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谷氨酰转移酶 ( GGT)在肾脏中含量最高 ,通常肾脏疾病中血液 GGT增高不明显 ,尿液 GGT排出增加 [1] ,作者对部分肾脏疾病患者 GGT进行检测 ,以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Beckman- Coulter CX7Delt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二、方法 :GGT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 ,即在GGT催化作用下 ,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上的谷氨酰基转移到双甘肽上 ,生成对硝基苯胺 (黄色 )和谷氨酰双甘肽 ,40 5nm连续监测对硝基苯胺生成速率(吸光度变化 ) ,吸光率增高与 GGT活性成正比。三、检测对象 :正常对照组 30例 ,均为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肝癌、32例肝硬化、38例慢性肝炎、45例急性肝炎及50例健康人血清中ADA、ALT、GGT进行检测。结果 ADA在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肝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病组AL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升高排序依次为:急性肝炎、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病组中以肝癌组GGT升高最为明显,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GG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肝病时联合检测3种血清酶可辅助临床对肝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对预后判断也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碧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37-3837
目的 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H)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PHC138例、良性肝病组80例和正常对照者40例血清中ALT、AST、AFU、GGT和LDH同时进行测定.结果 PHC组各项指标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LT、AST、AFU、GGT和LDH对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血清中与LDL、VLDL 结合的γ-谷氨酰转肽酶(LDL-VLDL-GGT)活力的测定方法.以磷钨酸钢—MgCl_2沉淀血清中LDL-VLDL-GGT,采用Tris-双甘肽缓冲系统.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作底物。测定血清总GGT 与上清液GGT 活力,两者之差值即为LDL-VLDL-GGT 活力.本法重复试验CV6.7~10%.线性范围达474.2U/L.正常参考范围<13.6U/L,男女差异不显著.初步临床应用提示本法结果对肝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圣艳 《新医学》2014,(9):625-627
目的探讨常见肝病中血清总胆汁酸(TBA)及4种肝酶的差异。方法 152例肝病患者为肝病组,12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TBA、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其异常率。比较肝病组血清TBA与AST、ALT、GGT、ALP异常率。结果肝病组患者血清TBA、AST、ALT、GGT、ALP水平、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病组患者血清TBA异常率明显高于4种肝酶异常率(P〈0.05)。结论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中,TBA异常率高于4种肝酶指标,且对潜在性肝细胞损害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了138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和60例无肝病其他肿瘤患者及1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GT活性及ALT活性.结果所有肝脏良恶性疾病组血清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无肝病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癌组GG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良性疾病组(P<0.01或P<0.05).病毒性肝炎组GGT/ALT比值显著低于脂肪肝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别(P<0.01);随着GGT阳性界值的提高,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却显著提高.结论血清GGT活性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活性及同工酶分析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垂直板不连续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原发性肝癌、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GGT同工酶。[结果]肝胆疾病患者血清GGT活性普遍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GT同工酶Ⅱ的阳性率为78.7%,胆石症、肝硬化、肝炎患者的GGTⅡ阳性率分别为15.4%,9.8%和6.4%,正常人为0%。[结论]血清GGTⅡ是一种肝癌特异性的同工酶形式。  相似文献   

8.
血清GGT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了138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和60例无肝病其他肿瘤患者及1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GT活性及ALT活性。结果:所有肝脏良恶性疾病组血清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无肝病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癌组GG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良性疾病组(P<0.01或P<0.05)。病毒性肝炎组GGT/ALT比值显著低于脂肪肝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别(P<0.01);随着GGT阳性界值的提高,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却显著提高。结论:血清GGT活性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活性在酒精性肝病(AL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104例ALD患者[ALD组,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36例、酒精性肝炎(AH)52例和酒精性肝硬化(AC)16例]和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肝病(NALD)组]治疗前(入院时)、治疗3周后及10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m-AST活性,同时测定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观察AFL、AH及AC患者治疗前、后GGT、ALT、AST、m-AST活性的变化。结果 ALD组、NALD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LD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ALD组(P<0.05)。治疗后AFL、AH及AC组血清GGT、ALT、AST活性均明显下降(P<0.001),AFL和AH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C组;AFL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基本降至正常水平;AH组血清m-AST活性有明显下降,但AC组下降不明显。结论血清m-AST对ALD的治疗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研究 )血清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和GGT与丙氨酸转氨酶 (ALT)比值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 ,分别测定 3组外周血清中的GGT及ALT活性 ,并计算GGT与ALT的比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的外周血GGT及ALT活性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比较 ,GGT活性显著增高 ,但ALT活性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三组GGT与ALT比值比较 ,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二组均与原发性肝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外周血清中GGT活性及GGT与ALT的比值有鉴别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有助于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12项肝酶学指标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蓉  王伟  李卓成  熊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2):936-938,940
