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镜象”的心电图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改变情况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2例AMI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42例,其中18例有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下壁心肌梗死30例,其中13例出现胸前导联ST段改变,有“镜象”ST段改变组和无“镜象”ST段改变组相比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有更多的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电图“镜象”ST段表明梗死范围较大,有更多并发症,早期积极干预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评分系统(GRACE)评价丹红注射液对于不同危险度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58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ⅠA组:GRACE低中危对照组;ⅠB组:GRACE低中危治疗组;ⅡA组:GRACE高危对照组;ⅡB组:GRACE高危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溶栓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溶栓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各组间心肌酶峰值、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室壁运动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在同等GRACE评分水平中,治疗组在心肌酶峰值、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室壁运动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梗死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GRACE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无论低中危组及高危组,有较显著的降低心肌酶峰,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闫蕊 《中医药研究》2013,(12):1454-1455
目的探讨aVR 导联的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80冠心病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26例)及无抬高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部位与aVR导联S T段抬高的关系,以及心脏功能、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CAG 结果比较 aVR 导联ST段抬高组左主干(LM)、前降支(LAD)近端为IRA的发生率高于ST段无抬高组(P<0.05);aVR 导联ST段抬高组左室射血分数较ST段无抬高组低(P<0.05);aVR 导联 ST 段抬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 ST 段无抬高组低(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梗死血管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院前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院前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AMI患者分为院前溶栓组(发病时间〈3小时)和CCU溶栓组(发病时间3~6小时),观察溶栓后梗死血管开通率,采用多普勒超声(simpson法)于溶栓后4周、1年、3年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并分别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根据AMI溶栓再通标准,院前溶栓组再通率为85.04%,CCU溶栓组再通率为70.91%;1年、3年再住院率,院前溶栓组明显低于CCU溶栓组;3年病死率院前溶栓组明显低于CCU溶栓组,心功能各项指标院前溶栓组均优于CCU溶栓组D〈0.05。结论:院前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高,病死率明显下降,能有效阻止心室重构发生,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溶栓对溶栓效果的影响以及非早期溶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的60例AMI患者分为发病后0-3小时,3-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共四组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比较sT段下降50%的时间,胸痛缓解时间 ,CK-MB峰值提前时间结果四组比较sT段下降50%的时间,胸痛缓解时间,CK-MB峰值提前时间,有显著差异,非早期仍可使部分患者冠脉再通。结论AMI溶栓效果与时间窗有明显相关性,溶栓越早,开通率越高,愈后越好,对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伴sT段抬高的AMI患者可将溶栓时间延长,患者仍可获益。  相似文献   

7.
傅晓霞  吕健  杨帆 《中成药》2014,(5):933-936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后心脏的有效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STEMI患者68例,治疗组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32例单纯溶栓。比较两组溶栓前后心肌酶、心脏彩超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溶栓后CK、CK-MB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后7 d和14 d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亦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对再灌注后心脏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16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于入院即刻查血常规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尽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于入院2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单核细胞水平分为增高组和正常组,并记录溶栓开通情况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评价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增高组CK、CK—MB峰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为42.1%,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1%,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21.1%,病死率为13.1%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溶栓后临床指标再通患者增高组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单核细胞增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可能成为判断AMI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NSTEMI 术后患者 128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各 64 例。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尼 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 数(LVEDVI)〕、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MB)、N 末端 B 型利 钠肽原(NT–proBNP)〕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LVEDD、LVEDVI 较对照组低, LVEF 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cTn、CK–MB、NT–proBNP 水平较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患者 MACE 发生率为 1.56 %,低于对照组的 14.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 NSTEMI 患者术后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减少 MACE 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冠脉内血栓导管抽吸对急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9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PCI+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A组),PCI+替罗非班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即刻的血流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发生率、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术后2h胸痛缓解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心肌灌注明显增加,TIMI血流及TMPG血流明显改善,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发生率、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术后2h内胸痛缓解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病变的血栓负荷、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序贯治疗对高龄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IACS)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高龄老年NSTEIACS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序贯治疗,先予活血祛瘀之丹红注射液,而后改用益气滋阴之参麦注射液,分别使用15d,共30d。检测血栓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g),对心电图ST段变化及心绞痛疗效指标进行评价;并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组血栓相关指标及Fg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NST及ΣST改善及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反复心绞痛(AP)发作、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能促进老年NSTEIACS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脏事件发生,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溶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再通患者肌酸激酶(CK)峰值浓度、CK恢复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2周后左室收缩功能和心功能、心电图ST段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低于对照组,CK及CD—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2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室壁运动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通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有助予缩小其梗死面积,减轻再灌注损伤;对保护缺血心肌和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急诊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94 例急性 STEMI 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 观察组(47 例,急诊溶栓联合 PCI 治疗)与对照组(47 例,直接 PCI 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急诊溶栓联合 PCI 治疗可提高对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水平,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心电图,经溶栓治疗后ST段回升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肌细胞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8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胸前导联ST段的回升幅度。结果 :溶栓治疗2h后较溶栓治疗前ST段回升大于50%,患者自觉胸痛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提示临床溶栓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再灌注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室重构以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13例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5组,再灌注时间≤12 h 78例为A组,12~24 h 25例为B组,3~7 d 55例为C组,〉7~15 d 41例为D组,〉15~30 d 14例为E组。观察各组介入前后冠脉血流情况,介入前后及随访1年时心脏彩超变化,术后1年随访记录心血管终点事件。结果术后造影显示TIMI 3级例数B组明显少于其他组;TIMI 2级例数B组明显多于其他组;仅A组存在TIMI 1级者。住院期间,5组患者心脏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32,P均〈0.05)。1年后随访,患者腔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6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均无死亡或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可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胡艾芳 《中医药研究》2012,(10):1260-126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CPR后STEMI患者(溶栓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8例CPR后STEMI患者(对照组)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8%(P〈0.01),溶栓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能明显降低STEMI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作用。方法无ST段抬高的住院ACS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5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58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口服及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心电图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加用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在治疗无ST段抬高ACS时有效,可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及心绞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替普酶)33例与对照组(尿激酶)32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肌钙蛋白达峰时间、出血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再通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P〈0.05)、出血发生率6.1%、肌钙蛋白达峰时间13.4h±2.3h,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再通率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剂量组43例,低剂量组4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d,共服用3d,以后降为100mg/d。住院期间同时给予镇痛、静脉溶栓、降脂及减轻心脏耗氧等常规治疗。溶检开始前,高剂量组首剂给予氯吡格雷600mg口服,低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300mg口服,之后2组分别给予维持剂量75mg/d。检测治疗后2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达峰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治疗36h及治疗36d时主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CK—MB峰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达峰时间显著短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2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后高剂量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36h及治疗30d后,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300mg相比,采用氯吡格雷600mg作为起始剂量辅助治疗急性STEMI患者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心肌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护心口服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溶栓及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心口服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弓背形ST段抬高持续时间、Q-T间期离散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二尖瓣血流快速充盈期最大峰值流速与二尖瓣血流左房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的比值显著升高。结论 护心口服液可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