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Ⅱ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Ⅱ,NF2)基因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携带野生型NF2的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鼠神经鞘瘤RT4细胞,质粒转染成功后实验细胞分为pEGFP-N1组、pEGFP-NF2组和对照组(未转染质粒组),以Western blot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pEGFP-NF2组细胞merlin蛋白出现明显高表达。pEGFP-NF2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高达37.7%,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EGFP-N1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F2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使其处于G1-G0期。结论野生型NF2可抑制大鼠神经鞘瘤RT4细胞的增殖,阻断细胞周期,使其处于G1-G0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Ⅱ型神经纤维瘤(NF2)抑癌基因546位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鼠神经鞘瘤细胞(RT4)中诱导表达.方法 用定点突变法将pEGFP-N1-NF2第546位异亮氨酸(Ⅱe)突变为蛋氨酸(Met)从而构建NF2突变子pEGFP-N1-NF2~(△Ⅱe546Met),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至RT4细胞,同时设pEGFP-N1-NF2转染组做为对照,Westem blot法检测细胞pEGFP-NF2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 酶切测序证实定点突变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T4细胞能表达pEGFP-NF2蛋白,pEGFP-N1-NF2~(△Ⅱe546Met)转染组RT4细胞抑制率低于pEGFP-N1-NF2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1个能够在RT4细胞中表达的单个点突变的NF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背景:获得高效、安全的基因转移载体是目前研究的目标。 目的:构建携带起搏通道(HCN2)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表达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6-07/2007-08在全军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 材料:质粒pIRES-EGFP为Clontech公司产品,PCI-HCN2质粒,含有人全长HCN2基因为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惠赠。 方法: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进入位点(IRES),构建HCN2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HCN2。将脂质体和pIRES-EGFP-HCN2基因混合后转染人胚胎肾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N2 mRNA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①重组质粒pIRES2-EGFP-HCN2的构建。②起搏通道基因HCN2 cDNA的克隆。③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荧光检测。 结果:构建的pIRES-EGFP-HCN2在转染8 h后开始表达,48 h达到最高。经酶切鉴定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HCN2基因。 结论:实验成功地构建了pIRES-EGFP-HCN2真核共表达载体,具有HCN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双重活性,IRES能够介导外源基因HCN2在人胚胎肾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arkin,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方法 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pCR2.1—TA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过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经G4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PC12细胞克隆中存在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arki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携带GDNF基因的神经干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扩增出该基因的全序列cDNA,并克隆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对重组质粒pEGFP-GDNF作进一步鉴定。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EGFP-GDNF转染至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结果 大鼠GD-NF cDNA已正确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而构建成重组大鼠质粒pEGFP-GDNF,GDNF基因在细胞中可稳定表达。结论 神经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能被GDN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GDNF有效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NOV)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真皮多能干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新生大鼠大脑组织总RNA为模板,扩增出1 178bp的NOV基因的cDNA编码区序列,然后用Hind Ⅲ和BamH 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中,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中,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产物,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NOV基因表达. 结果 NOV基因cDNA正确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中;重组质粒体外转染入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后,可见转染细胞有绿色荧光表达.转染细胞中检测到NOV基因. 结论 构建成功NOV基因重组质粒,并能在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中稳定表达,为NOV基因及真皮多能干细胞的作用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7.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痴呆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组织中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数量呈正相关,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蛋白成分为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tau蛋白的病理改变出现在痴呆症状之前并独立于-淀粉样多肽的异常。 目的:构建tau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反转录反应合成的人成神经瘤细胞(SH-SY5Y)的总cDNA中,扩增出约1.0 kb的tau cDNA片段,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转染入培养的人胚肾细胞,并利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的筛选,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au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人tau cDNA已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人tau基因在人胚肾细胞中获得表达,tau蛋白表达的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胞质,说明成功构建了pcDNA3.1-tau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大鼠脑组织总RNA中扩增NT-3基因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后,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L929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NT-3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为822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cDNA3/NT-3酶切后产生822bp和5.2kb的片段,DNA测序证实822bp片段的碱基序列与大鼠NT-3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pcDNA3/NT-3重组质粒。将其转染真核细胞后,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T-3能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NT-3,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L929细胞内的表达。