目的了解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ASTm)、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基酶(AST)、丙氨酸转氨基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等12项肝酶学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8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15例健康人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肝硬化时NAG、LAP、ASTm、GI,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重型肝炎时NAG、AFU、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CHE显著降低;原发性肝癌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0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结论对急性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LT、LAP、AFU、ASTm、AST和ALP;对肝硬化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DA、AST、5’-NT、GGT和CHE;对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ST、ALT、ASTm、CHE、AFU和GLDH;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FU、5’-NT、GGT、ALP和LAP;12项指标对慢性肝炎和酒精型肝炎的临床意义都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肝病科接受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61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m-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AST、ALT、AST及GGT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脂肪肝、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AST可以同ALT、AST及GGT一起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γ-L-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主要有γ-谷氨酰-α-萘胺法与γ-L-谷氨酰对硝基苯胺法两大类。前者应用比较普遍、历史悠久,但是,反应产物α萘胺的显色剂需临用新鲜配制,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稳定单一重氮显色试剂,不必每次配制;简便实用。并调查了参考值及初步临床价值,将GGT列为肝功常规提供条件。1材料和方法1.1试剂1.1.1基质准:取0.15mol/L(1.829/d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及0.06mol/L(0.792g/dl)双甘肽溶液90ml。称取γ-L-谷氨酰-α-萘胺(无水,Mr272.3)217mg,加1mol/L盐酸4ml,使溶解后,与Tris-双甘肽溶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5月1320名健康体检成年人。按性别及血脂分层分为血脂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ALT、GGT活力。结果:同性别总胆固醇(TC)的不同层次各组间ALT、GGT活力存在差异(P0.05),各组间的ALT、GGT活力均为升高组边缘升高组正常组;同性别组的甘油三酯(TG)在升高组与正常组及边缘升高组问的ALT、GGT活力均存在差异(P0.05);TC、TG异常组的ALT、GGT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脂异常并存肝细胞损害及肝功能异常,对血脂异常升高者,应及早测定ALT及GGT,对脂肪性肝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为底物终浓度为5.0mmol/L。用Tris-甘氨酰甘氨酸(双甘肽)缓冲液(pH8.2),其中双甘肽作γ-谷氨酰基的受体,终浓度为100mmol/L,生成的对硝基苯胺为黄色,在410nm波长处  相似文献   

16.
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测定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的改变情况。方法测定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并与98例非肝病患者肝脏酶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项酶活性均高于非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各种酶显著增高,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最为显著,最高者达2915U/L,与非肝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各种酶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以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无明显差异;肝癌患者ALP、GGT增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升高不明显;酒精性肝炎时,以GGT升高较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肝病组各酶系升高程度不一,AST、GGT、AL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仅轻度升高。结论肝病患者定期进行肝脏酶谱的检测和结果分析对肝病的诊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A组)和5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的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检者血清中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清m-AST、AST、ALT和GGT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脂肪肝患者、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m-AST、AST、ALT和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m-AST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ST、ALT和GGT(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m-AST在内的血清标志物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5种血清酶联合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氢酶(ADA)在肝胆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本院313例各种肝胆疾病患者[其中肝胆结石病共122例,梗阻性黄疸20例,胰腺炎25例,肝病变(乙肝、肝硬化)94例,肝原性恶性肿瘤36例,肝内胆管恶性肿瘤16例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5例]进行了ALT、γ-GGT、ALP、5′-NT、ADA5种酶活性的测定,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种肝胆疾病组的ALT、γ-GGT活性均值和对照组比较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活性均值在各肝胆结石病组、梗阻性黄疸病组及两组肝恶性肿瘤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NT活性均值在肝内胆管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两组中明显增高,且高于肝胆结石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结石病组较肝病变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A活性均值增高只见于肝病变、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病组(P0.01)。结论 ALT、ADA均是肝损伤的指标,ADA在反映肝炎的残存病变时比γ-GGT更特异地预示肝炎的转归。5′-NT是比γ-GGT更特异、比ALP更灵敏反映肝胆疾病的指标。联合检测ALT、γ-GGT、ALP、5′-NT、ADA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胆疾病及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及用垂直板不连续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GGT同工酶,观察其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载脂蛋白B(Apo B)抗体沉淀血清中与LDL及VLDL结合的GGT并测定其活性,同时用电泳法分析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患及正常人血清GGT同工酶。结果:血清LDL-VLDL-GGT活性对肝癌的诊断敏感度可达86.2%,肝癌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鉴别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67.9%和81.3%;GGT同工酶Ⅱ在原发性肝癌患血清中的阳性率为78.7%,胆石症、肝硬化、肝炎患的GGTⅡ阳性率分别为15.4%、9.8%和6.4%,正常人为0%。结论:血清LDL-VLDL-GGT活性对鉴别肝癌与其他肝病具有重要意义;血清GGTⅡ是肝癌特异性的同工酶形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泸州市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80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而阴性率显著低于单项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能够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从而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