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霉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为单侧性,对侧鼻窦正常;病变仅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累及其他鼻窦;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状,砂粒状,条状极高密度区;可有鼻窦骨质破坏。结论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上有特异性,CT是诊断该病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范围、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散在斑点状,星芒状钙化,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散在不规则钙化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特征性表现,窦壁骨质增生、硬化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多见,有骨质吸收破坏时应与上领窦癌等病变鉴别。CT检查的价值在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程度,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经颊上颌窦切除术及其他手术,现已很少用于慢性增生性鼻窦炎,目前都已被鼻窦内镜外科取代。前组筛窦气泡及中鼻道区是鼻窦炎早期受累的部位。除了牙源性感染以外,多数病例是从这两个部位扩展到上颌窦及上组鼻窦的。道口区这一术语常用来解释由筛窦及中鼻道组成的复杂解剖结构。一些作者将筛窦漏斗,额窦隐窝、前组筛窦气  相似文献   

4.
霉菌性上颌窦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性上颌窦炎为鼻窦炎中较少见的一种 ,也经常误治 ,我院 96年 12月收治 1例 ,特予报道。患者雷×× ,女 ,5 7岁 ,因渐进性左侧鼻阻伴头痛三月入院。三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惑觉左侧鼻阻 ,伴有左侧头痛 ,头痛固定在左侧颞部 ,一直未做任何治疗 ,症状三月来逐渐加重 ,随来我院就诊 ,拍x线鼻窦片 ,示左侧上颌窦密度明显增高 ,行上颌窦穿刺未抽出脓性分泌物 ,窦腔为实性 ,仅抽出少许血性分泌物 ,冲洗窦腔阻力很大 ,行鼻窦CT检查 ,回报为左侧上颌窦囊肿。随后我科按上颌窦囊肿准备 ,行上颌窦根治术 ,手术中常规凿开左上颌窦前壁后 ,取出大量…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 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 :病变仅发生于一侧 ,以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 ,同时累及其他鼻窦 ;鼻旁窦内软组织呈结节状或息肉样不规则增生 ,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 ;部分窦腔增大 ,骨壁破坏。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在CT表现上有特异性 ,CT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鼻窦镜下做功能性鼻窦手术106例.其中上颌窦炎40例,上颌窦筛窦炎22例,鼻息肉伴副鼻窦炎41例,上颌窦囊肿3例.全部在局麻下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超过半年者随访32例,治愈率79%,全部有效.手术并发症有眶内出血5例.误摘中鼻甲1例.继发性出血1例.  相似文献   

7.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附8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旨在认识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的特征,以便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8例,其中曲霉菌病5例,毛霉菌病2例,隐球菌病1例。对它们的CT征象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本病与一般性炎症、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作了讨论。结果:以下CT征象可作秋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1)病变为单侧性,对侧鼻腔鼻窦正常;(2)病变仅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累及同侧鼻腔及其他鼻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单侧副鼻窦发病18例,双侧副鼻窦发病2例,全部病变均累及上颌窦,累及2个以上副鼻窦腔8例,病变侵犯后鼻孔2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内充满软组织影,密度增高,不均匀,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窦腔缩小。结论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单侧发病为主,窦腔内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以及窦腔缩小等特征。CT可为诊断本病提供重要信息,但确诊需要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共完成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 314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14例中 ,男 2 4 0例 ,女 74例 ;年龄 14~ 72岁 ,平均 39岁。慢性鼻窦炎 5 7例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 15 0例 ,鼻窦囊肿 2 8例 ,过敏性鼻炎35例 ,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 18例 ,泪囊炎泪道阻塞 2例 ,医源性脑脊液鼻漏 1例 ,真菌性鼻窦炎 15例 ,筛窦、蝶窦异物 8例。1 2 治疗方法 根据情况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采用鼻内镜引导下施行上颌窦自然孔扩大术 ,开放前后组筛窦、鼻额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2月本院的2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上颌窦炎18例,真菌性蝶窦炎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中23例一次性治愈,随访1~6年无复发,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蝶窦炎和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筛窦炎分别于术后3月和1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完全治愈。结论对有深部头痛或一侧头痛患者伴有回吸性血痰等症状的鼻窦炎患者应进行详细的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手术中尽量扩大病变的蝶窦开口和上颌窦开口,手术后定期冲洗窦腔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  宋斌  齐敏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9):1170-1172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25例主要CT表现为病变均为单侧性,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累及其他鼻窦;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内有局灶性点状、絮状(9例),砂粒状、小斑片状(16例)高密度影;可有窦壁骨质破坏(13例)。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CT表现有特异性,CT对该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鼻窦内窥镜手术中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渝  周军  刘锋 《武警医学》2004,15(8):619-620
上颌窦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部位 ,也是内窥镜鼻窦手术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后最容易复发的部位。传统的柯 -陆手术因对上颌窦黏膜损伤大 ,下鼻道开口开放率低而渐被ESS术代替。术中正确的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 ,术后定期清理开口周围的水肿、痂皮组  相似文献   

