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征候群 ,易发展为AMI或猝死。我们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UAP 4 3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用肝素治疗UAP共 4 3例 (简称观察组 ) ,男 2 8例 ,女 15例 ;年龄 4 5~ 6 7岁 ,平均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8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3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未用肝素治疗的UAP(对照组 ) 2 4例 ,男 14例 ,女…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脏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低分子量肝素 (LMWHS)的抗凝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本文就我院治疗的 6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按照WHO冠心病分类标准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 38例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4例 ,卧位型 (静息 )心绞痛 8例 ,变异型心绞痛 4例 ,梗死后心绞痛 9例 ;男2 3例 ,女 15例 ;年龄 5 8± 14岁。对…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an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需积极治疗 ,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38例 ,与对照组相比 ,疗效较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选择UAP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 ,平均年龄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性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7例 ,自发型心绞痛 3例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 ,平均年龄 6 0 4岁…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重症状态 ,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10月 ,我院收治 3 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其中一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治疗 ) ,取得不同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 2例中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41~ 74岁(平均 61.5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7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9例 ,梗死后心绞痛 6例。 3 2例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各 16例。1.2 方法 :A组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 (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并认为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1] 。其病情变化复杂 ,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也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3月应用葛根素对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治疗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依据 1979年WHO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 80例住院患者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9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9例 ,自发性心绞痛 2 2例。按入院无后随机…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一种综合征 ,其危险性仅次于AMI。我院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用前列腺素E1 (prostaglandinE1 ,PGE1 )静脉滴注治疗UAP ,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依据 1 979年WHO关于UAP的诊断标准 ,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UAP诊断标准的 47例住院病人。其中男 36例 ,女 1 1例 ;年龄 56 1 0± 1 1 1 0岁 ;病程 2 45± 1 50年。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3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2 9例 ,自发型心绞痛 1 5例 (其中变异型心绞痛 3例 )。均经…  相似文献   

7.
李玉珍 《河北医药》2001,23(11):860-86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由于病情不稳定 ,它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又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发生猝死[1 ] ,故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我科自1 998年以来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型心绞痛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本研究 :(1 )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2 )无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图改变 ;(3)无出血倾向。共 76例 ,分为观察组 44例 ,男 36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8.9岁。对照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使用何首乌赤芍煎剂口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80例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治 8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男 5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9~85岁 ,平均年龄 5 5岁 ,病程 1~ 2 4年。 80例患者均按 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 ,均有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 ;静息心电图均有缺血改变 ,血流变学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36例 (4 5 .0 % ) ,不稳定型心绞痛 8例 (10 .0 % )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绞痛 30例 (37.5 % ) ,心肌硬化型并心绞痛 6例 (7.5 % ) ;合并…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9月间 ,我院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溶栓酶治疗 ,与单纯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作对照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 ,男 3 6例 ,女 2 0例 ,年龄 48~ 70岁 ,平均 6 1 .2岁。对照组 3 0例 ,男 1 8例 ,女1 2例 ,年龄 46~ 6 8岁 ,平均 6 5 .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 979年心绞痛分型标准 ,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心绞痛类型 :初发劳力型 1 8例 ;恶化劳力型 2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定 ,我院自 1996— 0 4~ 2 0 0 2— 0 9,共完成 2 98例。做为基层医院 ,我们将开展该技术的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2 98例中 ,男 193例、女 10 5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5 6 .3± 9.6 )岁。190例为心绞痛患者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0 6例 (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者 2 5例 ) ;5 6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其中 4例并发心原性休克 ,36例直接行 PTCA+支架术 ,6例在溶栓失败后进行 ,16例为发病 6~ 12 h心电图 ST段抬高并伴有胸痛患者。5 2例次 AMI溶栓成功后延迟 …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rapeetoris,UAP)是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2000年8月~2003年8月 ,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 治疗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病例选择 :我院收治的UAP患者55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无严重的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出血性疾病等抗凝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7例 ,男18例 ,女9例 ,年龄52~82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14例 ,恶化劳力型5例 ,按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4级标准 ,3级12例 ,4级5例 ,自发性心绞痛10例…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我院自199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均符合WHO制定的UAP标准,除外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倾向者。其中初发型劳力型心绞痛13例,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27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9年 10月以来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10 0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7年确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1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 0例 ,男 31例 ,女 2 9例 ,年龄 43~ 6 6岁 ,平均 5 2 .5岁 ;其中稳定劳累型 37例 ,不稳定型 2 3例 ;伴高血压 2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 ,糖尿病 7例。治疗组 10 0例 ,男 5 4例 ,女 46例 ,年龄 46~6 8岁 ,平均 5 7.2岁 ;其中稳定劳累型 6 3例 ,不稳定型 37例 ;伴高血压 2 8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3例 ,糖尿病 7例…  相似文献   

14.
198 8年以来 ,我对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肝素 ,同时与常规治疗组 30人进行了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二组共 6 0人 ,男 40人 ,女 2 0人 ,年龄 49~ 70岁 ,平均年龄 5 8 2岁 ,病情表现 :①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病程 <1个月的劳力型心绞痛 ;②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同等程度劳力所诱发的心绞痛发作 ,次数增加 ,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突然加重。③梗塞后心绞痛 ;④自发性心绞痛。1 2 分组方法 随机分组 ,肝素组 30例 ,男性 19例 ,女性11例 ,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9例。 6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开韦夫(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静脉滴注(1.2~6mg/h)治疗患者共100例(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4例),与对照组(应用异舒吉,2~7mg/h)102例(急性心肌梗死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作比较,疗程3~7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缓解心绞痛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2%;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其中头胀痛为7.0%、低血压为6.0%、胃肠反应为5.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S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1]。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选择了30例UAP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同时与硝酸甘油治疗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住院UAP患者60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PA诊断与分型标准。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2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5例;恶化型心绞痛22例;自发型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9例。剔除外伤和出血性疾病史,以及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7.
张翠平  尚勇  黄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13-10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为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初发劳力型(1个月内新发生)心绞痛及自发型(变异型和混合型)心绞痛。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的努力方向。我们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并进行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 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综合征 ,U AP患者病情较重 ,预后不良 ,极易发展为 AMI和猝死 ,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 ,其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 ,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我科 2 0 0 0年1月至 2 0 0 2年 7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 ( L MWH)治疗U AP,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U AP5 6例 ,其中男 40例 ,女 16例 ,年龄40~ 82岁 ,平均年龄 ( 62± 8)岁 ;均符…  相似文献   

19.
1999年~2001年,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合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WHO关于SAP诊断标准,至少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5次,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的门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SAP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52±16)岁。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分为A、B两组。A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1±12)岁;B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0±14)岁。  相似文献   

20.
美心力临床应用4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美心力对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49例心脏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3例(6.12%),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20.10%),劳力型心绞痛16例(32.65%),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40.82%)。将美心力40mg或60mg加入极化液250ml或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10天为1个疗程,用药1~3疗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3例,心前区疼痛2例24h内缓解,1例48h内缓解,有效率100%;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0%;劳力型心绞痛16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3.75%,心力衰竭2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5%。49例中合并频发早搏8例,用药后显效5例,有效3例。49例未见头晕、皮疹及血压下降、心率异常改变等副作用。结论 美心力疗效确切,药理作用温和、持久、广泛,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