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针刺伤的防范措施,保证护士在采血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对19名采血护士采取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新的和低年资采血护士针刺伤比例高,采血护士对针刺伤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更主要的是未规范处理采血针头,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防护针刺伤的管理制度,确保采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针刺伤情况。为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院480名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有425名护士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88.54%。其中76.00%的护士被污染针头刺伤过;低职称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门急诊、外科、手术室针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钟刺伤的主要环节是注射器毁形、拔针、处理用物、回套针帽等;护士在操作时经常戴手套者仅占10.21%,钟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者占53.18%。自觉执行上报制度者占13.18%。产生心理障碍者占90.82%。结论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较差,操作不规范,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职业防护管理,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确保其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增强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问卷调查我院148名护理人员。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96人(64.9%)发生过针刺伤,累计372例次,平均每人针刺伤3.88次;护士、护师针刺伤发生率高于主管护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x^2=22.354);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是在加药过程中、分离针头、回套针帽、注射或抽血前后。结论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较高,自我防护意识需加强,应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采血车护士的职业危害隐患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卫生部对采供血工作"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采血模式发生了以采血车采血为主的转变,针对采血车护士在血液采集工作中职业危害隐患的日渐凸显,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管理,减少危害隐患,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血站事业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王海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219-220
护士针刺伤的概况: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以外伤害。许多研究表明,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发生率为年人均0.98%次。这与绝大多数穿刺术是由护士执行有关,女性针刺伤发生率高于男性,21~30岁的年龄组针刺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急诊科、手术室、产房、透析室是高发科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探讨相应防护策略。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院部分病区300名临床护士进行为期一年的针刺伤调查分析。结果 82%的护士在过去的1年发生过针刺伤,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伤口和挤压伤口。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感染科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凤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568-1570
目的:通过对传染病科临床护士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容易发生的情形、时间以及影响因素,为避免职业暴露探索更完善的对策。方法:采用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从事护理工作年龄、从事护理工作以来有否发生过针刺伤等、针刺伤情况以及对针刺伤的一些认识。结果:136份问卷中,127人(93%)经历过针刺伤等职业暴露共180人次,其中有53人(42%)经历过2次以上;138人次(77%)暴露时有不良情绪;125人(92%)担心被感染相关疾病;171人次(95%)认为暴露的情况不可以预料;151人次(84%)没有戴手套。结论:传染病科临床护士长期护理传染病病人,相对于其他科的护士工作压力大,加上其他一些主、客观的影响因素,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非常之大,不容忽视。医院管理者要给予医护人员人性化的关怀,要重视医护人员岗前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保障投入针刺伤等职业暴露防护的专项资金,应有相应的有效的预防针刺伤措施,尽可能全面实现普遍防护措施,使临床医护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宽心地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归纳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护对策,即临床护士对针刺伤防护知识及安全操作行为认知程度低下,临床护士对于针刺伤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而使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规范护理操作,建立并健全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及正确处理伤口和及时注射生物制品.阐述了临床护士针刺伤的职业防护对策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护士提供针刺伤的职业防护对策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黄丽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80-2581
目的:调查分析血站采血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调查33名泉州市中心血站采血护士在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结果:33名护士中有18名护士曾被针刺伤,发生次数为41次。发生的主要环节是采血操作、回套针头、处理污染针头时,其中处理污染针头时被刺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不同工作年限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护士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经验日益积累,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血站采血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与操作规程不规范、带血针头处理以及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等有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康防护意识,完善意外针刺伤的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被针刺伤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士被针刺伤调查问卷,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针刺伤的情况。结果128名临床护士被针刺伤者占78.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较差,加强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昌燕  杨艳  李颖  赵开飞 《吉林医学》2013,(30):6336-6337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接头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正压无针接头和普通肝素帽两组,每组150例,进行回血情况、堵管情况、感染几率、护士意外针刺伤发生率、输液器针头脱落情况的效果观察。结果:两组病例回血情况、堵管情况、感染几率、护士意外针刺伤发生率、输液器针头脱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无针接头有效延长套管针使用时间、阻止套管针血液回流、降低感染几率、避免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针刺伤高发的原因,探讨护士长管理干预在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中的效应。方法:在分析2010年科室护理人员针刺伤高发原因的基础上,2011年从提高护士自我防范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合理放置锐器、提供方便处理器具及加强临床带教等方面采取措施,2012年常抓不懈,特别重视新护士人员培训和监管。结果:2010年共发生针刺伤42例,2011年共发生针刺伤19例,2012年发生针刺伤18例。结论:提高护士自我防范意识;规范日常护士操作流程;对锐器处理用具进行合理配备和放置;改用安全型套管针,提高套管针的使用率;加强临床带教,将针刺伤的预防及发生后的处理列入带教课程内容,重视新护士培训和监管;在易发生针刺伤的地方张贴提示语。