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5例符合条件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组(A组35例)、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组(B组35例)、针刺治疗组(c组35例)。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定,并分析其远期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100%,B组为85%,c组为82%。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2组(P均〈0.05),而B、c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疼痛强度(PPI)评分上,A组与B、c2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6个月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C2组(P均〈0.05),而B、C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枕大神经痛的病因不详,与其他头部疼痛不同,其疼痛部位虽然在头部,但支配该区域的枕神经不属于脑神经,而是源于第2~3颈神经。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寰枢椎关节的旋转移位,这种旋转移位导致第2颈椎(C2)棘突的偏歪和C2~3关节突关节囊的肿胀而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8例。A组采用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B组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差值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87.5%,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封闭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2周、3个月进行VAS、NDI评分和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VAS、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3.33%;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宫正骨手法对于改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和颈椎功能疗效肯定,特别是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实验组加以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VAS、ROM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VAS、ROM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予以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感,促使颈椎功能恢复,巩固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理筋正骨手法和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愈显率86.7%,对照组治疗2周后愈显率43.3%。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7.
8.
<正>颈源性头痛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指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椎旁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在一定的诱因条件下发生颈椎脊柱小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项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胀、痉挛或粘连,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颈脊神经根、椎管外血管、交感神经而引起头颈疼痛。我们自2006年在临床中运用龙氏正骨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小针刀松解枕大神经行程中易卡压的部位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A单纯封闭治疗组,用2%的利多卡因4 mL+曲安奈德20 mg制成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封闭注射。B组在A组基础上用小针刀进行分离松解手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A组优10例,良35例,差15例;B组优50例,良10例,差0例。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小针刀松解枕大神经行程中易卡压的部位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A单纯封闭治疗组,用2%的利多卡因4mL+曲安奈德20mg制成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封闭注射.B组在A组基础上用小针刀进行分离松解手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优10例,良35例,差15例;B组优50例,良10例,差0例.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观察正骨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1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正骨手法加小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正骨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诊断标准将43例头痛患者用龙氏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最后进行疗效评定;结论:在对头痛的诊疗中不应忽视颈源性头痛的可能,尤其是一些顽固性头痛,一旦确诊,龙氏正骨手法是一个低风险,高疗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该文主要介绍通过手法结合电针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加味圣愈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给予加味圣愈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汤药组给予加味圣愈汤治疗,手法组给予正骨手法治疗,西医组给予西医对照治疗。观察起效时间(OST)、症状消失时间(SDT)及缓解时间(RT),检测治疗前后的脑血管多普勒(TCD)的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汤药组90%,手法组90%,西医组80%,治疗组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DT、RT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CA、BA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圣愈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中枢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生日渐增多,而且有低龄化趋势。枕大神经痛是颈椎病较常见的一种表现,以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后枕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为特征,可波及前额、眼眶部,并间或有头重、头昏、颈强、眼胀感。笔者2013年3月~2014年3月采用电针天柱穴为主治疗52例该病患者,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共计52例,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17~73岁;病程最短20d,最长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小针刀松解"小T"治疗枕神经痛的VAS评分及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了解其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1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枕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针刀松解"小T"治疗,对照组予电针(疏密波)治疗"小T",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枕神经痛VAS评分、HIT-6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为(2. 71±2. 05)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 97±2. 88)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HIT-6评分为(1. 51±1. 02)分,对照组HIT-6评分为(6. 29±3. 92)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 2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 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 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小针刀松解"小T"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龙氏正骨手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8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针灸组)38例。完成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VAS值、颈椎DR片参数、椎-基底动脉TCD参数和随访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VAS评分将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分为4个等级,以便于临床应对;颈椎DR片颈椎生理弧度和颈椎屈伸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TCD检查结果,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舒张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A,RVA和BA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年后总复发率(24.3%)低于对照组(6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其主要机制与改善颈椎结构异常和相应椎动脉灌注有关,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思琴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306-2307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椎的退变、劳损外伤、颈椎小关节错位、椎间不稳、颈肌痉挛或炎症等各种内外因素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反射性地使大脑的兴奋性增高,致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睡眠不深等症状。龙氏正骨手法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和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电针及龙氏正骨手法,C组应用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重度疼痛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1)。结论: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治疗颈源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龙氏手法组和西药组各30例,分别采用龙氏手法和黛力新治疗,2个疗程(近期)及治疗后1个月(远期)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龙氏手法组近期及远期愈显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龙氏手法治疗颈源性抑郁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