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血液供应异常引起的一种颈椎病,其病因可以是椎动脉本身病变引起。也可以是因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导致其受压、变形而使血液供应异常。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能清晰显示椎动脉的走行、管腔的宽窄、内膜变化、有无斑块形成及管腔内血流亮度和色彩的改变,并可利用多普勒技术测量其血流速度。观察其频谱形态,从而推断其病因,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个类型。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9月对102例此型颈椎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和病房,其中男34例,女68例。小于40岁3例,占2·97%;40~49岁12例,占11·8%;50~59岁41例,占40·1%;60~69岁46例,占45%。病程在7 d到8年不等,本组病例均有眩晕及阳性体征,经X线双斜位加正侧位片确诊;部分病例合并有头痛、上肢麻木、视物障碍等表现。全部病人均排…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查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法:对202例CSA,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颈牵组)和药物口服治疗组各101例,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用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对其进行监测。结果:通过超声检查,两组治疗疗效经Ridit分析,可信区间0.5228~0.6376,u=1.98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30天治疗观察,颈牵组其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组。改变了传统认为CSA只给药物治疗的看法,认为牵引等综合治疗CSA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部旋转在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颈部旋转对在超声常规体位检查中血流动力学无异常改变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90例临床症状典型 ,CT、X线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而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的患者 ,进行了颈部向检查对侧旋转约 70°后的超声检查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 :( 1)二维图像 :椎动脉均匀狭窄并可伴有内膜毛糙及斑块形成 ,内径 <3mm ;椎动脉骨段走形扭曲 ;( 2 )频谱多谱勒 :椎动脉供血不足时PI、RI增高 ,血流速度明显降低 ,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 ;( 3)彩色多谱勒 :供血不足时椎动脉血流速变细、扭曲、中断。结论 :颈部旋转在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鉴别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三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6 0例颈椎病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均来自门诊或住院病人 ,其中男 42例 ,女 18例 ,年龄 34岁~ 70岁 ,平均 5 2岁。病史 1月到 2 0年。主要表现 :体位性眩晕 40例 ,枕部或一侧头痛 40例 ,颈部活动受限者 2 9例 ,耳鸣眼花者 37例 ,恶心、呕吐者2 0例 ,手指麻木者 8例 ,四肢乏力者 11例。所有病历均经颈椎X片或CT及颈部血管彩色多谱勒B超提示有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 ,钩椎关节增生 ,后缘增生及椎动脉供血不足等。诊断…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I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I诊断价值及其限度。材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来经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2例,全部行颈部MRA检查,其中23例同时行颈椎MRI,观察椎动脉全段MRA表现及颈椎横突孔以及钩椎关节的变化情况。选择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全部行颈椎MRI及椎动脉MRA检查,方法条件和观察内容同病例组。结果 (1)42例中7例椎动脉MRA正常,其余35例(35/42)分别显示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耀峰  赵建华 《人民军医》2004,47(2):121-12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病变使椎动脉纡曲、狭窄或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头痛、眩晕等病症。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多不稳定。我院自2000年6月~2003年6月,采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活血通窍刺灸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活血通窍组和西比灵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TCD检查,观察2组患者TCD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论:活血通窍刺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成  卡索  章义成 《人民军医》2003,46(6):326-328
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脊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其确诊率 ,现就其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进行综述。1 发病机制1 1 椎动脉的解剖结构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 ,分为 4段 ,第 1段为自锁骨下动脉发出进入颈椎横突孔的部分 ,其后方为C7横突 ,C7,8脊神经的前支 ,交感神经干和颈下交感神经节 ;第 2段为C6 横突孔上升至C2 横突孔下口 ,此段动脉的内侧紧邻钩椎关节 ,后外侧为关节突关节 ,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伴行 ;第 3段为C2 横突孔下口到枕骨大孔处 ,此段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转颈试验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患者,进行TCD转颈试验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及阻力指数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中立位试验组椎动脉血流低于对照组。随着转颈角度的增大,同侧椎动脉血流速、血流频谱及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试验组转颈试验阳性率96%,对照组0.6%。结论 TCD加转颈试验能明显提高椎动脉型颈椎动脉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重组技术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CSA的患者进行MSCT检查,将原始数据进行高级血管分析(AVA)、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重组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评价上述3种后处理方法对CSA病因的显示率。结果:128例CSA患者重组结果及统计学分析显示,AVA与VR对钩椎关节增生的显示率,AVA分别与VR、MIP对椎动脉(VA)钙化的显示率, AVA与MIP对VA狭窄的显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作为无创性诊断CSA的一种简便、优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因均有其优势,AVA能提高病因的显示率,最终诊断需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椎动脉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周围骨性结构对椎动脉影响的定量关系。方法21例正常对照与23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行椎动脉CTA检查,用多平面重建(MPR)对椎动脉行冠,矢状位重建,分析椎动脉CTA的影像表现特点以及周围骨性结构对其影响的定量关系。结果正常组椎动脉走行较直,病例组13例钩突轻度骨质增生对椎动脉无影响,10例共22处C4-C7,钩突中、重度增生,当轴位钩突最突出点到相应上位椎体中线的垂直距离超过15.86mm时将对椎动脉造成推移或压迫。结论椎动脉CTA可以很好地显示椎动脉及其周围骨性结构,为临床提供更为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刺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四川省名中医李观荣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李观荣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验观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30例中,治愈11例,占36.9%,显效16例,占53.3%,有效2例,占6.7%,无效1例,占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治疗方法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并具有见效快操作方便、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比常规颈椎过伸过屈位DR片及颈椎屈伸运动平板透视2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退变性下颈椎不稳中的价值,提高退变性下颈椎不稳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疑诊为退变性下颈椎不稳患者分别行常规颈椎过伸过屈位摄片及颈椎屈伸运动平板透视。由同一名诊断医师盲法读片并记录椎体的水平位移及角位移数据,根据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存在颈椎不稳,对2种检查方法获得的计数及计量数据分别行配对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颈椎屈伸运动平板透视诊断阳性率为47.92%(23/48),较常规颈椎DR阳性率29.17%(14/48)高,2种检查方法诊断退变性下颈椎不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屈伸运动平板透视较常规颈椎DR能够反映更多的颈椎运动信息,是诊断退变性下颈椎不稳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飞行员在飞行中受到高G载荷影响,其颈椎及椎间盘组织可能过早地发生病理性变化,从而出现颈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和心慌等一系列症状.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用手法治疗飞行员椎动脉型颈椎病,并与同龄普通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飞行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处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9月~2008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1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症状改善,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增加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特发性突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合并特发性突聋患者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由VACS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AI)并伴有特发性突聋患者59例,采用HBO结合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同类特发性突聋患者46例,在HBO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颈椎牵引治疗,为HBO综合治疗组。结果HBO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1.5%(P>0.05),治愈率分别为62.5%,30.5%(P<0.01)。对两组痊愈者随访半年,HBO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7%,33.3%(P<0.05)。结论HBO是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