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娴 《开卷有益》2005,(12):16-17
湿即潮湿。在自然界的气候中,以一年之中的长夏季节湿气最重。长夏相当于农历的六月份,正值夏秋之交,阳热既盛,雨水且多,以致潮热充斥,故有“湿为长夏之主气”的说法。当潮湿淫盛,足以伤人致病时,便称为湿邪。湿邪引起的病证,即所谓“湿证”。湿有内、外之分。湿由内生的称内湿,湿自外来的称外湿。外湿除自然界的淫雨绵绵、气候潮湿外,也包括了居处环境潮湿、涉水淋雨、水中作业、汗衣沾身等因素。凡此种种引起的湿证,称为外湿病证。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以下几点。1.湿性重浊。重,有沉重、固着、重着之意。因此,湿邪致病多有以沉重感为特…  相似文献   

2.
关于外感湿邪致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感湿邪是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内经》关于外湿的论述较为丰富,后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发展,但大都局限于文献整理和临床应用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运用现代实验方法探讨与湿有关的病证,如湿阻证、湿热证及痹证等。还有人结合现代医学提出,湿邪应包含需要一定湿度而生长繁殖的细菌。但大体而言,有关湿的探讨尚缺乏全面深入研究,尤其在外湿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更是如此。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我们从六淫之外湿角度人手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根据祖国医学外湿形成的论述复制动物模型,并以外湿理论指导技术路线和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浅谈湿病     
祖国医学认为"湿"是外感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如冒雨涉水、居住潮湿等情况均可使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这是一种"外湿".人体脏腑内伤,如脾失健运,湿自内生,亦可致病,这是一种"内湿".  相似文献   

4.
湿邪为六淫之一,在临床上湿邪致病颇为多见。鉴此,兹就湿邪的产生、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临床常见的湿证与疾病,以及治湿的常用方法谈点心得体会。 1 湿邪的产生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的产生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多发于夏秋季节,特别是长夏,盖长夏、初秋之际,湿土当今,每多淫雨连绵,秽浊薰蒸,人于气交之中,感之而为病。或久居潮湿之处,以及水上作业、汗出当风、涉水等,均易外感湿邪。内湿的形成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薛氏曰:“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更指出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环境因素─外湿对正常小鼠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湿邪作用机体产生损伤的机理。方法:对模拟潮湿环境因素研制的外湿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在机体过氧化与抗氧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外湿模型小鼠出现了体重的下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共轭双烯(conjugated dienes,CD)指标的升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e,GSH-Px)指标的下降,说明外湿模型小鼠出现了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结论:外湿可以导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湿邪致病的机理研究。湿邪致病损伤阳气、阻遏气机的特性与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水液代谢机制相关,湿性重浊的机制与血氧分压、脂质代谢、一氧化氮以及炎性因子等水平的变化相关,湿性致病粘滞的特性与肠道微生物菌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T细胞平衡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湿性趋下的机制与机体免疫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体内酶的活性以及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密切相关。临床上湿邪致病往往兼夹痰、热、寒、风等因素,故今后应探讨湿邪夹杂其他因素的致病机制。同时应量化湿邪致病动物模型的检测指标,以更直观地说明湿邪致病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7.
湿邪是一种具有黏滞重浊、趋下特性的致病外邪,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湿证愈加多见。由于机体不同部位的特点、功能不一,湿邪侵袭时的病机也不一致,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临床诊疗。湿邪分内湿与外湿,本文拟以外湿由表入里的侵袭途径为线索,结合湿邪致病的特点,论述湿邪在机体各部位致病的临床表现,并比较其致病病机的异同。此外,本文还结合西医学的研究成果阐释湿邪的致病机理,更好地为中西医融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和精准用药提供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士训练后脑电图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一般环境下训练的官兵的心理、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已有许多研究,在高温高湿特殊环境下训练脑电图改变罕见报告,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强度较大的官兵EEG改变的研究尚未见报告,本研究抽取2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前后官兵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变化情况且进行分析,为在高温高湿特殊环境下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亦为我们临床治疗中署、颅脑伤、颅内疾病后出现的高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李丽芸教授治疗湿浊证不孕的临床经验.李丽芸教授认为,女子不孕之病因种类繁多,湿邪致病不容忽视.治疗湿浊证不孕必须辨清外湿内湿,分消湿浊;辨清虚实轻重,治本祛湿;辨清外湿内湿,分期用药.并附两个验案以进一步探寻李丽芸教授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0.
湿自长夏而来,虽为阴邪,然而也是火热所生之物,因此同时蕴含阴阳之性,往往容易与温热和暑热相兼。从哲学范畴看,湿源于阳热对土中水的气化,与水、土和太阳有着密切关联。中医对湿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完善。"湿"具备双重属性,既有利民生之性,也有致病之性,同时扮演着自然产物(如气候、环境)、生命化生者、邪气和致病因素等角色,蕴含着湿润、迟缓、黏滑、重浊、趋下等义,具有发病隐匿、广泛、急骤等特性。人体内的湿一方面源于外湿的侵入,另一方面源于脾主运化的失司。  相似文献   

