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神经外科自 1994年 10月至 1996年 6月采取了微创开颅,术中完善止血,不悬吊硬脑膜以及血肿腔置管外引流的术式治疗了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43例病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3例中男39例,女4例。年龄1-70岁。急性硬膜外血肿23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20例。车祸20例,坠跌12例,砸伤9例,击伤2例。格拉斯格(GCS)昏迷评分,12-9分35例,8分8例。血肿量:以CT片最大层面V=1/2长沁宽×层数计算,40-49ml 15例,50-69ml 12例;70ml5例;80…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3年8月~2000年8月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76例。现就术前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27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前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详见表1~4。其中术前意识状态评定为Ⅰ~Ⅴ级。疗效评定标准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本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疗效幕上血肿类型幕下血肿类型幕上血肿量n(%)幕下血肿量n(%)浅表型深部型脑室型外侧型中间型混合型<30ml30~50ml>50ml<10ml>10ml恢复良好/n(%)51(76.1)65(58.6)12(46.2)17(74.0)…  相似文献   

3.
CT定向钻孔穿刺冲洗引流治疗脑脓肿68例分析梁新强,崖天盛,张征军,宋星志近年来脑脓肿死亡率已下降至5%~10% ̄[1],但其手术死亡率仍较高,为8%~30% ̄[2,3,4]。因此对其认识很有必要。我科采用CT模拟定向钻孔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68例脑脓...  相似文献   

4.
开颅手术后并发大中型颅内血肿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据北京天坛医院报导,其发生率为1%,术后并发血肿大小依据Fukamachi分型,即:根据CT显示血肿直径小于3cm者为小型3cm~5cm者为中型,超过5cm者为大型。对于小型血肿可以行保守治疗让其自行吸收,大中型血肿我们采用尿激酶溶解引流的方法治愈6例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男5例,女1例,平均41岁;并发硬膜外血肿者5例,其中4例血肿量20~30ml,1例血肿量为110ml。3例为颅脑损伤手术,2例为非外伤性开颅手术,并发脑内血肿1例为高…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通过对42例颅内少量出血及脑挫裂伤病人在伤后2~24小时内随机安排首次使用甘露醇的时间,并对甘露醇使用前后的CT扫描进行比较,发现伤后10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有84.2%的病人颅内血肿量增大,而10小时以后开始应用甘露醇的病人中,血肿增大病人的比率仅占30.4%(P<0.001)。表明伤后10小时内使用甘露醇会使颅内血肿增大,并对甘露醇使血肿量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8年至1998年共手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例。平均33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打架伤2例;入院时昏迷者5例,诉头痛者6例,有呕吐者7例,耳道出血2例,肢体偏瘫1例,合并颁极对冲伤者6例;术前CT检查及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横窦或骨缝分离者8例,血肿位于左侧者7例,右侧4例,血肿<30ml者7例,>30ml者4例。2治疗及效果 11例均采取手术治疗,采用倒钩型切口,幕上下联合入路作血肿清除5例,幕上入路3例,幕下入路3例,术后置引流管接负压吸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离体的血凝块,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尿激酶药物的纤溶效果、溶解时间及最低有效浓度。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50例。血肿位于壳核24例,丘脑16例,皮层下8例,小脑2例。除小脑血肿<13ml外,20~60ml44例,60ml以上4例。6例血肿呈液状一次除净,44例呈凝血块均行碎化抽吸清除。清除量>70%24例,50~70%20例,30例加用尿激酶治疗。手术死亡率4%,48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ADL为标准),1级13例(27%),2级23例(48%),3级10例(21%),4级2例(4.2%)。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至1999年底,我们采取CT定位钻孔血肿抽吸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出血31例,与同期保守治疗的病人比较,抽吸组具有病人清醒早,致残率、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同期出血量在20ml以上的病人62例,随机分为抽吸组与保守组各31例。抽吸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36-72岁,平均54.7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发病6-72 h)均做CT,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血肿量20-95ml,平均47.5 ml,血肿部位,基底节区 28例,脑叶出血3例;按意…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外伤性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赵德川赵彪康建军一、临床资料男28例,女5例,年龄9~78岁。平均39.6岁。伤后3~10天22例,3天以内11例。其中硬膜外血肿24例,脑内血9例。GCS计分10分以下1例,10分以上32例,血肿量30~60ml。二、方法采...  相似文献   

10.
钻孔引流术(BHID)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最佳治疗方法[1]。我院自1993-1998年共收治CSDH86例,均行钻孔引流术,方法简单有效,治愈率高,但仍有1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其中颅内血肿8例,张力性气颅3例。现就其发生机制及防治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31-76岁,平均65.9岁。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单侧9例,行单孔引流8例,行双孔引流3例,术中血肿量50-170ml,平均116.4 ml。术后CT复查并发硬…  相似文献   

