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安置术4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心内科2005~2006年治疗主动脉夹层患4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年龄48~71岁;女1例,年龄44岁。均有突发性背部剧烈疼痛史及高血压史。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CT或MRI检查后均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根据Standford分型均为B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出院指导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6-01/2008—12对5例介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出院患者随访,建立随访档案。结果:5例患者身体健康,重返工作岗位。无1例复发。结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严重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采用介入治疗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如何确保远期疗效,因此患者的出院指导很关键。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术前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2002-01~2005—07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3例,术前观察与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8~62(平均46)岁,采取人工血管置换术9例,腔内隔绝术11例,有3例在进行术前准备的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猝死。  相似文献   

4.
覆膜支架介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院血管外科于2002—06~2004—09行覆膜支架介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6例,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41~56(平均49)岁。均有高血压病,其中合并脑梗死1例,有顽固性室性早搏1例,外伤1例。均有突发胸背部或腰背部疼痛病史。本组均为B型主动脉夹层。从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为14~45d。术前常规检查心脏、肝、肾功能。2例有轻度肾功能不全。本组术前均行CTA检查,2例术前行磁共振检查,部位包括升、弓、降、腹主动脉及双髂(髂总和髂外)、双股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治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48h内确诊为8例(47.7%),其余48-120h内确诊。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基层医院早期诊断率低,易延误治疗;全面细致询问病史、查体、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是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得到早期正确诊治,避免延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胸主动脉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治疗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上胸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病情险,可随时突然破裂死亡。我们1995~2006年参与手术治疗5例及2000-09~2001—09在北京安贞医院孙衍庆教授组进修参与手术治疗56例,其中包括3例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尚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覆膜支架均顺利成功植入,均在术后2周安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胸主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S)是心血管外科极为凶险的疾病。我科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围术期处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技术均为心血管外科中的复杂手术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冠心病患者只有联合应用两种手术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我院分别于2004-11-17和2005-09-05联合应用两种手术方法成功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冠心病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附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CT问世前,诊断者甚少。随着CT的普遍应用,近10余年来术前诊断逐渐增多。笔者分析了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检查。1资料和方法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50~70岁,病程12小时~6个月。临床表现多以剧烈...  相似文献   

11.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D)的年发病率约1/10,65%~70%的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亡[1],胸主动脉瘤50%的病人在48h内死亡,70%的病人死于1周内,每h的死亡危险为1%[2]。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E)是近几年来治疗AD的一种新方式,该术式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安全、近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3],病人易于接受。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科共行5例EVE。总结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5~76岁,平均62.5岁。病程2天~1个月。其中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1994-10/2007-10我们对4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急救治疗及护理。结果:37例(77.1%)好转或治愈出院,5例(10.4%)实施手术治疗,6例(12.5%)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7d,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较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而导致死亡;护理上应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防止并发症发生,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09-2009-09收治13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资料中误诊的3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率为24.64%,可误诊为内外科各种疾病,52.94%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外科手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内科保守治疗,34例误诊病例中好转22例,死亡12例,总病死率35.29%。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我院对Stand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经术前合理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后,采用了腔内支架隔绝术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7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6例,年龄38~79(平均57)岁。经螺旋CT、心脏彩超检查均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伴有胸背部剧烈疼痛15例,心前区疼痛2例。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真假腔的判别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1-05采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共7例,现就EVGE术中真、假腔判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淑梅  魏莹  焦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536-6536
2010-07我院收治1例马凡综合征Bentall、降主动脉术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曾先后2次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2001年Bentall术,2003年弓降部人造血管植入术)。2010-05发现左下腹部搏动性肿块,大小4 cm×4 cm,其搏动频率与心律同步。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科1996-2006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0-01~2005-12我科施行各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57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2例,平均40.7岁。均经CT和M RA检查确诊。D eB arky分型,Ⅰ型9例,Ⅱ型2例,Ⅲ型46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其中,B an ta ll手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2例,降主动脉瘤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27例,降主动脉腔内支架19例。体外循环最长185 m in,最短60 m in,平均95 m in,动脉阻断最长时间148 m in,最短46m in,平均87 m in。术后均呼吸机辅助呼吸10~36 h,平均16 h,重症监护室监护2~5 d,48例经治疗痊愈出院,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对5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左肾、输尿管结石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休克1例,急性胃炎1例。好转2例,死亡3例。1例尸体解剖明确诊断,4例经彩超、CT检查明确诊断。结论:急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对于腹痛、腹部不适的患者,不仅要考虑到常见病,还想到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尽量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4例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经验。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瘤14例应用彩超、多排CTA等检查明确诊断,均为DeBakey Ⅲ型,均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诊断和治疗及时正确,手术无死亡,效果均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发病急,进展快,容易漏诊及误诊,应用多排CTA主动脉造影可以快速明确诊断,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瘤,并发症少,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