失常36例,窦性心动过缓24例,房性心律失常8例;转运途中心搏、呼吸停止3例,死亡1例;院内急诊科抢救心搏、呼吸停止5例,死亡2例;中毒专科及ICU治疗,心搏、呼吸停止4例,死亡1例,自动离院1例.75例患者,治愈70例、治愈率93.33%,死亡4例、死亡率5.33%,自动离院1例.结论 急性乌头碱中毒是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为主要症状,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中毒患者就诊时间,及早实施抢救,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导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乌头碱患者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总结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我院收治的75例乌头碱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患者7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超过94%。结论:乌头碱中毒临床病因是毒物通过迷走神经对心肌产生危害导致心律失常,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护心肌细胞维护心律是医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救治措施与体会。方法:选取保山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问题,指导临床对于中药中毒后的抢救实践。结果:2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有13例进行口服催吐剂,12例洗胃。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并心电监护、开通静脉补液。所有患者全部治愈,3例心律失常在10 h内得以纠正,各种症状均在24 h内缓解。结论:中药安全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急性乌头碱中毒时病情危急,综合性的救治措施有利于救治患者,保障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应用值。  相似文献   

4.
含乌头碱的植物是中医常用的中草药,服用过量会引起中毒。本文将我院1997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72例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我区属寒冷地带,患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病人很多。蒙药对上述病症有独特的疗效。但是极少数病人不按医嘱或不准确掌握服药方法剂量及服药后饮酒等原因,引起乌头碱中毒。我院2002。2007年共收治13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经洗胃、抗心律失常,对症治疗后,12例痊愈出院,1例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14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探讨其致心律失常的机制及处理,以期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8.
1病例摘要患者,男,42岁,高血压、颈椎病病史.口服药酒75mL,用川乌头、草乌头各10g,加入500mL白酒配制,后出现四肢及口周麻木,意识不清1h就诊.查体:T36℃,P201次/min,R42次/min,BP0/0kPa.浅昏迷,双侧瞳孔3mm,对光反射灵敏,呼吸浅快,双肺底湿罗音,心率201次/min,心律齐,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材料:WBC14.90×109/L、N0.8457,BUN7.2mmol/L,Cr106μmol/L,K+3.8mmol/L,Na+142mmol/L,Cl-98mmol/L.心电监护显示: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急性乌头碱中毒,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8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8例乌头碱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救治要点。结果: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为心脏及神经损害症状。临床上心电图检查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缓8例,频发房性早搏12例,频发室性早搏30例,心房颤动5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7例,房室传导阻滞11例,室性心动过速6例。救治要点是进行及时、彻底的洗胃和正确、合理及时地抗心律失常治疗。38例患者经治疗均恢复窦性心律。结论: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换用胺碘酮,同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乌头碱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30岁 ,因全身麻木、呼吸困难 1h于 2 0 0 2年8月 30日入院。患者 1h前因双下肢关节疼痛 ,服中药汤剂(川乌 9g、草乌 6 g、半夏 9g、贝母 9g、白芨 9g、瓜蒌 9g)后 ,出现全身麻木、呼吸困难 ,伴眩晕、眼花 ,即急诊入院。既往体健 ,无特殊病史。查体 :体温 36 .2℃ ,脉搏 4 6次 /min ,呼吸 2 5次 /min ,血压 11.7/ 8.8kPa(88/ 6 6mmHg)。神志清 ,急性面容 ,唇稍紫绀 ,心率 4 6次 /min ,律不齐 ,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壁反射减弱 ,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二便常规正常 ,肝…  相似文献   

11.
谢健  赵淳 《四川中医》2001,19(10):40-40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乌头碱中毒,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乌头碱中毒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乌头碱中毒及防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辛热 ,有固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之功。乌头辛温 ,功能祛风湿、散寒止痛 [1] 。现代研究表明 ,二者所含双脂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和末梢神经具有兴奋和麻醉作用 [2、3 ] ;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性等广泛药理作用[4 ] 。可挽救心力衰竭 ,对抗休克 [5]。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6] ,广泛运用于各科临床。然而 ,由于上述生物碱有剧毒 ,故若用之不当 ,则易致中毒 ,严重者导致死亡。1 常见中毒原因根据文献 [7~ 14 ] ,结合我们的观察 ,附子、乌头的常见中毒原因有 :1剂量过大 :由于附子、乌头的疗效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  相似文献   

13.
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用参附注射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并作初浅探讨,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1例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心电图及治疗资料,探讨其心电图动态变化及治疗方法。方法:治疗前心电,给予适量阿托品加利多卡因治疗后复测心电,并对患者心电图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治疗,复查心电图正常。结论:乌头碱中毒易致多种心律失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和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而应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乌头、附子辛温,有大毒,多经炮制后入药,长于搜风祛寒温阳逐湿,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偏头痛等.  相似文献   

16.
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的中医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密香  徐军建  强娟 《陕西中医》2006,27(7):828-829
目的:探讨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的中医急救护理方法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收集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病例15例,将中医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痊愈14例,死亡1例。提示:乌头碱类中药中毒后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的急救方法和护理要点,以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3例乌头碱中毒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重症患者,治愈42例,死亡1例,治愈率97.67%。结论:实施早期彻底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纠正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病情,提供优质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基础;做好科普宣传,指导民众生活中正确使用含乌头碱的制剂,是预防乌头碱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乌头辛温,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其所含的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具有兴奋和麻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变时性,可挽救心力衰竭,对抗休克,尚能调节分泌激素代谢紊乱。因此,乌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然而,由于上述生物碱有剧毒,用之不当,易致中毒。现就我们抢救重度乌头中毒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重度中毒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7岁;中毒后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6h。全部病例均系口服中毒。其中入煎剂者11例,酒浸服用者5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的急救方法和护理要点,以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3例乌头碱中毒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重症患者,治愈42例,死亡1例,治愈率97.67%。结论:实施早期彻底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纠正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病情,提供优质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基础;做好科普宣传,指导民众生活中正确使用含乌头碱的制剂,是预防乌头碱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