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3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时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3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4例非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的情况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糖尿病组多部位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室颤、无痛性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糖尿病组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相比,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呈多部位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严重心脏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静脉溶栓治疗 ,已被公认为疗效肯定且安全的再灌注疗法 ,可使患者病死率和心力衰竭 (心衰 )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急性心梗静脉溶栓早期再灌注的建立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们观察了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梗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并与不伴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对象与方法1.对象 :选择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于发病 12小时之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0 6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者 3 0例 ,年龄 49~ 78岁 ,平均年龄62 .0 0岁± 8.88岁 ,前壁梗死 10例 ,下壁梗死 4例 ,其它及复合壁 16例 ,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校正QTc离散度 (QTcd)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室颤的关系 ,比较 41例AMI与 45例非心肌梗死者 ,住院期间不同时期心电图QTcd。结果 AMI者室颤组 (AⅠ 组 )在室颤发生前的QTcd(73 .2 5± 9.45 )ms显著延长 ,此AMI之非室颤组 (AⅡ 组 )及非心梗之对照组 (B组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4 2 .75± 7.2 4)ms、(3 0 .42± 9.19)ms,P <0 .0 1。认为QTcd对AMI室颤发生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左胸导联ST段下移与临床预后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收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72例 ,依据入院时心电图有无左胸导联ST段下移分为两组 ,无下移或下移 <0 1mV者为Ⅰ组 ,有下移且≥ 0 1mV者为Ⅱ组。结果 Ⅰ组 45例占 6 2 5 % ,Ⅱ组2 7例占 37 5 % ,Ⅱ组男性高龄者多 ,CK Mb峰值水平高 ,临床上合并低血压、Ⅱ°或Ⅲ°AVB、室颤、房颤、房扑、左心衰竭(Killip分级Ⅲ~Ⅳ级 )者较Ⅰ组高 ,P <0 0 5。住院病死率Ⅱ组高 ,P <0 0 5。冠状动脉造影Ⅱ组病人多支病变及合并前降支病变者显著增多 ,P <0 0 1。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入院时心电图左胸导联ST段下移者临床合并症多 ,预后差 ,住院病死率高 ,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及合并严重前降支病变 ,该类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106例血糖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合并糖尿病组和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组,比较发病时症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入院时高血糖且合并糖尿病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其余2组。结论早期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有糖尿病病史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衰临床常见 ,发展为重症心衰时治疗棘手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7年 5月用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 30例 ,疗效显著 ,病死率降低 ,延长生命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重症心衰 5 0例。硝普钠组 30例 ,男性18例 ,女性 12例 ,平均年龄 6 0 .32± 13.2 1;对照组 2 0例 ,男性12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6 3.2 5± 11.2 7,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 (P>0 .0 5 )。按 NTHA标准 ,全部符合心功能 级。硝普钠组 :冠心病 10例 (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左心衰 2例 ) ,高心病 7例 ,高心病合并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3例 ,风心病 3例 ,先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与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186例,并发2型糖尿病69例(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117例(对照组),均在发病后12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多部位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糖尿病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病死率、再梗死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重,静脉溶栓近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 997年 1 1月~ 1 999年 1 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51例 ,其中合并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8例 ,经治疗后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8例急性右室心梗病人 ,男性 ,均合并不同部位左室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合并下壁心梗者 5例 ,合并广泛前壁、下壁梗死者 3例 ,合并正后壁心梗者 1例 ;年龄 52~ 74岁 ;6例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 :4例颈静脉怒张 ,3例有呼吸困难 ,需高枕卧位 ,双下肢浮肿 ,1例曾有不明原因昏厥 ,当时血压为 0 mm Hg,经升压药物治疗血压上升不明显 ,且无小便 ;2例血压曾低至 80 / 4 0 mm Hg,经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 2 3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与 4 4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结果 观察组的甘油三酯 (TG) (P <0 0 1)、总胆固醇 (TC) (P <0 0 5 )含量及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TG HDL C) ( P <0 0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LDL C HDL C) (P >0 0 5 )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血脂异常情况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以及左心衰竭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20例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NYHA)变化,分析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原因。结果 20例中16例(80%)为无痛性AMI,17例为非ST段抬高型,2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LVEF<40%7例,LVEF≥40%13例。随诊8例患者,半年死亡2例,均合并糖尿病。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非ST段抬高型AMI,多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冠心病致病因素,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多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3年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至 2 0 0 0年 12月已完成CAG 185 0例 ,无一例死亡 ,术中发生室颤 9例 ,占 0 49%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在 9例室颤中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3~ 74岁 ,平均年龄 5 8 5岁 ,术前常规检查心肌酶谱和心电图 ,临床诊断 :9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4例 (2例为再发下壁心梗 )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2例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3例。造影资料(1)造影剂的选择 :9例中 5例应用泛影葡胺 ,4例应用优维显 ,均为 10 0~12 0mL。