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报道表皮葡萄球菌(SE)败血症86例,均经血培养证实,73例的致病菌为单菌种SE;余13例为复数菌,其中5例为四联球菌;3例为绿脓杆菌;2例为大肠杆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四联球菌各1例。均有原发疾病,其中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48例(55.8%),术后感染者16例(18.6%),静脉输液细菌污染2例,挤压脓肿者1例。院内感染者70例(81.3%)。起病均急骤,严重者有高热、寒战、休克、神志改变、肺、关节等处迁徒性病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达52.3%。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111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1例败血症中,革兰阳性球菌108例占97%,革兰阴性杆菌3例占3%。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占42%,对青霉素及耐酶青霉索的耐药性近50%;肠球菌15株占14%,对各种抗生索均有较高耐药性。其他依次为头状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结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肠球菌的比例及耐药性均有增多趋势。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四川南部地区近年来败血症菌种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1983~1988年本院经血培养证实为败血症的病例952例,以金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川南地区及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带败血症的优势致病菌。四联球菌败血症的高发生率在国内属首次报告。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复数菌败血症的发生率略低于国内文献。  相似文献   

4.
院内感染后败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院内感染后败血症97倒,均经血培养证实。致病菌11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0株(26.5%),革兰阴性杆菌76株(67.2%),真菌5株(4.4%),厌氧菌2株(1.8%)。致病菌中以大肠杆菌(25株)为最常见,其次是肺炎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聚肠杆菌及四联球菌。单菌种败血症82例、复数菌败血症15例。所有病例均有严重基础性疾病,起病急骤,昏迷15例,感染性休克64例。62例死亡,病死率63.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血培养阳性率及细菌种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鹤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9月30日入院的发热或拟诊感染的788例儿科患者行血培养检查,比较不同年龄组血培养细菌种类、阳性率及药敏情况。结果:〈3个月婴儿血培养阳性率占总阳性率56.1%左右,金黄色葡菌球菌占总检出细菌58.1%。葡萄球菌55例中产8-内酰胺酶菌株51例,45例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9例,10例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株3例。结论:〈3个月发热或拟诊感染小婴儿,血培养阳性率高,说明极易引起败血症。金黄色葡菌球菌为最主要检出细菌。在基层尽早做血培养,可以促使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叶会明  周建华  周勤 《西部医学》2009,21(4):658-659,66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患者复数菌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复数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ICU送检的295例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我院ICU29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复数菌感染143例,其中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29例,占90.2%;三种细菌混合感染14例,占9.8%。弓1起混合感染的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上述细菌多重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对VAN、TEC、FUR最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对IMP天然耐药外,对IMP最敏感。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易发生复数菌感染,引起复数菌感染的细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针对性用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以降低复数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选择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检查,并研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治疗及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32例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3株,其中G+菌24例,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表皮葡萄球菌22%,肠球菌6%,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均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G-菌8例,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其次是不动杆菌,效果较好的是哌啦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HS-CRP在全部病例均明显升高,随着有效的治疗逐渐下降.结论 条件致病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肠球菌败血症应引起重视,临床应根据HS-CRP变化及早诊断治疗,并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患者复数茵感粢的细茼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治疗复数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时ICU送检的295例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我院lCU 29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复数菌感染143例,其中两种细茵混合感染129例,占90.2%;三种细菌混合感染14例,占9.8%.引起混合感染的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上述细菌多重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对VAN、TEC、FUR最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对IMP天然耐药外,对IMP最敏感.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易发生复数菌感染,引起复数菌感染的细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教感试验针对性用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以降低复数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204例小儿败血症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败血症的病厚菌及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疑为败血症的住院患儿(新生儿除外),在入院当天或高热时采血送细菌室培养,阳性标本204例,结果:204例细菌中表皮葡萄球10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肠球菌19例,醋酸钙不动杆菌19例,4种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表皮葡萄球,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于丁胺卡那及头孢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醋酸钙不动杆菌对于胺卡那的敏感性较高,结论:疑有败血症的患儿(新生儿除外),应注意表皮葡萄球菌条件致病菌感染,在药敏结果未出来之前,可考虑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丁胺卡那(与头孢菌素类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菌谱演变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40例患儿均作血培养,无菌采取血液标本5ml,选用牛肉浸液培养基,每天观察,有细菌生长即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再选择血平板转种作药敏试验。结果40例培养阳性患儿,表皮葡萄球菌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肠球菌3株,克雷伯杆菌4株,大肠杆菌6株,铜绿假单孢菌2株,经治疗40例患儿均痊愈或好转。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经彻底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11.
