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规范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早期规范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为量表评定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研究3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MBI在1个疗程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仲初  吴建平  郑书东 《重庆医学》2003,32(8):1065-106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6 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32例、对照组 2 8例进行对照研究 ,两组均经过相同的神经内科治疗 ,康复组早期予以Bobath(神经生理学疗法 )和运动再学习方法康复治疗 ,治疗开始及 1个月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功能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rlndex(BI)、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分。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末次 4项积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早期康复可使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68.4±8.5)分、(63.4±10.7)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为使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尽早康复,探索有效的脑梗死患者卧床期间偏瘫肢体的功能训练方法,选取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制定的康复计划予以训练,对比训练前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所有偏瘫肢体肌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早期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肌力恢复,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昊凌 《海南医学》2008,19(1):30-30,27
目的 探讨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康复组49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 经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简式Fugl-Meyer评定量(FMA)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日趋受到关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幸存的病人中有50-7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恢复,重返家庭,重返社会,对其康复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康复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采用6级肌力评分法,于入院和出院前各自评定肢体运动功能,两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早期给予康复护理。结果:入院3天内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官华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61-496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基础上针对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入院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讨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以及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郑丽珊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21-421,42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力法。在患者康复治疗开始时的24h内采用简式Fugl-Meger评估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以后在每1周诃估1次。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为佳,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也成为最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恢复,重返社会。现结合文献,对其早期康复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继发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病人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药物及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足下垂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93,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3、3.57,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预防或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继发损伤。  相似文献   

1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症状,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误咽、误吸,重者可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2].2008年5月~2009年5月,对我科收治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制订了以吞咽功能恢复为主的康复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住院吞咽障碍的脑血管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7~89岁,平均为54.8岁.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10例和常规护理组1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及既往史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钟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86-268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20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提出的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强化护理组采用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强化护理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4-177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炎症因子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较,实验组和対照组患者血清中的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対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三级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各分中心分别随机入选患者,然后在脑梗死和脑出血2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诊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测。结果1209例患者入选,其中康复组610例,对照组599例。两组患者入选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后脑梗死和脑出血康复组神经功能测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测评分(均P〈0.01)。康复组入选后各阶段的神经功能改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6个月后,脑梗死和脑出血康复组的神经功能分别改善了12.79分和15.23分,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8.30分和10.65分。此外,康复组评分下降的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早期尤为明显。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于卒中患者各阶段神经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于2007年5月~2009年2月,选择32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效果.方法 选择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6例为治疗组,在社区进行规范康复治疗;另选下属卫生站的脑卒中患者37例为对照组,只进行一周一次的康复指导.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Ba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ADL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疗效好,规范、专业的社区康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效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评定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精神状态。结果: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MA、BI和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0 d后两组比较,康复组FMA及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HAD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Pearson检验发现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与ADL的提高呈正相关。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精神状态,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内进行康复干预,最迟在发病1周内进行。方法包括肢体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翻身、坐起训练、坐立及站立平衡训练、行走步态训练及作业疗法,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同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并对家属进行培训、指导,出院后在家继续康复,并定期随访指导。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QLI、B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康复组抑郁状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早期持续康复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康复干预要及早进行,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20.
罗玉梅 《当代医学》2012,18(20):134-135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7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护理干预对两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