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中隔恶性肿瘤的手术径路。方法:16例中,鼻侧切开术8例、鼻内镜下手术5例、面中部揭翻术2例、经腭入路1例。并对其病理学特征、手术径路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鼻中隔鳞状细胞癌7例、腺样囊性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腺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术后随访1~10年,其中失访1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3例,无瘤生存10例。病死率为12.5%,带瘤生存率为18.8%,无瘤生存率为62.5%。结论:鼻中隔恶性肿瘤手术径路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术式。如病变局限于鼻中隔前下部或后部,则鼻内镜下切除;如病变涉及鼻中隔全部或累及鼻腔其他部位,则以鼻侧切开为宜;若患者年龄较小,则以面中部揭翻或经腭入路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蝶窦、鼻内镜辅助经鼻中隔-蝶窦和经鼻腔-蝶窦三种入路手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共28例。结果:Hardy-Wilson分级Ⅰ级者7例全切除;Ⅱ级者7例,5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Ⅲ级者11例,5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Ⅳ级者3例,部分切除。严重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个月~56个月,手术全切除17例中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克服了显微镜下不能观察蝶窦外侧壁重要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的缺点,经鼻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到达蝶鞍比较容易、损伤小的优点,符合微创外科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蝶窦、鼻内镜辅助经鼻中隔-蝶窦和经鼻腔-蝶窦三种入路手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共28例。结果:Hardy-Wilson分级Ⅰ级者7例全切除;Ⅱ级者7例,5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Ⅲ级者11例,5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Ⅳ级者3例,部分切除。严重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个月~56个月,手术全切除17例中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克服了显微镜下不能观察蝶窦外侧壁重要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的缺点,经鼻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到达蝶鞍比较容易、损伤小的优点,符合微创外科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5例,上颌窦癌2例,筛窦癌3例,恶性黑色素瘤1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7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肌上皮癌4例,鼻腔软骨肉瘤2例,腺样囊性癌3例,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其中32例术后采用放化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5年,其中22例随访1~3年,随访3年以上者18例。4例患者术后6个月~2年症状复发,再次行鼻内镜手术后疗效满意;3例术后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因无手术指征而行放、化疗;4例出现远处转移;8例死亡;其余21例在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实可行,但必须严格选择适应证,辅以术后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前颅底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前颅底区域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鼻内镜下鼻腔、筛窦及前颅底肿瘤切除术病例19例,其中筛窦鳞状细胞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肾透明细胞转移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浆细胞瘤1例,筛窦腺癌2例,腺样囊性癌4例,脑膜瘤2例。结果根据内镜下所见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8例瘤全部切除,1例大部切除。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1例术后1年死于脑转移,1例术后8个月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17个月后复发,其余16例肿瘤患者随访12个月~3年未发现复发。结论对于局限于鼻腔、筛窦的恶性肿瘤,以及瘤体大部在鼻及鼻窦内的前颅底良性肿瘤,鼻内镜手术可以将其完整切除,对于恶性肿瘤应慎重选择病例,术后应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侵犯颅底或原发于颅底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侵犯颅底或原发于颅底恶性肿瘤患者,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病灶。结果4例患者术后6个月至2年内症状复发,再次鼻内镜手术效果满意。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死亡3例,失访7例,其中随访3年以上9例。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颅底或颅底原发性恶性肿瘤切实可行,但必须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鼻科学     
鼻窦及前颅底恶性肿瘤鼻内镜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2002~2010年间共49例鼻窦及前颅底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情况,其中36例(73%)完全经鼻内镜手术,13例(27%)接受了开放手术(7例双额部开颅手术,2例面中翻手术,3例鼻侧切开手术,2例Lynch进路及1例柯陆氏手术)。平均术后随访3.58年(1.1-8.8年)。病理类型为肉瘤(9例),鳞状细胞癌(8例,其中3例为乳头状瘤恶变),腺癌(8例),恶性黑色素瘤(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6例),腺样囊性癌(3例),未分化癌(2例),低分化癌(2例),畸胎癌(1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外多形性腺瘤(1例)。开放手术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253例原发鼻中隔肿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中隔肿块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3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253例原发于鼻中隔的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3例鼻中隔肿块中,良性肿瘤2J9例,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采用鼻内/鼻侧径路,随访6个月~12年(平均72个月),173例无复发和恶性变,12例复发再次手术,9例死于其他疾病,25例失访。恶性肿瘤采用鼻内/鼻侧径路加放/化疗,随访12个月~15年3个月,6例于术后2年~6年7个月因复发或转移而死亡;余28例生存,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原发于鼻中隔的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关键是一次性彻底切除,而恶性肿瘤应采取综合治疗,术后应进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鼻中隔恶性肿瘤在鼻内镜下手术深浅层次问题.