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CD151和整合素α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结肠炎组织、96例结肠癌组织中CD151及整合素α3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炎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CD1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88.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CD1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3.3%;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中CD1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肠炎组织和结肠癌中整合素α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87.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0.0%;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51和整合素α3的表达阳性率在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51和整合素α3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检测CD151和整合素α3的表达可能为结肠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组织因子在结肠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结肠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TF在12例结肠癌旁组织、结肠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抗原的表达。HPIAS图像分析各组标本相对密度,t检验各组相对密度差异。结果 TF mRNA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者TF 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TF蛋白抗原在癌旁组织呈阴性和弱阳性。在伴有琳巴结和肝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83.33%高于无转移组66.67%。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TF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力高度相关。结论 TF是反映结肠癌进展和生物学特性的指标,是临床上判断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孔膜蛋白121(nuclear pore membrane protein 121,POM121)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OM12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POM121表达情况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联系;使用基因富集分析初步探究POM12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POM12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比例(66.03%)高于癌旁组织(4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肠癌组织中POM121表达与肿瘤大小(P=0.041)、淋巴结转移(P < 0.001)、远处转移(P=0.002)、AJCC分期(P=0.003)、静脉浸润(P < 0.001)、嗜神经侵袭(P < 0.001)、术前癌胚抗原(P < 0.001)、术前糖类抗原199(P=0.004)、Ki67(P < 0.001)有相关性,与性别、年龄、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无关;POM121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高POM121表达的结肠癌组织中基因富集于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成、碱基切除修复、DNA复制等途径。结论:POM12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新的结肠癌预后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TGF-β1、PTEN在70例胃癌组织标本和2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IF-1α的表达与分化、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位置及大小无关。TGF-β1的表达与分化、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位置及大小无关。PTEN的表达与分化、分期、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原发肿瘤位置无关。各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IF-1α、TGF-β1、PTE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IF-1α、TGF-β1、PTEN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HIF-1α、TGF-β1、PTEN联合检测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银屑病患者皮损血管生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TGF-α、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人皮肤作对照.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GF-α、VEGF的表达及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TGF-α、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672,r=0.735,均P<0.01),TGF-α与VEGF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821,P<0.01).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α、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增高,表明TGF-α及VEGF可能引起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血管增生,三者在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促进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GF-Ⅱ及TGF-α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1个月及化疗后6个月的血清IGF-Ⅱ及TGF-α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GF-Ⅱ及TG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化疗后1个月时IGF-Ⅱ及TG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化疗后6个月时,复发患者的IGF-Ⅱ及TG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1)。结论血清IGF-Ⅱ及TGF-α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化疗疗效、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及基质蛋白酶-9( MMP-9)在结肠癌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结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HIF-1α、VEGF和MMP-9,比较两组阳性率的差别及HIF-1α、VEGF和MMP-9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有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HIF-1α、VEGF和MMP-9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IF-1α和MMP-9与淋巴转移、组织学分化及Duke分期显著相关(P<0.05);VEGF与淋巴转移、Duke分期相关(P<0.05);HIF-1α、VEGF和MMP-9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HIF-1α、VEGF和MMP-9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三者参与了结肠癌的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44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浙江省舟山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法测定并比较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细胞CD44阳性率,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结肠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采用异硫氰酸酯(FITC)染色法判定结肠癌细胞系HT29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SM460的CD44阳性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并比较两组细胞CD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结肠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66.07%)高于癌旁组织(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期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A~B期癌组织,低分化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ITC染色结果显示,HT29的CD44阳性率高于NSM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4(BMP-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30例正常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BM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MP-4阳性表达率为61.5%(40/65例),结肠腺瘤表达率为17%(5/30例),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Z/30)且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MP-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的结肠癌组织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MP-4的阳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BMP-4的阳性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关系,以及HIF-1α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缺养环境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显示结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分析HIF-1α、VEGF表达随结肠癌组织学分级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RT-PCR研究SW480细胞HIF-1α和VEGF表达在常氧与缺氧时的差异。