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GR)缺陷。糖皮质激素(GC)的生物效应是由GR介导的,GR缺陷导致靶细胞对GC的反应性降低,从而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并使GC治疗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刘荣玉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3):274-275,335
哮喘是一种常见病 ,在美国 ,成人中约有 5 % 12 %患有哮喘 ,每季度要花费约110亿美元[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 ,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GC)通过可溶性受体蛋白转录调控数种靶基因能有效的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 ,减轻气道炎症 ,改善肺功能。但在哮喘的治疗中约有 1/ 10 0 0 1/ 10 0 0 0的患者对GC的治疗并无多大效果 ,即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Steroidresistantasthma ,SR)。其定义为 :每日口服泼尼松 4 0mg ,连用 1~ 2周后 ,患者的FEV1改善值≤ 15 %预计值。与糖皮质…  相似文献   

3.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支气管哮喘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调节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不同气道炎症类型(嗜酸粒细胞炎症与非嗜酸粒细胞炎症)对吸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激素治疗的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42例,根据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嗜酸粒细胞〉3%,23例)与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嗜酸粒细胞〈3%,19例),进行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检查、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痰液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浓度。吸人激素治疗1、3个月时进行随访,重复上述哮喘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嗜酸粒细胞增高组痰嗜酸粒细胞比值、ECP水平基线值分别为0.080(0.063~0.178)、(324±149)μg/L,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分别为0.017(0.006~0.021)、(152±6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3,P均〈0、01)。嗜酸粒细胞增高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症状评分的基线值分别为(1.98±0.67)L、(65±20)%、7.0(5.0~10.0)分,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分别为(2.07±1.05)L、(66±27)%、5.0(2.0~9.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0.09、1.32,P均〉0.05)。吸入激素治疗1、3个月后嗜酸粒细胞增高组的嗜酸粒细胞比值、ECP水平、症状评分、FEV1和FEV1占预计值%分别为[0.019(0.010~0.060)、[0.036(0.006~0.070)、(173±153)μg/L、(173±122)μg/L、3.0(1.0~6.0)分、3.0(1.0~5.0)分、(2.42±0.64)L、(2.43±0.76)L、(77±13)%、(77±18)%,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6.71、5.93、7.38、5.78,P均〈0.05)。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分别为0.013(0.000~0.025)、0.012(0.004~0.031)、(111±50)μg/L、(117±50)μg/L、3.0(0.0~6.0)分、3.0(1.0~7.3)分、(2.22±0.86)L、(2.21±0.24)L、(71±20)%、(65±21)%,与基线值比较,嗜酸粒细胞比值、FEV1和FEV1占预计值%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8、0.80、1.37,P均〉0.05),而ECP水平和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8、3.5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度、基线FEV1和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FEV1改善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27、-0.02、0.03,P均〈0.05)。痰嗜酸粒细胞比值的基线值对激素治疗反应的阴性预测值最高(89.5%)。结论对于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的哮喘患者,吸人激素治疗能够抑制嗜酸粒细胞炎症,改善肺功能和症状评分。非嗜酸粒细胞增高哮喘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差,FEV1无改善。痰嗜酸粒细胞比值不高是激素治疗反应性差的最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受体3(CCR3)主要在嗜酸粒细胞,Th2淋巴细胞,肥大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上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CCR3通过与其配体结合,趋化炎症细胞到达并聚集于炎症部位参与气道炎症损伤。CCR3介导嗜酸粒细胞内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p38和JNK的活化。CCR3受体拮抗剂有望成为哮喘治疗新药。  相似文献   

