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我院16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分析,探讨我院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和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患者的性别、年龄、ADR因果关系、合并用药情况、既往不良反应史、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6例ADR中,女96例,男70例,女性高于男性;注射剂(90.96%)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抗感染药物(50.20%)引起的ADR例数最多;发生的ADR累及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结论HT6K 医院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的642例ADR报告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42例ADR报表中,男性比例(50.94%)高于女性(49.06%)。在年龄分布方面,<10岁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比例最高;ADR发生时间在10~30min内较多;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58.88%);以静脉滴注方式引起的ADR为主(70.4%);引起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剂型是粉针剂(46.57%);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58.1%)。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促进医院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4年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3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在378例儿童ADR中,男性患儿255例(67.46%),女性患儿123例(32.54%);1~3岁年龄组患儿ADR发生率最高(27.51%);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最主要给药途径,共331例(87.57%);注射用无菌粉末是最主要剂型,有236例(62.43%);引发ADR最多的药品品种是抗感染药(50.26%),而抗感染药中又以头孢菌素类为主(43.68%);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35%),主要表现是皮疹、斑丘疹等过敏样反应;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痊愈或者好转(分别占64.29%和34.66%)。结论:儿童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品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用药中需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给药途径、方法、速度等,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8年120例不良反应报告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20例ADR报告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ADR,占75例(62.50%);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更易发生ADR,占37例(30.83%);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占50例(41.6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8例次(40.85%);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最多,占52例(42.33%);ADR发生的时间以0.5h~24h发生的最多47例(39.17%)。结论:加强ADR监测力度,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药品,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1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2009—2010年收集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6例ADR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80例,58.82%)高于男性(56例,41.18%);经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79例,占58.09%;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居首位,为79例次,占57.66%,其中以氟喹诺酮类引起的ADR最多,中成药居第2位;ADR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96例次,占50.53%)。结论:ADR主要由抗感染药和中成药引起,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成药是减少ADR的关键,加强ADR监测、提高ADR的预防和个体化用药是保证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的522份ADR报告,按照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反应分级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2例报告中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其中≤10岁的患者最多(30.46%);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最主要给药途径(97.70%);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41.18%);单品种以注射用左氧氟沙星(13.03%)所致的ADR最多;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62.64%)。结论临床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抗菌药物ADR的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呈报的236例ADR报告。结果:236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例数高于女性;年龄以20~29岁、30~39岁居多;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药品剂型以注射剂和粉针剂为主;抗微生物药品引起的ADR最多;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应重视医院ADR工作,加强ADR监测,减少ADR,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ADR工作水平,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65例ADR报表中分别从科室上报数量、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的类别、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科室上报数量以皮肤科最多,患者中男性36例,占总数55.38%;女性29例,占总数45.62%;怀疑ADR的药品共43种,抗菌药物引起的ADR的药物种类最多,频次最多,发生26例,占40%,。中药制剂引发ADR的发生12例,占18.46%。抗肿瘤药引发ADR发生7例,占10.77%;引起ADR涉及的系统及主要症状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到50.77%。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多是大环内脂类,发生7例。结论提高对ADR的监测与上报,及时分析ADR的信息,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症措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达到临床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2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俊凤  王海桃 《中国药房》2010,(10):924-92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213例ADR报告,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查的方式,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类别、剂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3例报告中,女性(128例)多于男性(85例);涉及药品128种;ADR主要由抗微生物药引起,其次是中药制剂;ADR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0.09%)、消化系统损害(30.09%);用药剂型主要是注射剂(65.73%);18.31%的ADR需要治疗。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药制剂和抗微生物药的监测,重视中药和喹诺酮类药物的ADR。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发生的125例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头孢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最多;给药途径中为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男性ADR的发生率为56%,女性发生率为44%。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ADR的发生,一旦发现及时处理及上报,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指针以及用法用量,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264医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整理的15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菌药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2.00%(63例)。150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8.00%(57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6例);以静脉滴注方式占91.3%(13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2.7%(6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尤其是对老年人的ADR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2.
