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 A) 、Ⅲ型前胶原( PⅢ P) 、Ⅳ型胶原( C I V) 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 R I A 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212 例) 、正常对照组(83 例) 进行 H A、 PⅢ P、 C I V 含量测定。两组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t 检验。结果 肝炎患者3 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1) ,并且浓度随慢性迁延性肝炎( C P H) →慢性活动性肝炎( C A H) →肝硬化( L C) 逐渐升高( P< 0 .05) 。结论 H A、 PⅢ P、 C I V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判定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对 C P H 和 C A H 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指标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 ,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随着各种不同的慢性肝脏疾病的进展可逐渐形成肝纤维化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方法是肝活检 ,但由于肝穿刺存在取材误差 ,病人不易接受等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肝纤维化研究的逐步深入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准确的定量对于判断病情 ,估计预后及评价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 ,都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临床意义。1 Ⅲ型前胶原 (PCⅢ)Ⅲ型前胶原肽 (PⅢP)PCⅢ是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血中 ,… 相似文献
3.
4.
5.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依据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方案 ,将 17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 5组 ,并选择 3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 ,分别检测各组被检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板层素、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 ,以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脏炎症损伤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被检者与各组患者的 4项指标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4项指标的均值与肝功能受损程度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结论 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的损害有关 ,故诊断肝纤维化时 ,应考虑肝组织炎症对 4项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及层粘连蛋白(LN)的测定值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计数法检测128例慢性旰病,18例急性乙型肝炎及22例健康人血清HA、PCⅢ、CIV、LN4项指标定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旰炎轻度(P<0.01),但静止性肝硬化该4项指标定量反而降低甚至正常。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A、PCⅢ、CIV、LN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大意义,其中HA的敏感性最高,动态监测其变化情况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搪塞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的(CIV)联合检测在病毒性为肝纤维秉性民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RIA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212例)、正常对照组(83例)进行HA、PⅢP、CIV含量测定。两组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肝炎患者3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并且浓度随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LC)逐渐升高。结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与肝脏纤维化血清学检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能提高检测肝脏早期纤维化的敏感血清学指标。方法:对100例各种类型肝炎联合检查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四项指标分别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的中度,重度和肝硬化中依次升高,差异有显性(P<0.05)。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组织受损程度显示出良好的正相关性。AFP的检测结果较正常值有轻度的升高,差异有显性(P<0.05)。但各型肝炎之间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 ,由慢性肝炎发展形成的肝纤维化病人较多。以往肝纤维化确诊主要依据肝脏活体组织检查 ,但这种损伤性检查具有明显缺陷 ,动态观察很困难。有文献报道Ⅳ型胶原在血清中的浓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联 ,以此作为诊断肝硬变的灵敏和有意义的指标[1,2 ] 。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根据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 ]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分型 ,选择急性肝炎 38例 ,慢性肝炎 30例 ,肝硬化 4 0例 ,肝癌术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四项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405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四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A、LN、ⅣC、PCⅢ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中依次升高;PCⅢ到了肝硬变阶段并不再继续升高,反而比慢性乙肝重度组略有降低;LN、ⅣC在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组升高较显著.结论四项指标反映了肝纤维化的各个侧面,多项血清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全面判断肝纤维化的活动性,纤维化程度及早期诊断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乙肝抗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森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4):44-44,46
目的:观察乙肝抗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乙肝抗纤丸3 g口服,3次/d,治疗168 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护保药物对症治疗168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68 d两组患者肝功能(ALT、TBIL、ALB)、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变化.结果:治疗组ALB水平的变化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乙肝抗纤丸可提高血清ALB,使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改善肝功能、防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V复制及肝损伤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及放免方法 ,同期对HBVDNA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进行定量检测 ,应用ELISA法检测HBVM并同期检测肝功能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随慢性乙肝临床类型的加重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逐渐升高 (P <0 .0 1)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与ALT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HBV的复制水平 (HBVDNA定量及HBeAg)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BV复制水平与肝纤维化之间无直接关系 ,HA、LN、PCⅢ升高与ALT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各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和PCR法对37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见清甲—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379例中,甲、乙、丙、戊、庚型感染发生率分别占5.28%、76.78%、1.06%、8.18%、3.69%.未定型占5.01%。重叠感染有27例(7.12%),其中甲/乙、丙/乙、戊/乙、庚/乙、度/戊重叠感染发生率分别占11.11%、7.41%、40.74%、37.04%、3.7%。庚/乙重叠感染10例中有7例,庚/戊重叠感染1例为肝炎肝硬化。结论:乙型肝在为最常见的类型,甲型肝炎已大大下降.庚肝病毒在肝炎的慢性化和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α-干扰素(INF-α)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已十余年,研究发现在抑制HBV的同时,抑制肝纤维化,但对其作用机制尚有不同看法.而且远期疗效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停药后肝纤维化的变化,我们观察了45例接受过INF-α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者停药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技术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建立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杨氏模量值参考范围.方法 以4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58例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的肝脏S5、S6段杨氏模量值,并对48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将病理结果与杨氏模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杨氏模量值参考范围.结果 肝S5、S6段的杨氏模量值在慢乙肝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慢乙肝组S5、S6段杨氏模量值分别为(11.7±2.9、12.1±3.2)k 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7±1.1、5.8±1.3)k Pa.肝杨氏模量值在各纤维化分期间均有差异(P<0.05),S0~S4期肝S5段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8±2.2、7.3±1.9、10.3±2.8、10.3±2.8、25.3±3.6)k Pa,肝S6段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7±2.3、9.2±2.1、10.5±2.1、14.7±4.5、26.1±2.1)k Pa,且随S分期的增加,肝脏杨氏模量值有所增加.结论 SWE技术可确立肝纤维化分期的杨氏模量值参考范围,且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轻中度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德福韦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阿德福韦组在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层粘蛋白(LN)]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GF-β1、TNF-α、HA、PC Ⅲ、Ⅳ C、L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能促进HGF的表达,减少肝组织中TGF-β1、TNF-α分泌,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分解,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和减轻肝组织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调脂积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纤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脂积冲剂抗肝纤维化作用,寻找抗肝纤维化的有效中药复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OCl4合并高脂乳剂及酒精等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易善复作对照,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脂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光镜下行切片病理学观察.结果:调脂积冲剂组降低血清中HA、PCⅢ.结论:调脂积冲剂作为一个中药复方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探讨各指标对于肝炎的指示作用。方法:对正常人和各类肝炎患检测凝血因子、AT、PC、PS等29项指标以反映凝血抗凝系统状态;检测t-PA、PL、PAI、PLG、FDP、α2PI、DD、C、Fg、PAP:Ag、DD不改变外,其余各类肝炎患各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显差异;各指标均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关;AT/α2PI比率均<1;α2PI低于正常人的40%时,病人可出现出血,AT<20%预后不佳;vWF:Ag/Ⅷ:C比值升高提示患有并发DIC的可能。结论:肝炎患抗凝活性下降,存在着纤溶;各指标可用于评价肝脏损伤,防治出血,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血塞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G)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肝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减缓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