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定量观察牛黄熄风胶囊(NHXFC)对大鼠脑内囊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脑出血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NHXFC,脑血康口服液(NXK)和生理盐水(NS)灌胃治疗7天,于治疗前后定量观察体感诱发电位(SEPs),神经病学评分,病理改变(病理学评分)。结果(1)治疗后NHXFC组SEPs各波(P1,N1,P2)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组和NS组(P〈0.01 ̄0.05),NXK组P2波潜伏期也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疗效.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胞磷胆碱钠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肌肉注射法,分别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胞磷胆碱钠(CS)和生理盐水(NS)给予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神经病学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改变.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神经生长因子和胞磷胆碱钠组治疗后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P<0.05),但这些指标在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NGF组和CS钠组神经病学评分与NS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②NGF组和CS组所有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缩短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组的P1,N1,P2潜伏期均短于盐水对照组(P﹤0.05) ;CS组仅P2潜伏期短于盐水对照组(P<0.05).③大鼠模型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神经病学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97~0.99,P<0.05).结论 NGF可明显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体感诱发电位可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和评价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方法:35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30只及假手术组5只。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实验组大鼠脑内囊注入自体血制成脑内囊出血模型。观察此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神经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SEPs)改变。结果:实验组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左侧内囊区不规则或椭圆形血凝块,大致有一个低倍视野范围,出血灶边缘脑组织疏松水肿,病变明显重于假手术组。神经病学评分为(2.74±0.46)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EPs显示,实验组各波潜伏期较手术前和假手术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用立体定向术回注自体血制成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更接近临床脑出血,且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SEPs)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8、10min及再灌注10、15、30min、1、2、24和48h监测SEP变化。再灌注24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缺血5min时SEPs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1波幅在缺血8min时明显减小(P<0.01),缺血10min时SEPs波形消失。再灌注后10min时SEPs波形恢复,但P1波幅小于缺血前(P<0.01),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15min时P1波幅恢复至缺血前(P>0.05)。再灌注30min后各时间点P1潜伏期虽然呈恢复趋势,但仍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24和48hP1波幅再次降低小于缺血前(P<0.01)。再灌注24和48h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增加(P<0.01)。再灌注24和48hP1波幅变化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相关(r=-0.881和r=-0.925,P<0.01)。再灌注48h可见受损脊髓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5.
牛黄熄风胶囊治疗脑出血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牛黄熄风胶囊对实验性脑内囊出血的疗效。将脑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NHXFC,脑血康和生理盐水治疗,在治疗前后观察动物的神经病学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改变。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NHXFC和NXK组治疗后的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SEP潜伏期缩短,但这些指标在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盐水对照组比较,NHXFC和NXK组治疗的神经病学评分降低。NHXFC组所有SEP波及NXK组部分波潜伏期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性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性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静卧休息、脱水降颅压、脑保护药物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平衡及利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创介入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比16.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0%比54.0%),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前NHI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HI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NHI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地提高脑出血性血肿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病死率,恢复神经缺损,改善生存质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30例多神经根神经炎(PRN)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FWCV)、运动传导速度(MCV)和F比率(Fr),腓神经MCV,胫后神经H反射传导速度(HCV),肌电图,正中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脑电图(EEG)。结果FWCV,MCV,Fr和HCV与相应对照组相比P<0.01或0.001。正中神经近段FWCV和远段MCV之间R=0.36,P<0.01。失神经电位出现率为14.68%。EEG异常20%,边缘状态23.33%,正常56.67%。正中神经SEPs各波异常以P_(13)、N_(16)、N_(18)、P_(22)多见。PRN的N_7-P_(13)、P_(13)-N_(16)、N_(16)-N_(18)峰间潜伏期异常率在成人分别为43.33%,23.33%和20%;在儿童分别为23.33%,30.00%和46.67%。PRN的胫后神经SEPs各波P_(40),N_(50),P_(60),N_(80)的异常率在成人分别为26.67%、36.67%、36.67%和40.00%;在儿童分别为10.00%、6.67%、16.67%和6.67%。提示PRN对整个周围神经均有影响,但主要影响近段神经(可能是神经根),部分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督脉组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督脉组穴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治疗后2组MMSE评分、MBI评分及P300波幅明显升高,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督脉组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作用途径并观察rTMS和加兰他敏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 :43例AD病人随机分成加兰他敏组(21例)和加兰他敏+rTMS组(22例).治疗前后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 :2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MSE、ADL、CD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MMSE评分均较均线值增加(P<0.01),ADL、CDR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加兰他敏组MMSE评分低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ADL、CDR评分均高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双侧高频及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其治疗前N1、N2、P3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1、N2潜伏期和P3波幅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与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比较,双侧高频组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结论 :rTMS+加兰他敏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AD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通过MMSE、ADL、CDR评分显示,rTMS+加兰他敏治疗对AD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醒脑静治疗为病例组,同期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体疗效相比,病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7354,P<0.01)。病例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二次出血等并发症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例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患者生活自理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例组患者不能自理的例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治疗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GCS评分(P<0.01),也明显高于该组治疗前(P<0.01)。结论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减轻患者昏迷程度,并减少远期致残率,较传统开颅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通口服液对急性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制成脑梗塞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脑通口服液、脑血康口服液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0d,治疗前后检查神经病学评分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脑通口服液治疗后的脑梗塞大鼠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但与脑血康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脑  相似文献   

12.