齐月敏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5):432-432,438
目的 了解太和区熟食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杆茵、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及菌相分布状况,为太和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提供本地资料,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标方法,对样本分别进行上述致病菌分离、血清学、生化鉴定.结果 检测肉类熟食240份、凉拌菜100份,共检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为59%,烧烤类检出率为50%、酱卤类栓出率为25%、凉菜类检出率为70%,其中沙门菌3株、志贺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致泻性大肠杆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3株.结论 太和区熟食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3类食品以金黄色萄萄球菌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方法无菌抽取临床怀疑为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液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820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G^+球菌135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38株。G^+球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率较低,G^-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及第二、三代头孢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所有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英  杨淑哲  陈科 《四川医学》2011,32(7):1130-1133
目的探讨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和敏感性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6.8%(159/2338),159例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55.3%(88/159),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4种;革兰阴性杆菌占25.2%(40/15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两种,药物敏感性结果葡萄球菌敏感度较好的抗生素为奎宁始霉素/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呋西地酸、替考拉宁、米诺环素、万古霉素,阴性杆菌敏感较好的抗生素为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环丙沙星,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和头孢西丁为中度敏感。结论熟悉本地区细菌分布特点以及细菌的敏感性特征,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以及防止细菌耐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669例烧伤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结果:本组共检出细菌1246株,其中G+球菌40.0%,G-杆菌占57.7%,主要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烧伤败血症发生率:小儿及老年组(13.1%和10.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12例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排位前三位的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12株病原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l临床需掌握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MicroScan auto vSCAN-4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016例标本中分离鉴定出154株细菌,阳性率15.2%,革兰阳性菌占80.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多数(60.4%),其次是肠球菌(9.1%),金黄色葡萄球菌(5.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占多数(10.5%)。药敏结果除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CNS为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是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无菌抽取疑似败血症患儿血液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①860份普通血培养分离细菌16种185株,总阳性率21.5%,其中G 球菌155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主,G-杆菌10种24株;②530份L型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细菌6种95株,总阳性率为17.9%;其中G 球菌8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次之;③G 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及阿奇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G-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是NICU中新生儿败血症或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②所有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美国Auto Scan-4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对2000年1月-2002年6月本院临床分离菌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的G^-杆菌检出数居前三位的为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占15%和50%;临床分离的G^ 球菌检出数据前三位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45%和90%,无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中对高浓度庆大霉素(500μg/ml)和链霉素(1000μg/ml)的耐药率分别为64%和61%,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17%和22%。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是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严重问题,需要临床各科室共同商讨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致成人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205例成人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患者共分离出22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革兰阳性(G^+)菌、真菌分别占63.8%(141/221)、29.9%(66/221)、6.3%(14/221)。分离率居前3位的G一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0.0%(8/40)、61.5%(24/3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85.4%(35/41)、18.2%(2/11)。药敏结果常见的G^-菌、G^+菌分别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最为敏感。蛄论导致成人败血症的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常见,需对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临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合理地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医学杂志》2016,(6):732-733
目的:探讨早产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方法:早产儿1148例,采用WHONET5.6软件回顾分析其感染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检出早产儿败血症患者81例,感染率为7.06%(81/114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比例为72.84%(59/81),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比例为27.26%(22/81),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未检出。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结论:早产儿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应重视,加强防治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