方法以RT-PCR从人脑组织总RNA中扩增NGF-βcDNA,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后,以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L929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NGF-β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为750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cDNA3-hNGFb酶切后产生750bp和5.2kb的片段,DNA测序证实750bp片段的碱基序列与人NGF-βcDNA完全一致。将其转染L929细胞后,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GF-β及其前体proNGF-β能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NGFb,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基因的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研究其表达产物对U251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获得本实验需要的VEGF165基因片段,通过酶切pRB391质粒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基因,再通过适当的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VEGF165与PE38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VEGF165-PE38-EGFP,经酶切及DNA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后,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然后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VEGF165-PE38融合蛋白在293细胞的表达,并利用转染细胞后的培养上清体外测定VEGF165-PE38融合蛋白对U251的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结果 酶切分析及DNA测序证实,VEGF165-PE38融合基因被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IRES2-EGFP,RT-PCR及Elisa法检测证实重组基因可在293细胞表达.细胞转染上清对U251具有较强的细胞抑制效应.结论 VEGF165-PE38融合基因构建,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胶质瘤的靶向毒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背景: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已经被应用于免疫治疗的研究中。 目的:构建Der p 2真核表达载体,并证明能在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中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5-05/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疾病研究所完成。 材料:C57BL/6小鼠;plambd-Der p 2购自美国HESKA公司;pCI-neo质粒为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疾病研究所保存。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将原核表达质粒plambdDer p 2携带的Der p 2全长cDNA切下,重组到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然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以未转染质粒和转染空白载体pCI-neo的树突状细胞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pCI-neoDer p 2重组质粒结构鉴定。②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检测Der p 2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测序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中携带了Der p 2的全长cDNA序列,且与Gene Bank序列完全一致。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重组质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能表达Der p 2 mRNA和Der p 2蛋白。 结论:成功构建重组Der p 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树突状细胞后,能有效地表达于树突状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张睿  宋纯  王辉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15):2991-2994
背景: Akt在细胞存活、细胞增殖、细胞代谢和细胞凋亡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Akt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有很多的未知领域,但其作为生存信号的一个重要组件,已成为近年分子生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的:构建Akt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DC316-Akt1,观察其在293细胞(人胚肾母细胞)中的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09/12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pDC316质粒,由本元正阳公司提供;DH5α、293细胞为自备。 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自大鼠肝组织总RNA中克隆Akt1DNA片段,测序鉴定正确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DC316的EcoR Ⅰ、Hind Ⅲ的酶切位点,构建Akt1真核表达载体 Akt-pDC316,脂质体介导法转染293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转染293细胞中Akt1的表达。 结果:经测序鉴定,构建的Akt1氨基酸序列与野生型Akt1序列完全相符。将Akt-pDC316转入293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55 000位置有Akt1的表达。 结论:构建Akt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293细胞中可以充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SNCA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质粒,转染293T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并将扩增产物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上,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基因测序鉴定。pGC-FU-SNCA-GFP重组质粒包装293T细胞,转染24小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签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 blotting法测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GC-FU-SNCA-GFP慢病毒过表达质粒,获得了稳定转染的293T细胞株。结论人SNCA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和稳定转染293T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体外研究α-突触核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携带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载体。以利于初步筛选对APP mRNA水平作用的药物。方法 将pEGFP质粒和携带野生型APP695亚型的pXCJL经Hind Ⅲ酶切,连接.PCR初筛,酶切鉴定。进一步经测序证实。携带野生型人类APP751亚型cDNA的pCDNA3.1质粒用XbaⅠ酶切.Klenow酶填平.再用HindⅢ酶切.回收APP751片段;质粒EGFP用SmaⅠ和Hind Ⅲ酶切。将目的基因APP751片段与EGFP载体片段连接生成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 APP695和APP751重组质粒上的EGFP在COS-7细胞内得以表达。结论 构建的APP—EGFP融合基因重组质粒.有助于方便、快速地初筛出作用于APP mRNA水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携带生长抑制因子4(ING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G4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进一步研究ING4对胶质瘤血管生成影响提供基础。方法提取人胎盘细胞中总RNA,RT-PCR扩增ING4并克隆至pEGFP-C2载体,酶切电泳鉴定出阳性克隆送测序,利用靶向转染试剂jetPEI-HUVEC转染HUVEC,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转染细胞中ING4的表达。结果 成功扩增ING4基因,基因全长747 bp。重组质粒pEGFP-ING4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证明ING4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片段电泳结果表明:目的条带与ING4的开放读码框大小相符;测序结果和ING4的开放读码框比对相似性为100%。转染重组质粒后的HUVEC中ING4蛋白表达水平增强。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携带ING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G4,并可在HUVEC中获得ING4蛋白的增强表达。  相似文献   

16.
