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前白内障仍然是全国乃至全球致盲第一的疾病,然而幸运的是自内障手术在近几十年发生了飞速的发展,从囊内摘除到现代囊外手术再发展到超声乳化吸除术,使白内障手术技术到达了近乎完美的程度。而人工晶状体也由需要大切口植入的硬性人工晶状体发展到可以从3.2mm切口甚至更小的手术切口植入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2.
4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及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通过对458例57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其中83例83眼合并高度近视),应用球周和表面麻醉,施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396眼(75.23%),439眼(82.36%),442眼(82.93%)。并发症主要有: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裂,术后角膜水肿。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尤其对于合并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焦点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远、近视力和视觉症状。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12篇2006年12月以前发表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12篇文献报道的结果不同,经META分析,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在1.0以上所占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优势比(OR)=1.02,95%置信区间(CI),0.71~1.46;OR=1.02,95%CI,0.54~1.9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近视力好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OR=6.00,95%CI,2.13~16.85),阅读时不需要戴眼镜的比例高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OR=7.55,95%CI,4.63~12.3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眩光和光晕发生率较高(OR=3.21,95%CI,1.95~5.31)。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在不影响远视力的同时,提高了近视力,阅读时不需要戴眼镜的比例增加,眩光和光晕的发生率高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 相似文献
4.
梁雪枝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19(2)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其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散光小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1,2].然而就其本身的精细程度和复杂性,严格要求术者双手、双脚、双眼及大脑的密切配合,从常规白内障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摘除术,需要有严格的训练和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3].现就我们最初开展的60例(6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白内障患者36人49只眼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天、l周及1个月、3个月进行常规裂隙灯、视力和眼压检查,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屈光状态、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63cm的裸眼中间视力、主观调节幅度。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远视力为1.02±0.30,最佳矫正远视力为1.11±0.26,裸眼近视力为0.53±0.16,最佳矫正近视力为O.88±0.12,63cm中间视力为0.51±0.12,主观调节幅度为(1.85±0.12)D。结论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体安全、有效,可为患者提供较佳的远、近及中间视力,但其远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耀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2,12(3):145-147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54只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为-4.00D-+15.00D。观察术中和主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结果:术后1天、1周、1上月和3个月视力在0.4或0.4以上的百分经分别为63.0%、72.2%、75.9%和77.8%,术后6个月以上的视力等于或大于0.4者为79.6%,等于或大于1.0者为18.5%。影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术中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和后囊膜混蚀。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吸出术合并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大多数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将12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只眼)植入亲水性硅胶折叠式IOL;对照组(68只眼)植入PMMA一体型IOL。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的变化。术后3个月散大瞳孔观察68只眼IOL的位置和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视力、1个月后手术性散光度数、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IOL位置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检查时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折叠式亲水性硅胶IOL便于植入及固定,术后炎性反应轻、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 ,它主要由钝挫伤或穿通伤引起。化学烧伤及间接的外伤作用如电击、辐射或中毒等均可引起晶状体混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近年来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最理想的方法 ,其增视效果好 ,并可重新获得双眼单视 ,现将我院 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开展的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3 5例 (3 5只眼 )患者中男 3 0例 ,女 5例。年龄最小者 6岁 ,最大 5 0岁 ,平均 2 6 5岁。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1 5年。除 6只眼为二期人工晶状体植… 相似文献
10.
包明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6):153-15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45只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利用分割碎核法进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40眼占77.78%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后黏连。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有效的手术方式,强调术中减少对虹膜骚扰,术后观察眼底及时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注射式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44例 ( 2 85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患者中的 12 8例 ( 15 3眼 )行 2 .8mm切口注射式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 ,另116例 ( 13 2眼 )在 2 .8mm切口基础上扩大至 5 .5~ 6.0mm ,植入后房型PMMA硬性人工晶体。结果 注射式组术后 7d视力≥ 0 .5者占 80 .4% ,随访 3个月视力≥ 0 .5者占 88.8%与PMM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注射式组术后炎症反应轻 ,早期视功能恢复快。结论 注射式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比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Ⅱ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分析并发症。方法对68例(68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行折叠式IOL11期植入术。根据晶状体囊膜的完整性来选择手术方式:50只眼有完整的或大部分残留的后囊膜。行IOL睫状沟植入术,18只眼后囊膜大部分或完全缺如,行IOL双侧襻的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束时IOL位置居中;术后IOL偏位1例,玻璃体积血1例,眼压轻度升高3例,经手术或对症处理后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平均,个月,所有术眼IOL居中,视网膜平伏。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51±0.44、4.38±0.29(五分记录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t=29.017,P〈0.01)。结论Ⅱ期植入折叠式IOL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晶状体眼,手术切口小,手术反应轻,可以明显提高视力,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办法,术中应注意根据晶状体囊膜情况采用适当的植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9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117例(123眼)9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7例123眼高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裸眼视力≥0.3者93眼(75.60%),矫正视力≥0.3者98眼(79.67%);裸眼视力≥0.5者81眼65.85%).矫正视力≥0.5者87眼(70.73%)。无严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高龄老年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安全、可靠、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经透明角膜3.2mm隧道切口对15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全程时间8~21min。术后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在0.5或以上者占49.1%,术后第7天为72.3%,术后1月≥1.0为74.8%,平均角膜散光术后第7天(0.91±0.55)D比术前增加0.19D(P<0.001);术后1月(0.77±0.56)D比术前增加0.05D(P>0.05)。结论:通过透明角膜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好,几乎不引起医源性散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8例3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只眼联合小梁切除术,2只眼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结果:术后30只眼(93.75%)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25只眼(78.13%),0.3-0.5者2只眼(6.25%),0.1-0.3者3只眼(9.38%),<0.1者2只眼(6.2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689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论:通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复明效果,对术后所有的并发症通过及时的观察和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全部好转,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0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手术治疗后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35只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75.6%。除Fuchs综合征外,老年性白内障且术后矫正视力≥0.5的百分经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合并其他眼病的白内障患者也宜争取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改进的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因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29例(29只眼),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小切口,利用推注器系统,将襻预扎了聚丙烯缝线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于睫状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手术并发症少,手术难度小,适应症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晶状体后囊中央切除治疗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25眼)固定性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患者行中央后囊膜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夹持手术,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人工晶状体均位于后囊后,位置稳定无偏移,中央区完全透明,效果满意。结论晶状体后囊中央切除术对固定性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的解除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