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脾不能化生血液,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则失眠。归脾汤针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失眠,诸药配伍心脾共调,重在补脾,气血同补,重在益气,使脾气旺而血有所生、血有所统,血脉充则神有所舍、血有所归,则夜寐可安,心神可养。  相似文献   

2.
正不寐症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又名不眠、不得卧,即指失眠。本症多因阴血亏损,中气不足,心脾两虚或多痰、停水等原因而致。不寐症的病因,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由这些病因引起心、肝、胆、脾、胃、肾的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其基本病机以心血虚、胆虚、脾虚、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脊柱手术后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归脾汤(白术15 g,茯神20 g,黄芪15 g等,1剂/d)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34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结论 归脾汤治疗脊柱手术后心脾两虚型不寐,可明显改善不寐症状,使患者全心身得到调整.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出了《内经》中有关气虚的所有条文,分析归纳出《内经》中的气虚涵义:①是指一身之气虚亏,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②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③是指个体的体质差异。据此推出气虚的基本概念: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其推动、调节、防御、固摄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以体倦乏力、少气不足以息、防御和康复能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虚。气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亏虚同时并存时可合称为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气津两亏,但一般不再统称为阴阳两虚。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虚。  相似文献   

5.
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即一般所谓“失眠”。此乃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因甚多,但总不外乎虚实两种,以虚多见。笔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每获良效,兹举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禹 《求医问药》2010,(5):49-49
失眠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该病分为5个类型:肝火扰心型、痰热扰心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和胃气不和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采用参芪五味子联合归脾丸联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归脾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结果:实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归脾丸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归脾丸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失眠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发病率呈渐增趋势。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多因火、热、郁、瘀、痰、湿、食等实邪内扰,或脏腑气血虚损,如肝郁化火、心脾两虚等,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所致。笔者以酸枣仁汤和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以化裁治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5年国内外对肠脑轴机制的研究,结合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试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临床相关性,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三方面综述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基于肠脑轴机制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本病是女性绝经期前后,因机体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损,月经将断而引起的生理变化,但是由于机体的差异,精神状态及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女性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变化,导致机体、阴阳二气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不适症状。临床把本病分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肾阳亏虚型。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试论调肝治失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调肝治失眠许成群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235000)关键词肝;不寐脏腑阴阳协调、气血冲和是人体睡眠正常的基本条件。《类证治裁·不寐论治》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阳动阴静的规律发生错乱,即可导致不寐的发生。其证型虽有心脾两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取百会、神门、内关、安眠、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脾俞,针刺得气后对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行捻转补法,并施以温针灸治疗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总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归脾汤药物,疗程同治疗组。结果:对照组23例总有效率为82.6%,治疗组23例总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法疗效显优于口服归脾汤药物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失眠在中医学中又称为“不寐”。刘敏教授认为不寐之根本病机为阳不入阴、阴阳不交,与气血阴阳能否濡养密切相关。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刘敏教授概括不寐的病症特点为“阳多胆郁,阴多阳浮”:失眠阳证、实证多见少阳病,枢机不利,胆气内郁,胆火上扰心神;阴证、虚证多见少阴病,阳虚阴盛,虚阳上浮不得眠。临证善用六经辨证,重视阴阳气血,治疗以改善症状缓其标急、调节体质重在固本为主要目标。对于不寐表现为阳证者,治疗常用柴胡类方,以舒畅情志、解郁助眠;对于表现为阴证之不寐者,治疗以附子类方为基础方加减,以温阳固本、镇静安神。同时需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沈宝藩教授是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沈教授认为不寐病的发病多因过度思虑劳倦,致心脾肾受损,其将病症按虚、实分类,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则,常用自拟养心汤加减以补虚、温胆汤加减配伍以泻实。中医治疗不寐病具有证治分类较多的特点,沈教授采用虚实两型辨证法治疗不寐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文章对其治疗不寐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伤发热是由于人体的气血阴精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 ,有时偶见高热 ,也有不少患者仅仅是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体温并不升高。笔者多年来在中医辨证治疗内伤发热中积累了一些体会 ,现介绍于下。1 气阴两虚 ,虚火内炽型  此证患者多为素体气阴不足 ,或久病伤阴 ,阴阳失于平行 ,以致虚火内炽 ,周期性低热缠绵不解。治疗以调阴阳、补气阴为主 ,佐以清透虚热 ,处方立足于祛邪而不伤正 ,补正而不留邪的原则 ,使阴平阳秘 ,自然热退病愈。  例 1 :黄×× ,女 ,42岁 ,干部。患者反复低热一月余 ,在多家医院治疗未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刘小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464-1466
主要论述了归脾汤的组成及功效,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的各种慢性虚证,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下降,发热,体倦,面色萎黄,色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的各种血证,妇女月经失调等方面都可应用。可治疗惊悸怔忡,眩晕,不寐,郁证,汗证,血证,月经不调等诸证,说明归脾汤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7.
《内经》中阴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出了《内经》中有关阴虚的所有条文,梳理并归纳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①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②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③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将阴虚的基本概念确定为:阴虚是指人体之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而表现为虚热内生或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阴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心悸·心脾两虚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症候,多伴有失眠、头昏、健忘、疲劳、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归脾汤出自宋代《济生方》,对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心悸、盗汗、食少等效果良好。现代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我院应用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灵芪胶囊治疗心脾两虚证105例临床观察徐文龙周宜轩魏江磊戴晓华(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灵芪胶囊;心脾两虚证1995年10月~1996年3月,我们用灵芪胶囊治疗心脾两虚证患者105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房颤的病机中医界医家众说纷芸,总结起来其病机特点有二:一者多因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痹阻心脉,或情志不调而致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而发为房颤,此为其普遍性;再者房颤属风象,感受外风或虚风内动,舍心滞络,发为房颤,此为其特异性。前者是房颤初始的、间接的病机,是心系及其他脏腑系统病证共有的,后者则是房颤的直接病机。其基本病机为虚风内动,病位在心,累及于脉,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