某院562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562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在562例儿童ADR中,男304 例(54.1%),女258例(45.9%);1-3岁年龄组ADR发生率最高(47.0%);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共372例(66.2%);引发ADR最多的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44.8%),而抗感染药又以头孢菌素类为主(57.5%);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4%)。结论:给药途径、品种等多种因素与儿童ADR 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速度等,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扬  孟莉  姜德春 《中国药业》2013,22(14):91-9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预防和减少ADR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收集的1 4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分析,对ADR程度分级、药物类别、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共897例(61.31%)。ADR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最多,共492例(33.63%);其次是脑血管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分别是262例(17.91%)和184例(12.58%)。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对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我院1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大琼  曾永兰  汪泽 《中国药业》2010,19(23):48-5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2009年1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89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54例,42.86%);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4例,11.11%),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2例,9.5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1例,72.22%);ADR出现在用药1h内63例(50.00%);严重的ADR有17例,新的ADR有17例,有1例既是严重的又是新的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9例,44.70%),其次为消化系统(25例,18.94%)及神经系统损害(14例,10.61%)。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114例神经系统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14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涉及13类药物,52个品种,抗感染药居首位(18例,占15.78%),其次是眼用药物(16例,占14.04%)和消化系统药物(13例,占11.41%)。静脉用药引发神经系统ADR最多(93例,占81.58%)。ADR均较轻,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头痛、精神异常。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上报的618例抗肿瘤药物ADR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1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为408例(66.02%),女性患者为210例(33.98%);40岁以上的有537例(86.89%),其中男性为296例,占该年龄段的49.53%,女性为241例,占该年龄段的44.87%,男性超过女性。细胞毒类药物ADR发生率占首位,占19.26%,ADR主要表现以消化道反应为主,骨髓抑制为辅。结论抗肿瘤药物ADR在静脉滴注中较多,且人群以40~60岁男性ADR居多。今后要高度重视40~60岁男性ADR,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1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2012年上报的12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涉及的127例患者中,男61例(48.0%),女66例(52.0%),男女比例为1∶1.08;60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49例,38.6%).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61例,48.0%),其次为消化系统(24例,18.9%)和免疫系统(20例,15.7%).损害涉及的药品有56种,抗感染药占首位(19种,52例,40.9%),其次为中成药(17种,31例,24.4%);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25例,48.1%),以头孢西丁为首.结论 本院AD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以头孢菌素类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全年上报的ADR报告共192例,按报告类型、用药方式、引起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份报告表中,男性95例,女性97例,男、女之比基本持平,提示ADR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将年龄分成三段统计分析得到:18岁以下21例(占总例数的10.94%),19~60岁117例(占总例数的60.94%),60岁以上54例(占总例数的28.12%);治愈的有127例,好转的有63例,后遗症的有2例;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占总例数的81.35%,其中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3例,占总严重不良反应例数的68.42%;报告中,共涉及药品13类210种,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居前5位的依次是: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营养药、神经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引发ADR前10位的大部分为抗菌药物,其中环丙沙星居首位,有14例;报告中,由药物引起的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例数最多,占总例数的41.33%.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全年上报的ADR报告共192例,按报告类型、用药方式、引起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份报告表中,男性95例,女性97例,男、女之比基本持平,提示ADR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将年龄分成三段统计分析得到:18岁以下21例(占总例数的10.94%),19~60岁117例(占总例数的60.94%),60岁以上54例(占总例数的28.12%);治愈的有127例,好转的有63例,后遗症的有2例;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占总例数的81.35%,其中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3例,占总严重不良反应例数的68.42%;报告中,共涉及药品13类210种,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居前5位的依次是: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营养药、神经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引发ADR前10位的大部分为抗菌药物,其中环丙沙星居首位,有14例;报告中,由药物引起的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例数最多,占总例数的41.33%.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ADR报告填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茵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6.5%(47例)。101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5.6%(36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92.1%(93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9.6%(4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