13.
杨子松  韦彤 《西南军医》2006,8(4):24-24
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头痛、头昏1年余就诊,发病初未经任何检查,一直以“上呼吸道感染”自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当地8家县级医院诊治,反复行头颅CT、脑血流图、脑电图等检查未发展异常。按“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等给予治疗,效果不理想。经详细问诊及仔细查体,发现:患者头痛以颞部明显,伴流脓涕、鼻塞;右侧面颊部胀痛、压痛,疑为鼻窦炎引起头痛、头昏。副鼻窦瓦氏片检查示“右侧上颌窦炎;鼻窦腔内积液”。诊断为“化脓性鼻窦炎”。经抗炎、上颌窦穿刺引流治疗,患者头痛、头昏,流脓涕、鼻塞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4.
真菌性鼻窦炎的CT与临床诊断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临床特征以及新的分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CT征象:(1)所有受累鼻窦均显示窦腔内密度增高影;(2)上颌窦内可见团块状或线样钙化影25例(73.5%);(3)窦腔高密度湿浊影中有气泡影8例;(4)上颌窦骨质吸收、破坏5例,窦壁骨质膨胀或变薄3例。结论:真菌性鼻窦炎有特征性的CT表现,如窦腔内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线样钙化影或气泡影等。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霉菌性鼻窦炎为鼻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误诊率较高。霉菌性鼻窦炎中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我科1999~2004年共诊治霉性上颌窦炎22例,现报告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CT影像改变、治疗方法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22~65岁,平均43.5岁,其中≥50岁11例(51%),病程6个月~8年。病变均在单例,左侧10例,右侧12例。21例为非侵袭型,1例为侵袭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CT示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影,可见密度不均匀之斑片状或点状钙化灶,1例可见上颌窦骨质吸收破坏,6例显示上颌窦自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率。方法总结分析123例主诉为咳嗽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以咳嗽为主诉,伴咽痒、鼻塞及涕多。经鼻内窥镜及副鼻窦CT结合胸片进行检查,证实是副鼻窦炎引起的咳嗽病例有109例,多数肺部体征阴性或轻;副鼻窦CT显示以上颌窦及筛窦病变为主。结论对小儿咳嗽时间长,肺部体征阴性或轻,且多次治疗无效患儿,应及早行副鼻窦CT检查,以及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航空性鼻窦炎的防治杨志武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有空气的骨质空腔。一般左右成对,共计四对。依其所在颅骨命名,可分为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各窦都有各自的窦口和鼻腔直接相通,唯独额窦是以一个细长而弯曲的管道开口于鼻腔的中鼻道。在正常情况下,窦腔内的气体与外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观察其疗效,并与单纯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疗效作对照。方法:采用Z型不锈钢丝为骨架、两面覆盖硅橡胶薄膜的卷曲型支架。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放置支架,并摄片观察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结果:17例共放置23个支架,随访显示上颌窦引流通畅,慢性炎症均治愈。6个月后支架均被取出,再随访4-6个月,上颌窦口开放良好,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鼻道上颌窦口造术。结论: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结合支架引流治疗慢性鼻窦炎较单纯造口术术后处理简便,引流效果好,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中上颌窦粘膜撕裂塌陷后,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复位支撑的疗效.方法 对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中,出现上颌窦粘膜撕裂塌陷后,行双腔乳胶导尿管气囊进行复位支撑,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恢复可,无粘膜塌陷,上颌窦口无狭窄及闭锁.结论 采用适当的处理和预防措施,FESS术中上颌窦粘膜撕裂塌陷应用导尿管气囊复位支撑,有助于减少上颌窦口的狭窄、闭锁,利于术后术腔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特征并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经鼻上颌部CT扫描,而后对所有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本组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大多表现为一侧上颌窦混浊化,有的同时累及相邻其他鼻窦;鼻腔内见肿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甚均匀,其内可见斑点状、结节状钙化;窦腔可见膨胀性增大,窦壁骨质吸收、破坏,亦可见窦壁骨质增厚,硬化。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具有明显的CT特征,颇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