(2 )发生时间 :9例室颤中有 8例发生在行右…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选择近 5年因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患者183例 ,其中发病前已确诊为糖尿病者 2 6例为A组 ,非糖尿病的AMI患者 15 7例为B组。A组 :男女各 13例 ,年龄 4 6~73岁 ,平均年龄为 5 8.6岁 ,均为 2型糖尿病 ,发病年限最短数天 ,最长 15年 ,平均 6年 ;发病时血糖最低 5 .7mmol/L ,最高31.83mmol/L ,平均 15 .6 9mmol/L ,治疗过程中波动 6 .1~2 1.9mmol/L ,平均 9.18mmol/L。B组 :男 114例 ,女 4 3例 ,平均年龄 5 9.7岁。观察指标 AMI发病时的临床表现 ,疼痛、心衰、各种严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与QTc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急性心肌梗死 ( AMI)心室颤动与 QTc离散度 ( QTcd)的增加有关 ,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收集我院 1 987~ 1 997年间资料完整、在 2 4 h收住我院 CCU病房 ,并且在发病后 1周内明确发生心室颤动的 AMI患者 2 5例为室颤组 :随机抽取同期发病而在 1周内未发生心室颤动者 1 50例为非室颤组。AMI的诊断依据为典型的心电图 ,血清AST、CPK、CPK- MB、LDH增高。入选病例均无电解质紊乱及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室颤组中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65.5岁 ;非室颤组中 ,男 1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选取起病1~2周的急性心梗患者134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的AMI组(A组)和非糖尿病的AMI组(B组),并取健康对照50例,收集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并统计TOT、S 2项阳性率1、项阳性率及2项阴性率。结果A组TO、TS值显著低于B组,P<0.05;急性心梗组2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能放大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律震荡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1995~ 2 0 0 0年 ,我院共收治前间壁心肌梗死 5 2例 ,其中合并心衰 16例。与前间壁心肌梗死无心衰患者 3 6例比较 ,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均存有明显差别。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2例患者均符合 WHO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电图表现为在心前导联电极位置固定标记后 ,ECG动态改变仅局限于 V1~ 3导联 (排除心肌梗死延展者 )。 Kilip二级以上心功能者为合并心衰 ,5 2例患者分为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心衰组 )及前间壁心肌梗死无心力衰竭 (无心衰组 )。心衰组患者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 63 .8± 5 .0 )岁 ;合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1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与72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塞进行比较。发现糖尿病组;合并心衰、室颤、心源性休克及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高于非糖尿病组;再发梗塞、多处梗塞及心功能差者多;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17.
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特点 ,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提供线索。方法  96例初次发病的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 ,男性 77例 ,女性 19例 ,年龄 (35~ 77)岁 ,平均 (5 7 3± 10 7)岁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单支血管病变。根据发病时心电图表现的梗死范围分为 3组 :(1)单纯高侧壁组 2 3例 ,(2 )高侧壁加前壁组 5 8例 (其中前间壁 2 7例、广泛前壁 31例 ) ,(3)高侧壁加侧壁组 15例。比较各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特点。结果 高侧壁合并前壁心肌梗死的罪犯病变主要在前降支 (5 6 5 8) ,高侧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主要由回旋支病变引起 (13 15 ) ,而单纯高侧壁心肌梗死的罪犯病变则可能在对角支 (12 2 3)或回旋支 (11 2 3) ,各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部位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合并前壁心肌梗死者闭塞性病变的比例较高 (39 5 8)。合并前间壁心肌梗死者与合并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相比 ,病变部位和闭塞病变比例均相似 ,而前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明显好于后者 (14 2 7比 7 31,P <0 0 5 )。结论 根据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异常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测高侧壁心肌梗死相关病变的部位 ,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限制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8.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近期预后。方法 选择年龄≤ 4 0岁的年轻心梗患者 5 7例 ,并与随机选择的同期年龄≥ 6 0岁老年心梗患者 6 0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年轻心梗患者吸烟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 (6 6 .6 7%与2 8 33% ,P <0 0 0 5 ) ,而糖尿病发生率非常低 (1.75 % ) ,显著低于对照组 (2 5 .0 % ,P <0 .0 0 5 )。年轻人心梗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 ,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患者 (74 .5 1%与 4 0 .0 % ,P <0 .0 0 5 ) ,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 (8.77%与 2 0 % ,p <0 .0 5 )。结论 年轻人心梗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多为单支病变 ,吸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9.
既往和发病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近期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既往和发病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的 2 52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组比较既往心绞痛及发病前心绞痛对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左室功能等的影响。结果  (1 )分组 :2 52例患者中 ,兼有既往心绞痛和发病前心绞痛者 46例 (A组 ,占 1 8 3 % ) ,单纯既往心绞痛者 1 1 2例 (B组 ,占 44 4% ) ,单纯发病前心绞痛者 43例 (C组 ,占 1 7 1 % ) ,梗死前无心绞痛者 51例 (D组 ,占 2 0 2 % ) ;(2 )CK峰值浓度 :A组显著低于D组 (P <0 0 5)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峰值浓度A组显著低于D组 (P <0 0 1 )和B组 (P <0 0 5) ,B组和C组均低于D组 (P均 <0 0 5)。 (3)非Q波心梗的比率 :A组显著高于D组 (35 %与 1 6 % ,P <0 0 5)。 (4)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有既往心绞痛的A、B组明显好于既往无心绞痛的C、D组 (P <0 0 5)。 (5)左室射血分数 :A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而且B组和C组均高于D组 (P <0 0 5)。 (6)室壁运动Cortina计分 :A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 ,B组和C组均显著低于D组(P <0 0 5)。结论 既往心绞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发病前心绞痛可能导致缺血预适应的产生 ,二者协同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起保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我们对 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了早期溶栓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 2岁~ 6 8岁 ,平均年龄 6 0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 4例 ,糖尿病史 1例。 8例患者均胸痛持续时间 >30分钟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不缓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梗 4例 ,前间壁心梗 3例 ,高侧壁心梗 1例 ,发病时间均 <6小时。 8例患者均无溶栓禁忌症。 2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 :入院后 ,均立即予以吸氧、卧位 ,心电监护 ,嚼服阿司匹林 0 3g ,在距起病时间 <6小时予以国产尿激酶 10 0万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