牛黄熄风胶囊治疗大鼠急性脑梗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牛黄熄风胶囊对实验急性脑梗塞大鼠的疗效,初步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30只Wistr脑梗塞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牛黄熄风胶囊,然莶通栓丸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7d,治疗前后检查神经病学评分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牛黄熄风胶囊组治疗后的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但与XQTS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显示:治疗后牛黄熄风胶囊组脑神经细胞的损害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鼠骨代谢的变化特点及芪归合剂对其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阿霉素NS模型,设模型组、激素治疗组、芪归治疗组、激素芪归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用药时间为3周。测量各组尿蛋白、血生化指标和右股骨长度;用HologicQDR-2000+DEXA行股骨全段骨密度(BMD)测定;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关联肽原(ICTP)水平。【结果】 模型组股骨长度(3.35±0.09)cm,低于正常组(3.53±0.11)cm(P〈0.05);芪归治疗组(3.46±0.09)cm,高于模型组(P〈0.05);激素芪归组(3.28±0.07)cm,高于激素治疗组(3.16±0.11)cm(P〈0.01);激素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股骨全段BMD(0.1357±0.0137)g/cm^2,低于正常组(0.1599±0.0101)g/cm^2(P〈0.01);激素治疗组(0.1208±0.0123)g/cm^2,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OC(16.31±3.87)μg,L和PINP(2.02±0.51)μg/L水平,低于正常组,分别(31.49±4.16)μg/L、(3.58±0.46)μg/L(P〈0.01);芪归治疗组血OC(25.90±8.26)μg/L和PINP(3.42±1.07)μg/L水平,高于模型组(分别P〈0.05和P〈0.01);激素芪归组血OC(12.01±1.97)μg/L和PINP(2.47±0.88)μg/L水平,高于激素治疗组,分别(6.12±3.26)μg/L、(1.63±0.74)μg/L(P〈0.05);激素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激素治疗组的ICTP(10.15±3.77)μg/L高于模型组(8.71±3.29)μg/L(P〈0.05)。【结论】NS鼠存在骨代谢的异常,激素治疗使骨代谢异常进一步加剧,而芪归合剂治疗对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二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二肽 (Gln)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 ,并用生理盐水、Gln等试剂预处理。分别在给药后 4 ,8,16h处死动物 ,检测血浆谷胱甘肽 (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浓度 ,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经Gln预处理后 ,各时间点动物血浆GSH、SOD浓度均增高 (P <0 .0 5 ) ,而MDA浓度则降低 (P <0 .0 5 ) ,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ln改善急性胰腺炎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血管侵犯(MVI)阳性肝癌病人肝切除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肝癌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MVI阳性组20例和MVI阴性组40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死亡率,分析MVI阳性肝癌病人肝切除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病...  相似文献   

16.
中药通心络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通心络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1)AMI模型对照组(对照组),(2)通心络小剂量治疗组(0·05g·kg-1·d-1),(3)通心络中剂量治疗组(0·2g·kg-1·d-1),(4)通心络大剂量治疗组(0·5g·kg-1·d-1),(5)假手术组。通心络各组预给药3d后行冠状动脉结扎180min,松解60min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和病理学分析。结果(1)与AMI前相比,对照组AMI后180min左室收缩压(LVSP)、心排量和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60min仅LVSP显著恢复(P<0·05),然而±dp/dtmax继续显著下降(P<0·05)。小、中和大剂量通心络组AMI后180min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同;再灌注后60min仅大剂量通心络组LVEDP、±dp/dtmax和心排量均显著恢复(均P<0·05),且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2)对照组MCE和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高度一致(P>0·05),再灌注后无再流区范围分别为78·5%和82·3%,心肌坏死面积占结扎区心肌面积的98·5%。3个通心络组LA与对照组相当(均P>0·05),但MCE和病理染色所测无再流范围在中及大剂量通心络组分别为41·1%、42·4%和24·1%、25·0%,坏死心肌范围分别为90·2%及81·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P<0·05或P<0·01),大剂量组也显著小于中剂量组(P<0·05或P<0·01)。(3)对照组再灌注后即刻和再灌注后60min冠脉血流量仅占AMI前的45·8%和50·6%(均P<0·01),而大剂量通心络组冠脉血流量分别占AMI前的76·0%和7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防治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缩小梗死面积;中剂量有效,大剂量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去铁胺(deferoxamine,DFX)降低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右侧基底节区尾壳核注射100μL自体全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ICH后2 h注射DFX,以后每12 h注射一次,直至7 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两组均在ICH后1、3、7 d进行行为学检测,并检测血肿大小、神经元凋亡、铁蛋白、血浆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ICH后7 d前肢放置明显恢复(P<0.01),ICH后3、7 d右转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ICH后7 d,观察组血肿分辨率明显降低(P<0.01);ICH后1 d,观察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但ICH后3 d,两组TUNEL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铁蛋白重链和轻链表达显著减少(P<0.05);血浆铁蛋白水平在ICH后3、7 d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FX缓解老年大鼠急性ICH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缺损,可能是通过影响急性ICH的内源性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经乳清酸治疗(AMIOA)和生理盐水治疗(AMINS)后梗塞面积、非梗塞区心肌肥大及能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在AMI后1,3,7,14d,AMINS与AMINS组梗塞面积无明显区别(P>0.05);在AMI后14d,AMIOA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AMINS组(P<0.05);梗塞后7,14d,AMIOA、AMIOS两组全心重量、右室重量/体重比相近,但高于假手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晚期孕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产前出血分为对照组(82例,产前未出血)和观察组(28例,产前出血)。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孕产妇发生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比较2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28例孕晚期出血原因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颈疾病及其他,发生率分别为50.00%、32.14%、14.29%和3.57%。2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 < 0.01),剖宫产率和子宫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观察组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胎儿窘迫和死胎发生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将显著增加,医护人员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及时对其展开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贾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7):920-922, 92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rt-PA)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按照rt-PA给药剂量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0.9 mg/kg)rt-PA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0.6 mg/kg)rt-PA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NHISS评分及CS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 0.01),但2组间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6%,与观察组的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rt-PA均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对神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提高药物经济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