方法:将19例适应鼻内镜下手术的鼻中隔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浸润程度、手术过程探查情况分3组进行治疗.第1组(6例)实施第1层次手术治疗,第2组(9例)实施第2层次手术与部分患者加放疗,第3组(4例)实施第3层次手术与全部患者加放疗.结果:第1组中无瘤生存4例,局部复发2例;第2组中无瘤生存5例,局部复发2例,局部转移1例,死亡1例;第3组中无瘤生存2例,局部复发1例,局部转移1例.3组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为94.7%,5年无瘤生存率为57.9%.结论:鼻中隔恶性肿瘤鼻内镜下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手术深浅层次的选择与手术安全缘的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病例12例,其中筛窦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鼻中隔乳头状腺癌1例、鼻中隔黏液表皮样癌1例、腺样囊性癌4例.结果 根据内镜下所见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2例肿瘤全部切除.所有病例随访1 5~52个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蝶窦炎性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2006年12月的25例蝶窦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结果和随访。结果本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眼部症状,25例患者均经CT检查,均在全身麻醉经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手术,术后病理确诊,症状先后缓解或消失,随访6个月至2年末见复发。结论蝶窦炎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鼻内镜和CT检查能提高诊断率,鼻内镜下蝶窦手术是治疗蝶窦炎性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80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原因,提高修正手术的疗效。方法复习我院2004年以来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Ⅲ期80例修正手术病例的治疗体会,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年半。结果80例复发病例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后,随访一年以上,治愈42例,好转20例,无效18例,修正手术的有效率为77.5%,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熟悉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解剖,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特别是对几个容易引起复发的部位的处理得当,以及术后定期合理的鼻内镜随访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治疗的10例真菌性蝶窦炎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真菌性蝶窦炎以涕中带血、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鼻窦CT扫描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经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后随访1年,10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安全等优点,符合功能性手术的理念,是真菌性蝶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二次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包括复发并恶变7例。鼻内镜下手术28例,泪前隐窝入路9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入路13例,扩大上颌窦内侧壁切除入路6例,上颌骨切除术4例。总结疗效,分析其手术治疗策略。结果术后随访13~39个月,治愈29例;复发3例,其中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对于本病,应根据病变侵犯范围合理选择二次手术的手术入路及手术范围,以彻底切除病灶。内镜下多种手术入路可达切除肿瘤目的,可以避免鼻外辅助切口。  相似文献   

15.
高位及后段鼻中隔偏曲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彻底矫正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有效治疗鼻窦炎和顽固性鼻出血手术的方法.方法对20例鼻中隔高位偏曲,27例高位偏曲合并其它部位偏曲及5例后段棘突患者在鼻内镜下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及局部矫正术.结果经术后1~48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是治疗高位及后段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且并发症少,微创化.同时还可同期进行鼻中隔、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隐蔽性鼻出血的鼻内镜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鼻内镜诊治老年人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经鼻内镜治疗的老年人隐蔽性鼻出血患者7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过。结果本组病例中,依发生的频次高低,其出血部位依次为嗅裂(49例,69.01%)、下鼻道穹窿(10例,14.08%)、中鼻道后下区域(6例,8.45%)、鼻中隔前上区域(3例,4.23%)、鼻中隔骨性突起的凹面(3例,4.23%)。其中62例采用微波止血法,9例局部碘仿纱条加压填塞;1次性治愈62例(87.32%),2次治愈9例(12.68%)。随访3~5个月,鼻出血均无复发。结论老年人隐蔽性鼻出血好发于嗅裂水平的鼻中隔区域。于内镜下进行鼻甲骨折移位有利于明确出血点;对出血点采用微波凝固法或定位填塞,可有效制止鼻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于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径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如囊肿范围不超出鼻前庭,则开放囊腔保留囊肿底壁;如囊肿范围超出鼻前庭,则彻底去除囊壁上皮以消除囊腔。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均无复发,无明显鼻前庭瘢痕及前鼻孔狭窄等后遗症。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适应症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和实施手术方式.方法 对61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内镜下5种术式选择情况、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黏膜下切除术122例:1例鼻中隔穿孔,2例轻度鼻梁塌陷,1例拍击样中隔;改良黏膜下切除术101例,1例鼻中隔再偏曲;矫正术117例:2例高位、1例后下矫正不彻底;成形术176例:3例中隔再偏曲,其中2例需二次手术;改良成形术96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技术、年龄、器械和设备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的选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应用包括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盐酸西替利嗪、鼻内镜下鼻腔黏膜神经高频电灼术和鼻内解剖结构正常化手术在内的综合疗法治疗13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疗后随访1年,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本组患者显效110例(80.88%),有效24例(17.65%),无效2例(1.47%),总有效率98.53%。复发患者49例(36.02%),其0796%的病例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程短而且疗效显著,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