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 ,但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发生率低 ,并缺乏对其临床特点的共性分析。本院 1988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行剖宫产术5 4 76例 ,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5例 ,外院剖宫产术后发生 1例 ,现将此 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31岁 ,平均 2 7岁。 30岁以下 5例 ,均于术后 16个月以内发病 ,30岁以上 1例 ,于术后 2 4个月发病 ;发病潜伏期最短 6个月 ,最长 2 4个月 ,平均为 11.8个月 ;病灶 2~ 5cm ,平均为 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方法选取17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病灶切除术治疗,统计复发率。结果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恢复良好,复发率为0%。结论病灶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复发,手术关键在于根除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2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瘢痕肿块并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者25例,占86.21%;痛经者6例,占20.69%;血CA-125水平异常者2例,占6.90%.所有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手术切除,术中均切除病灶外1~1.5 cm正常组织,术后随访0.5~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处肿块伴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可作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诊断依据,痛经和血CA-125水平不作为重要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药物组给予米非司酮,手术组行腹壁病灶切除术,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优于药物组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清除病灶及周围纤维组织,术后药物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5.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菊兰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1):51-51,71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对本院1995至2003年间收治的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能诊断腹壁切口内异症,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2000.01至2007.06收治的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发病潜伏期介于剖宫产术后4月~5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辅以孕三烯酮冶疗3个月;1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内异症正确诊断,并予以手术治疗及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方法对我院1982~2001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73%;发病潜伏期介于术后1~8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诊1例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内异症正确诊断,并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许俊莲  刘雪菊 《吉林医学》2012,(5):1013-10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住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在腹壁切口疤痕处发现肿块,B超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肿块,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随诊1~3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比较困难,都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1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并治愈.术后随访1至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B超可初步诊断,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5年均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切除的彻底性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中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特点,总结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患者资料.诊断明确后患者均行病灶剔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增生结缔组织中见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结节.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医源性疾病,预防是关键,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姜丽艳 《大家健康》2016,(3):202-20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行腹壁病灶切除术,治疗后皆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超声检查可确诊.腹壁病灶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要严格操作,注意保护腹壁切口,避免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疾病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易于诊断,经局部病灶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很好,复发率低.结论 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处肿块伴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可作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诊断依据,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直接原因,手术中认真保护、清洗切口,是避免切口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病理结果均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尽量行假绝经治疗或假孕疗法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剖宫产患者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方式以及诱发因素以降低手术出现并发症概率。方法:虞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3年经手术证实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35例,以回顾性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肿块切除手术,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操作要严格遵循要求,对腹壁切口进行严密观察和保护,术后注意清洗伤口,避免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肿块浸润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9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77例,其中浸润到耻骨后间隙16例。术后病检,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2例有不明显团块分布在腹壁局部,但无相应临床症状。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子宫切口有一定相关性,需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率,提倡母乳喂养,降低子宫内膜在切口的种植率,以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近年来,发生在手术切口部位的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升高[1].现将我院2004年~2009年间诊治的10例膜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患者年龄26~49岁,平均41岁.  相似文献   

18.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1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101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其中22例肿块浸润到耻骨后间隙.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 对病灶直径>3 cm或浸润深度达腹直肌的101例患者给予3周期的预防性假孕疗法治疗.术后随访,112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95例患者腹壁局部虽有不明显团块但无相应临床症状.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预防该病的发生极为重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切除的彻底性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可做出诊断。本组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前术后均未用药物辅助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彻底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0.
范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X):122-12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95~2005年期间,我科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病主要的发病原因,切口部位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性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手术切除病灶均有效。结论: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手术切除病灶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