11.
湿证论治     
湿为长夏主气,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湿有着密切的关系,湿在祖国医学病因病机学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医历来对湿邪致病极为重视,并有独特的治疗方法。现阐述如下: 自然界之湿,四季皆有,然长夏适值夏末秋初气温高而多雨,热气熏蒸,气候潮湿,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之季节。《内经》认为湿是“六气”之一,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构成万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故有“天雨时行,湿气乃用……其象长夏”的记载。反之就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故又说“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肘肿”,“因于湿,首如裹”等等,湿是自然六气之一,又是致病因素,还是病理和证候的一个归类代表。 湿邪大致分为内温与外湿两种。外湿是指自然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实验研究寒冷高湿环境下杂种犬肢体爆炸伤伤口细菌学变化,为战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寒冷高湿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模型,犬雷管炸伤肢体后,于伤后即刻、4、6、8、12、24、48、72、96 h 取伤口深处组织行细菌培养,周围空气、物品表面、实验犬皮毛拭洗液采样细菌培养、定量检测,定性分析和药敏试验.结果 寒冷高湿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伤口组织培养有细菌生长,主要菌群为革兰阳性菌,菌群随时间延长移位、改变,伤口感染时间为伤后24 h.结论 寒冷高湿环境下伤口感染时间为伤后24 h,研究结果为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年四季,皆有湿气。所以湿症及杂病夹湿极为常见。如风湿两感,湿温,湿热,暑湿,寒湿,痰饮,咳喘,泄泻,痢疾,黄疸,水肿,痹症,淋症,眩晕等等。现对湿邪与湿邪致病,结合临床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湿有内外之分 湿邪乃六淫之一,在病因学中相当重要。湿邪有内外之分,感受外湿致病及某些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湿阻碍气机而致病两种。外湿为六淫之一,内湿多因脾胃功能失常而生。外湿常由于大气中雾露雨湿过盛,或居处卑湿,潮润,涉水冒雨,衣湿裹身,长期水中作  相似文献   

14.
中医燥湿同病病因病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燥、湿属性与致病特点,对中医燥湿同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提出燥湿同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有:一外感燥、湿,合而为病。二脏腑失调,内生燥、湿,挟杂为病。三内外合邪,相兼为病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气象学角度对暴雨及湿证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暴雨致病总属湿邪,而又多抉风、寒、热等邪。暴雨致病从清湿、浊湿两条途径侵袭人体,清湿多挟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时于暴雨所致之湿证的防治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以来,克山病的病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水土病因研究方面,地学、化学、医学的许多学科团结协作,对病区与非病区的水、土、粮等多种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线索。克山病发病是外环境中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如病因确在水土方面,则外环境中某些化学组成的变化应在体内有所反映,故在重视外环境的调查研究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关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很有必要。我们按照全国克山病病因研究协作计划,于1973年末至1976年初,对几个克山病患区各型克山病人及健康人进行了血液中钡、锶、铜、锌、钾、钠、钙、镁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相似文献   

17.
较系统地介绍了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的病理生理改变特点,指出高湿高湿环境是引起脑二次创伤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伤病员早期伤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加强这一军事医学课题研究、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孟亚玲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02-902
外耳道真菌病亦称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致病的真菌种类很多,以念珠菌、曲霉菌、青霉菌等较多〔1〕。由于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于繁殖,故在我国湿热的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李振华教授采用温中健脾除湿通络法治疗顽痹的经验。李老认为顽痹的形成其本是脾虚,在脾虚生湿的前提下,又久居潮湿之地感受外湿,外湿引动内湿,内外湿结合阻滞气机不通,不通则疼痛;治疗上要标本兼治,治本之法在于温中健脾除湿,治标之法偏寒者祛风散寒,偏热者祛风清热,而通经活络应贯彻始终;方药用自拟通经宣痹汤(白术、云茯苓、泽泻、生薏苡仁、桂枝、知母、防己、香附、丹参、鸡血藤、制马钱子、穿山甲、木香、全蝎、蜈蚣、乌梢蛇等);这种把温中健脾除湿与清热通经活络药物巧妙配伍,既蠲除了痹病又顾护了脾胃是其治疗痹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 ,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一般西药的疗效欠佳 ,而中医药疗法有一定优势 ,笔者治疗男科疾病多年 ,在临床中总结出一些辨证治疗规律 ,介绍如下。1 湿邪为主因 ,肾虚是本质 ,痰瘀最关键《素问·太阴阳明篇》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从症状上看 ,本病多出现小便余沥不尽 ,或尿后滴白 ,小腹坠胀 ,阴囊潮湿等一派湿邪侵淫之象 ,所以本病与湿邪密不可分。湿邪致病有外感内伤 ,外感湿邪易夹湿携寒而成湿热蕴结或寒湿凝聚之候 ,笔者认为湿热蕴结乃前列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 ,加上病人长期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