6.
糖皮质激素对嗜酸粒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嗜酸粒细胞(Eos)是糖皮质激素(GCS)作用的重要靶细胞,GCS通过干预细胞因子网络,间接抑制Eos的生成,存活和功能,GCS对Eos凋亡可能具有直接作用,深入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膜受体与mRNA转录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阐明GCS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对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诱导痰中E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进行对比研究。对象与方法 2 0例来自本院2 0 0 2年11月~2 0 0 3年3月门诊哮喘患者,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 4 1±11)岁,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1] ,均为急性发作期(轻、中度) ,2 0例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为A组,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商品名:辅舒酮,葛兰素史克公司) 2 5 0 μg ,每天2次,吸入4周后,视为B组,期间给以硫酸沙丁胺醇(商品名:…  相似文献   

8.
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临床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激素依赖(SD)型哮喘临床特征和单个核细胞(PBMC)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水平。方法 26例激素依赖型哮喘,口服泼尼松20mg/d,7天,依据肺功能的变化,分为激素敏感(SS)型哮喘11例和激素抵抗(SR)型哮喘15例,比较两型临床、肺功能和PBMC的GR水平。结果 SS型和SR型哮喘在病史、肺功能和血嗜酸粒细胞方面差异无显性,SR型哮喘患PBMC的GR水平明显低于SS型哮喘患(P<0.002)。结论 激素依赖型哮喘包括SS型和SR型哮喘,SR型哮喘GR水平异常低下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支气管哮喘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本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调节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抵抗(SR)型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发生机制。方法选择SR型哮喘患者15例及糖皮质激素敏感(SS)型哮喘患者15例,比较两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基础肺功能。采用放射配基结合位点分析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观察氟美松(10-7mol/L)对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IL)-4的抑制作用。结果除了对泼尼松治疗的临床反应明显不同外,SR型与SS型哮喘在一般临床特征及基础肺功能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SR型哮喘患者PBMC的GCR水平显著低于SS型哮喘患者(P<0.05)。氟美松对PBMC产生IL-4的抑制作用在SR型哮喘显著低于SS型哮喘(P<0.001)。结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差是SR型哮喘的惟一临床特征。T细胞对糖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相对不敏感是SR型哮喘的细胞学基础,GCR异常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对嗜酸粒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Eos)是糖皮质激素(GCS)作用的重要靶细胞,GCS通过干预细胞因子网络,间接抑制Eos的生成、存活和功能。GCS对Eos凋亡可能具有直接作用。深入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膜受体与mRNA转录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阐明GCS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据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调整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剂量,改进哮喘病情控制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研究期为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门诊持续性哮喘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EOS组20例,根据痰EOS计数调整激素剂量;指南组21例,根据哮喘诊疗指南(主要包括症状和肺功能)调整激素剂量。筛选期为2周,入组后在15d、2个月、4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其中后3次进行诱导痰检查,并调整激素剂量。主要观察指标是急性发作例次,其他指标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量、症状评分、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激素用量、痰EOS变化。结果在为期6个月的观察期,急性发作总例次EOS组为11例次,指南组为26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0.026)。平均每人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揿数/d、症状评分、PEF和FEV1、吸入激素用量,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痰EOS比值[中位数(25%-75%)]EOS组基线值为0.067(0.015,0.169),随访结束时为0.048(0.015,0.150),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明显降低(F=3.39,P=0.02);指南组分别为0.040(0.014,0.133)和0.045(0.012,0.236),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P=0.37)。结论根据痰EOS计数调整激素剂量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进一步改善病情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3.
对豚鼠哮喘模型进行哮喘发作第1、3、7、14天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磷脂酶A2(PLA2)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从哮喘发作第3天起,GR最大特异结合量(Bmax)及平衡解离常数(Kd)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PLA2活力则自哮喘发作第1天起显著升高(P<0.01)。GRBmax与PLA2在发病过程中呈线性负相关(γ=-0.9023,P<0.05)。认为GR数量降低可能与哮喘应  相似文献   