11.
我院采用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57.2岁。CT检查示血肿为壳核外侧型7例,壳核内侧型8例,皮层下6例,丘脑9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为20~80ml,其中20~30ml者5例,30~60ml者21例,>60ml者4例。于发病后8~26h行微创脑血肿穿刺抽吸术,选取CT片最大层面为血肿中心,测量血肿中心距前额及颞部垂直距离,采用YL-1-10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接电钻钻透颅骨后,插入钝圆头针芯至血肿中心,用20…  相似文献   

12.
早期、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王勇军刘宗惠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早期、超早期治疗70岁以上严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1例。血肿位于基底节区8例;血肿位于丘脑3例。血肿量平均<30ml。发病2~6小时内手术8例,6~12小时内手术3例。经2...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硬膜外血肿占颅内血肿的25%~30%,仅次于硬膜下血肿,因直接暴力造成颅骨骨折,引起脑膜中动脉、静脉窦、脑膜中静脉和板障静脉出血流入硬膜外腔隙[1]。回顾性分析2005‐10—2013‐10我院收治的137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院自1998年4月~1999年12月收治颈内动脉系统脑出血,出血量>30ml,并行微创钻孔引流术32例,同时另有30例出血量>30ml,随机或因各种原因未能行引流术作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引流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2-80岁,其中22-40岁5例,40-50岁10例,50-70岁13例,70-80岁4例,即往有高血压史23例(71.87%),入院时均由CT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脑出血,排除出血性梗塞,瘤卒中。出血6-24小时行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二方面进行了UV法与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清PHT浓度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种方法测得值呈正相关(r=0.975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监测应用结果显示UV法与HPLC法有效血药浓度分别为16.1680±5.8287和14.3202±6.7398(μg/ml,P>0.05),无效血药浓度均<10μg/ml,中毒血药浓度均>20μg/ml,其中绝大多数超过30μg/ml。  相似文献   

16.
CT定位钻孔冲洗药物溶血引流治疗脑溢血实验研究与临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国内溶血药物进行实验研究筛选,证明尿激酶是目前国内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溶解的最佳药物,并对药物的浓度、溶血时间、稀释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将其研究结果用于高血压壳核、丘脑、脑干出血等68例经CT定位,钻孔冲洗引流术后,置管注入尿激酶1万u+5ml生理盐水于血肿腔3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三次,获得良好的效果,68例中21例死亡(死亡率30.88%),47例存活中ADL3级以上达66.7%。  相似文献   

17.
报道用CT导向钻孔单管抽吸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幕上脑实质内血肿41例临床疗效。其中手术死亡10例,术后植物状态5例,重残16例,轻残8例,仅2例脑叶出血术后无任何残疾。其中5例抽吸后因再出血,脑水肿而不得不再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按陈氏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本组优9例,良11例,中和差各4例。开颅术后5例均恢复良好。本组结果提示,对于<30ml的血肿可以保守治疗,而>90ml者则疗效不佳,30~90ml者应积极钻颅抽吸治疗,并用CT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则应积极开颅清除血种及水肿脑组织并去除骨瓣减压来挽救病人。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42,自引:0,他引:142  
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3例。血肿位于壳核56例,丘脑19例,皮层下10例,脑干3例。除脑干血肿<10ml外,20~50ml39例,51~100ml43例,100ml以上18例。13例血肿呈酱油样液状一次除净,90例呈凝血块均经碎化后清除,清除量>80%73例、60%~80%17例。20例破入脑室者行手术清除与尿激酶治疗。手术死亡率为7.8%。80例术后随访2~72个月,恢复良好41%,轻残29%,重残21%。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的CT分型与 手术预后(附104例报告)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CT表现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通过CT显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破人脑室后的形态分布及中线结构移位4种情况阐述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深部出血死亡率高达70%,是浅部出血的9倍;出血量>30ml死亡率为<30ml的1倍;中线移位>10mm死亡率为50%;出血破人脑室井扩展到第三脑室导水管以下者死亡率为100%。结论对浅部血肿以超早期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力求减压为目的,不强求“彻底清除”,以免加重和扩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穿刺引流治疗颅内血肿6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0年9月以来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先后对62例颅内血肿病人进行穿刺治疗,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8~86岁。高血压脑出血54例,外伤性脑内出血8例。颞顶叶区29例,基底节区25例,丘脑2例,硬膜外5例,硬膜下3例。出血量30~140ml。手术前病人即出现深昏迷并脑疝8例,浅昏迷25例,偏瘫30例。2手术方法术前CT片定位或在CT下定位,确定穿刺点,先量好穿刺长度,局麻下电钻颅骨打孔,穿刺针直接进入血肿部位。用针筒先抽出易抽出血液,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尿激酶1万U,关闭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