背景:热休克蛋白70的肿瘤免疫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常用的诱导内源性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方法,如热应激、缺血预处理等均存在一些弊端。 目的:拟构建携带并正确表达外源性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外源性热休克蛋白70基因连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DC315-EGFP中,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外源基因测序及PCR检测鉴定阳性克隆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鉴定外源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经PCR和测序证实外源性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正确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DC315-EGFP,转染293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热休克蛋白70在293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COS-7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应用RT-PCR从U251细胞总RNA中扩增GDNF cDNA,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以Fugene HD介导转染COS-7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RT-PCR产物为650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EGFPN1-GDNF经双酶切产生650bp和4.7kb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完全一致.将其转染COS-7细胞后,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DNF蛋白能在COS-7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pEGFPN1-GDNF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开展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空肠弯曲菌Penner O:19 galE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PCR扩增空肠弯曲菌Penner O:19 galE基因,构建pGEM-T-galE克隆质粒及构建pEGFP-N1-galE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galE,检测到其在293T细胞表达。结论 pEGFP-N1可作为Penner O:19 galE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人白介素18(hIL-1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建立hIL-18基因修饰并星稳定表达的人脑胶质瘤U87/hIL-18细胞。方法从人淋巴细胞cDNA文库钓取hIL-18基因后行PCR扩增,利用pcDNA3.1(+)质粒为载体,构建h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IL-18。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胶质瘤细胞U87,采用G418筛选单克隆细胞株,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hIL-18蛋白含量,提取细胞RNA,RT—PCR方法检测hIL-18基因在U87/hIL-18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所得hIL-18 cDNA序列与GeneBank比对一致,构建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质粒转染U87细胞后,经加压筛选获得hIL-18基因稳定、高效表达的U87/hIL-18单克隆细胞株,细胞培养72h的上清中,hIL—18蛋白含量达131.2pg/ml,且RT—PCR结果显示细胞中hIL-18基因表达呈阳性。结论成功构建h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IL-18,并建立U87/hIL-18单克隆细胞株,为hIL-18基因修饰的胶质瘤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编码人CD8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并检测CD80基因在U251中的表达。方法 PCR法扩增人类CD8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酶切法连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为重组质粒pcDNA3.1/CD80,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法将pcDNA3.1/CD80转染U251细胞株,应用RT-PCR、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检测人CD80分子在U251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CD80双酶切可切出约900bp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和NCBI检索CD80序列吻合;RT-PCR检测到pcDNA3.1/CD80转染后的U251细胞中CD80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免疫荧光标记的绿色荧光细胞,检测转染效率约31.8%;Western blotting可检测到约60kD蛋白条带。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1/CD80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了在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的表达,为后续研究CD80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以及制备神经胶质瘤肿瘤疫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