14.
现已明确细胞凋亡是人体清除衰老和不需要的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异常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病人气道嗜酸粒细胞持存在,活化,细胞内生物活性的物质释放的主要原因,因而是支气管道哮喘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就嗜酸粒细胞凋亡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白细胞糖皮质激素的受体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了外源性及内源性哮喘患者外周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同时测定其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发现哮喘患者G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降低程度与疾病初发年龄、病程密切相关,而哮喘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提示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尚未受到明显损害,但其GCR功能存在异常。关于哮喘患者GCR功能异常原因,我们推测与哮喘患者遗传倾向有关,同时与环境因素反复刺激、疾病反复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嗜酸粒细胞(EOS)上前列腺素受体(DP1/CRTH2)调控其分化、成熟、迁移和募集功能,本研究试图了解在哮喘时外周血PGD2水平和EOS上DP1/CRTH2受体表达改变,探讨哮喘时EOS气道中浸润的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雾化诱喘.用放射配体法分析其外周血EOS上的PGD2受体;用ELISA测定大鼠血中PG D2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镜检.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有显著的淋巴细胞和EOS浸润,具有典型的哮喘病变,哮喘组外周血PGD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组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EOS上DP总结合和CRTH2受体结合容量显著增加(P<0.01),D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PGD2水平增高,同时EOS细胞上CRTH2受体表达增多,增高的PGD2可通过CRTH2信号转导途径,使EOS趋化作用增强,向气道内浸润,产生炎症效应,导致哮喘病理上EOS浸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嗜酸粒细胞(EOS)上前列腺素受体(DP1/CRTH2)调控其分化、成熟、迁移和募集功能,本研究试图了解在哮喘时外周血PGD2水平和EOS上DP1/CRTH2受体表达改变,探讨哮喘时EOS气道中浸润的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雾化诱喘。用放射配体法分析其外周血EOS上的PGD2受体;用ELISA测定大鼠血中PGD2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镜检。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有显著的淋巴细胞和EOS浸润,具有典型的哮喘病变,哮喘组外周血PGD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组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EOS上DP总结合和CRTH2受体结合容量显著增加(P〈0.01),D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PGD2水平增高,同时EOS细胞上CRTH2受体表达增多,增高的PGD2可通过CRTH2信号转导途径,使EOS趋化作用增强,向气道内浸润,产生炎症效应,导致哮喘病理上EOS浸润特征。  相似文献   

18.
观察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水平及平喘药物对其影响。用放射性配基竞争结合法测定连续激发嘟喘和药物治疗后各时点肺组织GR和β-AR。激发后第1天肺组织胞浆GR最大结合容量显著升高,3天后迅速降至低于正常水平,平衡解离常数值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5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丽  王燕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4):1889-189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发生过程,其中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IL-5生物学功能、与哮喘的关系及其在哮喘的治疗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豚鼠外周血、肺和骨髓组织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和肺组织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CC趋化因子受体3(CCR3)和白介素5(IL-5)的表达及激素对其影响,探讨在气道-骨髓-循环-气道是否存在着调控EOS定向迁移的信号环路及激素干预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0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在末次激发6h后处死豚鼠;取豚鼠颈动脉血、骨髓和肺组织,分别制备血涂片、骨髓涂片和肺组织切片;外周血和骨髓涂片用Wright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肺组织切片用Eotaxin、CCR3和IL-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豚鼠外周血、骨髓和肺组织中EOS百分比分别为:A组(1.33±0.52)%、(1.17±0.41)%、(1.67±0.52)%;B组(4.83±0.98)%、(3.17±0.75)%、(4.00±0.89)%;C组(2.68±1.03)%、(1.67±0.82)%、(2.83±0.75)%;D组(2.67±0.52)%、(1.83±0.75)%、(2.67±0.52)%;B组与A、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较D组降低骨髓EOS百分比似乎更明显;豚鼠肺组织Eotaxin、CCR3和IL-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A组(2.29±0.35)%、(2.07±0.15)%、(1.92±0.09)%;B组(3.27±0.42)%、(3.66±0.47)%、(3.03±0.33)%;C组(2.80±0.22)%、(2.98±0.45)%、(2.54±0.32)%;D组(2.75±0.3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