结果HIF-1α和VEGF蛋白均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且表达水平随结肠癌组织学分级提高而上升;各级结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缺氧诱导SW480细胞的VEGF mRNA表达上升。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随结肠癌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SH2-B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H2-B在结肠癌癌变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分析SH2-B表达与结肠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SH2-B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结肠癌组织、27例结肠腺瘤组织、29例结肠息肉组织中SH2-B蛋白的表达.69例结肠癌患者I期11例、Ⅱ期22例、Ⅲ期19例、Ⅳ期17例,其中无转移34例,淋巴节转移35例.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SH2-B蛋白在结肠息肉组织、结肠腺瘤组织、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浆-核型,以胞浆为主.结肠息肉患者SH2-B阳性率为31%(9/29),结肠腺瘤患者SH2-B阳性率为52%(14/27),结肠癌患者SH2-B阳性率为93%(27/29).结肠癌组织中SH2-B的阳性细胞率(0.64±0.26)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0.26±0.27)和结肠息肉组织(0.12±0.21)(P<0.001),结肠腺瘤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息肉组织(P<0.05).结肠癌Ⅰ、Ⅱ、Ⅲ和Ⅳ期强阳性率分别为18.2%(2/11)、45.4%(10/22)、57.9%(11/19)和82.3%(14/17).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强阳性率为45.7%(16/35)和23.5%(8/34),转移组SH2-B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 SH2-B过表达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癌变过程,可能是结肠癌变的早期事件.SH2-B表达与结肠临床分期有关.SH2-B可能参与了结肠癌转移,SH2-B高表达与结肠癌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 B2(P5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P5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5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P52的阳性表达率为70.0%(49/7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P52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级别无关(P>0.05);与侵及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侵及浆膜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TNM分期Ⅲ+Ⅵ期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结论:P52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RG1(Brahma?related gene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00例结肠癌组织中的BRG1进行染色分析,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肠癌组织中BRG1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癌细胞表达BRG1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79.962,P < 0.001);BRG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T分期有显著相关性(χ2=6.753,P=0.009;χ2=5.069,P=0.024;χ2=10.827,P=0.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 > 0.05);Cox回归模型证实,BRG1表达是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83,P=0.001);结肠癌癌细胞BRG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的病例预后差(χ2=17.636,P < 0.001)。结论:高表达的BRG1与结肠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肠癌细胞BRG1的阳性表达可能成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p7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7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p7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用 3 3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73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p7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p7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45.4% ,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对 p73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p73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有关 (P <0 .0 5) ,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p73存在异常高表达 ,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结肠癌组织中 p73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说明 p73的高表达参与结肠癌的形成、发展。同时说明p73有可能作为结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17.
p5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p5 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 p5 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用结肠癌组织标本 33例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 33例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p5 3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 p5 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p5 3在结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6 0 6 % ,在癌旁正常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15 1%。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对p5 3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p5 3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有关 (P <0 0 5 ) ,p5 3的阳性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 ;结论 :研究证明了结肠癌组织中 p5 3存在异常高表达 ,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结肠癌组织中 p5 3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说明p5 3的突变在结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 ,同时说明 p5 3有可能作为结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检测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39(ubiqutin-specific protease,USP3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USP39的表达水平与7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肠癌石蜡组织标本中USP39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卡方分析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USP39的表达差异,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USP39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K-M生存曲线分析USP39与结肠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的相关性,利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USP39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SP3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USP39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呈正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K-M生存曲线结果显示USP39阳性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USP39阴性表达的结肠癌患者(P=0.009)。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显示USP39可作为独立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指标。结论 USP3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生存周期及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转化因子-β1蛋白(TGF-β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Ezrin、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Ezrin阳性≥50岁组显著高于40~49岁组及≤39岁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zrin和TGF-β1在鼻咽癌组织表达,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074,P=0.585)。结论 Ezrin和TGF-β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