上述办法可以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从而保障了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对院内2010年5月-2011年3月护士中发生针刺伤细节以及其发生率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如:主题确定、设立目标、对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原因探讨、原因论证、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对实行效果进行评价和巩固等系列QCC活动,在2011年5月-2012年3月应用QCC活动之后对护士进行“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调查,并与实施QCC活动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Qcc活动开展之后,本院护士针刺发生概率从65%下降到25%,实施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推行QCC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出现连续持久的改进,提升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和对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职业安全培训是否可有效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选取我院180名临床护士(肾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手术室及ICU)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过去一年内护士与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因素如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发生频率,发生密度),针刺伤发生后正确处理伤口的知晓率及上报率,不良操作习惯(回套针帽,分离针头及不戴手套)的发生情况等.然后对受调查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全面性防护的概念、防护措施、有关针刺伤的危害、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发生刺伤后的处理流程等.经过安全培训后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护士培训后一年内以上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 培训前针刺伤的发生率为84%,针刺伤发生密度为5.2次/人,污染针头刺伤的发生率为68%.而职业安全培训后针刺伤的发生率为47%,针刺伤发生密度为2.3次/人,污染针头刺伤的发生率为22%,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安全培训前护士自我防护情况,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为23%,及时登记上报率为15%,培训后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为86%,及时登记上报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中不良习惯的情况,培训前回套针帽发生率为76%,分离针头发生率为82%,不戴手套发生率为68%,而培训后回套针帽发生率为31%,分离针头发生率为24%,不戴手套发生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士经过系统职业培训后,操作中不良习惯改善,针刺伤发生率下降,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蜀岚  陈先云 《西部医学》2008,20(4):883-884
目的掌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全院填报的医务人员121例针刺伤报告单,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发生职业暴露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96.36%。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病的71例,无血源性传播疾病50例。暴露地点依次为病房50例,手术室39例,治疗室、检查室12例,检验科9例,废物处理室6例,产房5例。暴露发生主要环节:手术中40例,抽血25例,拔出输液针头15例,各种穿刺及注射14例,各种检查11例,处理废弃物6例。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职业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注重高发科室和高发人群的风险管理,并在职业暴露发生后采取及时正确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分布特征,为减少和预防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保护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2015年血源性职业暴露后上报的205例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登记上报的20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者中,医师类占42.4%,护理类占41.5%;暴露类型中,以锐器伤损害为主,占92.2%,最常见于手术缝合针刺伤、处理医疗废物和输液后拔针等;暴露源患者中以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45.8%.全部暴露者均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措施,追踪检测无因此发生血源性感染者.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标准预防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与干预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映霞  郭素珍 《河北医学》2010,16(10):1261-1263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引起针刺伤的主要环节、原因、有无戴手套及回套针帽的习惯、对针刺伤的处理方法,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问卷。结果:被调查实习护生中90名被针刺伤过,占90%,大多数发生在白天的班次,认为被针刺伤最大的危害是感染HIV、HBV、HCV占84.4%;35.6%的护生认为被污染针头刺伤后感染机率很大,60%的护生认为机率很小,但是存在可能性。80%护生被针扎后都懂得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水清洁伤口后用消毒液消毒后包扎。结论:临床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分析被刺伤环节及主要原因,加强防护意识,采取减少针刺伤的措施及进行系统的针刺伤防护培训教育,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护生针刺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护生对针刺伤的认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某三级医院106名护生发生针伤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护生发生过针刺伤,70%护生不知晓针刺伤后处理流程。结论护生对针刺伤认知的防护意识有待加强,应引起各界相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的心理状态。方法:对130名医务人员采用问卷式调查。结果:75.4%的医务人员认为针刺伤不可避免,68.7%的医务人员担心针刺伤后感染肝炎,52%的医务人员认为针刺伤后容易感染,27.7%的医务人员针刺伤后有恐惧心理。结论: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针刺伤后心理状态为紧张害怕且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认为针刺伤不可避免及受伤后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少数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后果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0.
The uptak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was assessed amongst 100 medical and 100 nursing staff in a teaching hospital with a policy of recommending to those at risk that they should seek immunization from their general practitioners. Sixteen per cent of nurses and 31% of doctors had completed a course of immunization with confirmation of seroconversion. An additional 9% and 18% respectively had been immunized without post-immunization serology. Ninety three per cent of nurses and 61% of doctors who had not been immunized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vaccine. The commonest reasons for non-immunization amongst nurses were fear of vaccine and lack of advice, and amongst doctors, apathy and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the vaccine. Eighty seven per cent of medical staff and 57% of nurses had a history of needle stick injury. The low rates of vaccine uptake in this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high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calls for a reappraisal of present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programmes in hospitals. In particular the abroga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immunization to general practitioners is probably a major disincentive to potential vacc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