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大血管损伤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术中大血管损伤的病例,腹部血管占90%(19/21),其中门静脉损伤5例,下腔静脉损伤5例,其余静脉9例,均为上腹部及后腹膜手术损伤。结果血管修补12例,吻合术1例,损伤血管结扎术4例,死亡4例,其中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损伤止血失败死亡3例,颈总动脉损伤结扎死亡1例。1例下腔静脉结扎术后两下肢肿胀,1例肾动脉损伤后行肾切除术。血管修补、吻合或血管重建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术中大血管损伤重在预防,血管修补或吻合术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 ,病情十分危重 ,术前明确诊断及术中处理较困难 ,死亡率高 ,应引起特别重视。我院自 1 985年~ 1 999年间 ,收治此类病人 2 0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 2 0例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1 8~ 65岁 ,平均 32岁。闭合性损伤 1 3例 ,开放性损伤 7例。损伤血管 :腹主动脉 3例 ,下腔静脉 7例 ,肝右静脉 3例 ,脾动脉或脾静脉 3例 ,胃网膜右动脉 2例 ,右髂静脉 1例 ,小肠系膜血管 1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 1 6例。受伤至就诊时间 0 .5~ 3.5 h。入院时血压 0 /0 k Pa5例 ,( 1 1~ 8) /( 6~ 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事发现场附近急救中心或基层医院在大血管损伤救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8例躯干及四肢大血管损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中,除2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痊愈,无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结论事发现场附近的急救中心或基层医院在躯干及四肢大血管创伤的的救治上是切实可行的,并具有明显的救治时效优势和损伤控制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术中取栓及合并静脉损伤修复等。结果:截肢3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11例多普勒超声证实损伤血管血流通畅,下肢血供不足1例,下肢肌肉挛缩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提高对血管损伤的认识是提高肢体救治存活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Fogarty导管常规取栓和早期筋膜切开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四肢大血管损伤外科救治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处理措施。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37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前处理措施、手术方式选择和死因分析。结果:血管修复后肢体血循环良好者30例,遗留肢体肿胀者4例,截肢3例。死亡3例。结论:术前对伤肢进行暂时止血,同时积极抗休克,及时正确修复血管,尽量缩短肢体缺血时间,妥作好术后处理,必要时果断截肢,可以提高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椎间盘手术损伤前方髂动静脉的救治水平。方法总结近年救治2例椎间盘手术致左髂总动脉损伤的原因,手术探查和修复损伤血管的治疗经验。结果经腹腔切口可充分暴露和迅速阻断髂总动脉的血流,能成功探查血管破裂口并进行修复。术后假动脉瘤形成后破裂大出血的救治比术中及时发现的救治困难。术后常引起缺血性结肠炎、肠麻痹、肠梗阻等合并症,最后致不可逆性休克和多脏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和迅速成功修复损伤血管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病人的处理经验。方法40例患者入院后均先建立输液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处理方法,本组病例中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35例。结果本组治愈37例,死亡3例,病死率7.5%,其中非手术治疗2例,死于严重脑外伤1例及急性大出血而来不及手术1例。术后死亡1例,死于严重复合伤。结论腹腔内出血均应先建立输液通道,迅速补充循环血容量,同时进行有效的监测,依赖必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手术指征的及时探查,避免腹腔内出血的漏诊,故腹腔内出血的病人早期诊断及救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吕绍勋 《中外医疗》2009,28(3):52-53
目的探讨腹部多发性损伤急诊救治方案,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9例腹部创伤中多发性腹部损伤89例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急诊手术35例,边抗休克边手术43例,入院监护下伤员病情进行性加重继而手术11例,观察伤情恢复情况。结果救治89例多发性腹部损伤,87例治愈,生存率达97.8%;死亡2例,病死率达2.2%,死亡原因MOF。结论腹部多发性损伤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处理,核心是伤情准确诊断,重点是手术及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腹部创伤患者诊治分析,总结存在的不足和提高我院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接收治疗的15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中,肝损伤50例,死亡2例;脾损伤80例,切除78例,修补2例,无死亡;小肠损伤10例,死亡1例;胃损伤5例,无死亡;胰腺损伤3例,无死亡;大肠损伤5例,死亡1例;直肠损伤4例,无死亡。8、肛门损伤3例,死亡1例。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提高对腹腔各脏器损伤的认识和救治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多发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多发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救治40例多发性腹部损伤,39例治愈,生存率达9750%;死亡1例,病死率达25%。结论腹部多发性损伤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处理,核心是伤情准确诊断,重点是手术及时。  相似文献   

11.
虽然骨盆或髋臼骨折引起的骨盆大动脉损伤很少发生(15%~20%),合并髂外动脉损伤更为罕见,但该类患者死亡率非常高(75%~83%)。然而骨盆或髋臼骨折导致主要动脉损伤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分享4例髋臼顶柱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病例外科治疗,试图探讨该类型骨折引起髂外动脉损伤的机制。4例患者入院后行损伤控制复苏及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患者恢复良好。通过分析4例患者受伤经过及骨折类型,我们考虑髋臼顶柱骨折发生后,由于髂外动脉通过髂耻筋膜等软组织与髂腰肌有一定连接,髂外动脉可能随髂腰肌一起被牵拉入骨折端间隙,髂外动脉直接被骨折端割破,或患者在搬运及骨折复位过程中,骨折块刺破髂外动脉。虽然髋臼顶柱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很少发生,但其损伤后果是灾难性的。临床医生遇到此类病人时,应高度警惕大血管损伤的可能性,必要时可通过CT血管三维重建或动脉介入血管造影术,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以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12.
224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本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创伤病人 2 2 4例 ,均经体格检查 ,采用诊断性穿刺、B超和X线透视确诊 ,并及时行手术探查。结果 治愈 2 18例 ,占 97.32 % ;死亡 6例 ,占 2 .6 8%。结论 交通事故造成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多见 ,伤情复杂 ,合理采用腹腔穿刺、B超和X线检查 ,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的基础上 ,掌握手术时机 ,积极剖腹探查 ,正确处理损伤的脏器 ,及早使用抗生素 ,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洪林  陈翔  李坚  孔令泉 《重庆医学》2005,34(6):873-873,876
目的探讨臀部损伤合并血管损伤致大出血救治的程序、止血的路径和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7例臀部外伤所致臀部大出血的治疗经过.结果15例局部伤口扩大止血成功;4例腹膜外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5例剖腹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1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仍出血不止,扩大局部创口结扎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结论臀部的深部创伤,伴有大出血者,都应考虑到臀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要警惕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其处理要及时和方法要得当,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臀部刀刺伤合并血管损伤致大出血救治的程序、止血的路径和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3例臀部刀刺伤所致臀部大出血的治疗经过.结果 7例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其中4例止血成功,2例出血减缓,经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结扎损伤静脉止血成功,1例双侧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好转后又加重,剖腹探查发现骶前静脉损伤,缝扎止血成功;7例直接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术式,其中5例寻找损伤的血管止血成功,2例发现损伤血管回缩到盆腔内,由同侧腹膜外探查盆腔结扎血管,止血成功;2例直接行腹膜外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7例直接剖腹探查术,其中4例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1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仍出血不止,扩大局部创口结扎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结论 臀部的深部创伤,伴有大出血者,都应考虑到臀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要警惕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其处理要及时,方法要得当,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姚军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847-849
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虽已显著下降,但仍未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多数腹部闭合性损伤同时合并严重的内脏损伤,如果伴有腹腔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可因大出血,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救治而导致死亡;空腔脏器受损伤破裂时,可因诊断困难、继发严重的腹腔感染,丧失最宝贵的治疗时机而威胁生命。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贺建华 《中外医疗》2010,29(20):117-117
目的为了提高大血管损伤后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 82例患者不同类型的大血管出血,在不同部位分别采用外控法,内控法和内外控制法进行止血。结果 2例枪伤病人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颈总动脉损伤者第19天再次大出血死亡;4例腘动脉损伤病人截肢;其余74例病人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这些方法灵活处理大血管出血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病例,围绕其诊断和急救处理,总结院内死亡原因及抢救成功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应急抢救措施。结果全组抢救成功64例,死亡3例,住院病死率4.7%,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1例死于连枷胸、心脏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常合并颅脑、腹腔脏器或脊柱四肢等多发伤。有效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同时,早期诊断,迅速处理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损伤,积极把握手术时机,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3~2005年76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复位固定骨折及血管解痉、血管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架桥式侧方血管移植等方式处理损伤血管。结果 随访5个月~13年,67例肢体存活,8例截肢,1例死亡。其中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出现不同程度缺血性肌挛缩。结论 早期诊断,止血、纠正休克和处理其他紧急情况后,尽可能在8h内早期进行血管修复并进行深筋膜切开减压,及时处理并发症.可提高血管损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系膜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9年10月间20例肠系膜血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9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肠系膜血管损伤常合并多发伤,术前明确诊断不易,综合多种检查和详细病史询问及体检,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手术要控制出血与保护肠系膜血管兼顾,腹腔探查要仔细全面,合理选择个体化处理方案,能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20.
腹部大血管损伤多并发其他脏器损伤 ,伤势重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 1 990~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 2 0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 5例 ,女 5例 ;年龄 1 2~ 60岁。开放性损伤 8例 ,闭合性损伤 1 2例。主要临床表现 :内出血 2 0例 ,严重休克 1 6例 ,伴有腹膜炎体征者 1 2例 ,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2 0例。对病情稳定的病人均作B超、CT等特殊检查。其中 1例骨盆骨折并髂血管损伤病人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确诊。 1例腹主动脉破裂 ,2例下腔静脉破裂 ,1例髂总静脉破裂的病人由于出血量大 ,病情危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